事件:遭遇“盗名”,名人起诉索赔 这场官司,缘于外地某保险网站使用叶女士的姓名进行推广营利。 叶女士是保险业内资深人士,现任一家保险公司业务总监,在圈内知名度较高。2015年9月的一天,她在百度上搜索自己的姓名时,发现了一个让她吃惊的事,有一家保险网站出现在百度搜索的首页首条。而且,这家网站直接将链接的标题设置为“叶某是如何做保险的?叶某的展业技巧?” 叶女士认为,她从未与这家网站有过合作,对方利用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进行商业推广,这已经涉嫌侵犯了自己的姓名权和名誉权。 发现这一情况后,叶女士多次要求该网站作出说明,并停止侵权行为,但是,对方并不认为这是侵权行为,还继续使用叶女士的姓名进行网站推广和运营。 为此,叶女士先后两次去公证处进行证据保全。随后,她将经营该保险网站的企业告上了法庭。 原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叶女士起诉认为,她在全国保险业内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她还长期热衷于公益事业,其热衷慈善事业的行为使其在社会公众中的评价极高。 因此,叶女士的姓名和形象等已经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在未经原告合法授权的情况下,被告在其企业宣传推广中擅自使用原告的姓名及利用其个人影响力,从而牟取高额利益。被告的侵权行为误导了用户将原告与被告网站进行关联,已经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和名誉权。 所以,叶女士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停止使用其姓名作为该经营网站在百度搜索中的关键词,停止在其网站标题名称中使用叶女士的姓名。 另外,叶女士还要求被告连续三天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上赔礼道歉,并立即向原告支付赔偿款(含精神损害以及财产损失)100000元。 被告:提高她知名度,不算侵权 对于叶女士的指控,被告保险网站作出了反驳。被告答辩认为,自己并未侵犯叶女士名誉权,因为,在使用叶女士的姓名进行链接时不存在任何恶意,也不存在任何诋毁原告声誉的内容。相反,该标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叶女士的知名度。 被告网站还答辩说,其行为对叶女士的个人形象并未造成影响,未给她造成任何精神损害,无须赔偿精神损失。而且,叶女士作为保险销售行业的公众人物,并非大众所周知的人物,受关注范围较小。因此,被告的行为不属于侵权。 |
相关阅读:
- [ 01-21]《文化苦旅》遭网上侵权 中文在线状告厦网络公司
- [ 11-11]海沧海关查获7199双侵权鞋 用交叉带玩"障眼法"
- [ 11-02]厦门市海关查获7952双侵权鞋 申报价高达67万元
- [ 09-21]获音集协授权KTV也被判侵权 厦多家娱乐场所被告
- [ 09-14]点播歌曲未获授权 厦门多家KTV会所一审被判侵权
- [ 08-10]五常产的米都叫"五常大米"? 厦两公司涉侵权被告
- [ 06-03]腿部脱毛竟不包括大腿?厦门一美容院被指侵权
- [ 04-26]去年厦门审理上千件知识产权案 多与商标侵权有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