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医院在宫外孕术中开展自体血回输
厦门日报讯(记者 楚燕)春节长假过后,手术病人增多,全市各大医院迎来了用血小高峰。但由于节日期间市民返乡或出游,献血者数量骤减,市中心血站血液库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厦门人口持续增长,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机构进一步增多,新的治疗技术逐步开展,导致医疗用血量急剧攀升,而血站规模、献血点并未相应增加,使得厦门供血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临床用血压力,一些医院开始尝试自体血回输,也就是提前或临时收集患者本人的血,处理后再回输入患者体内。部分医院半数以上手术都用到自体血回输。
业内人士表示,和输注他人血液相比,自体血回输更加安全。尤其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自体血回输更加值得大力提倡。
生二胎大出血 回输血解燃眉之急
所谓自体血回输,是指采集患者体内的血液或回收自身丢失血液成分,再回输给患者,以满足患者本人失血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
31岁的阿玲(化名)是一名“二胎妈妈”。节后的第二天凌晨,她突然出现临产反应,被迅速送往市妇幼保健院。当医生打开其腹腔时,才发现她有着十分严重的胎盘前置。由于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差,极易发生出血量多且难以控制的局面。果然,在手术过程中,阿玲短时间内的失血量就高达2200毫升,这对于只有55公斤的产妇阿玲来说十分凶险。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及时为产妇补充足够的血容量,才可能摆脱生命危险。麻醉科立即启用血液回输机装置,通过仪器回收阿玲在手术过程中涌出的大量血液,经过处理后将760毫升自体血液重新输回阿玲体内。最终,阿玲经过抢救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一年回输13万多毫升,相当于680人献血
目前,厦门有四五家三级医院开展了自体血回输。其中,第一医院去年共有137450毫升的自体血回输,相当于680个献血者的量。
21岁的林女士因宫外孕导致大出血,从外院紧急转入第一医院,入院时血压为70/40mmhg,血色素仅剩下36g/L,诊断为“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需马上手术,同时应该及时补充足够的血容量,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
为保证手术安全,术前必须准备充足血源,尽管医院输血科、市中心血站都有备血,但及时调配至少1000毫升备用血,仍需耗时等候。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如不能及时输入同型血,性命堪忧。术中发现右侧输卵管破裂出血,腹腔内淤积血量达2800毫升。麻醉科立即启用血液回收机装置,将收集到的患者体腔积血进行过滤、洗涤、离心浓缩处理,然后回输患者体内,共回输了1320毫升的浓缩红细胞。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这名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血源紧张,自体血回输成大势所趋
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陈振毅告诉记者,以往通常在元宵节过后医院才会恢复正常手术量,但近两年,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周就很快迎来节后手术小高峰。面对假期内献血量骤减带来的血液库存不足现象,医院除了在术中采取自体血回输的形式之外,在术前也会做一些自体血回输的准备,如术前储血、等容血液稀释等解决“血荒”问题。“这几年我们常规开展自体血回输,2016年开展的量明显增长,45%的手术用到了自体血回输。”
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贾俊香介绍,自去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医院手术量较往年同期相比显著增长。为了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用血困难的问题,自体血回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措施。去年市妇幼保健院一半以上的手术用到自体血回输。今年春节后截至昨日,该院已有11例手术运用到了自体血回输。
自体血回输比异体输血更安全可靠
“与异体血相比,自体血不需要从血库调取,只需回收利用病人自己的血液,一方面能安全地为病人提供完全相容的同型血液,还能杜绝异体血输血过程中感染艾滋病等病毒的危险,另一方面由于血液新鲜、输注及时,能最及时地为患者补充红细胞携氧能力强的血液。”市妇幼保健院输血科副主任苏奶助表示。
但是,自体血回输技术并非人人适合,还需结合自身具体病症、自身体格检查等做综合的评估。像部分肿瘤病人、术前检测出贫血的产妇等就不适用。
同时,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厦门还会增加多个大型医疗机构,应对“血荒”,除了转变输血方式,继续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力度、增加采血点,倡导临床合理用血也迫在眉睫。
【名词解释】
自体血回输
包括预存式自体输血、稀释性自身输血、回收性自身输血,主要适用于术中出血量大的病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临床手术中逐步采用自体输血取代异体输血,近年来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并被普遍关注和接受。异体输血可能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手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性,同时也不利于身体伤口的愈合。而自体血回输不仅可以避免这些危害,同时可以杜绝因输异体血造成的疾病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