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活跃厦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李晓平)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已经引起了厦门工商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那么,当前厦门民间投资现状如何,增速下滑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影响厦门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呢?经过前期对企业的大范围调研,昨日,市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柯希平代表市工商联,向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从政策配套、金融服务、财税扶持等多个领域,多管齐下,为厦门民间投资持续增长注入动力,引起了广大政协委员的热议和厦门相关部门的重视。 【现状】 民间投资结构不合理 鼓励政策缺乏配套措施 提案指出,当前厦门民间投资内部结构不合理,鼓励政策缺乏相应的规划配套,落实难。如新兴产业以及教育、养老、医疗、市政、环保等,厦门民间投资进入的深度明显不足。委员们指出,原因并非政策不支持,而是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如民企投资新兴产业以及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申请土地的困难;缺乏向民企开放的PPP项目清单,混合所有制还停留在纸面。 “有些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力度小、受惠面窄。”柯希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厦门对年薪超过30万元的符合重点产业发展目录的中高端人才,三年内按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给予奖励,以30万元年薪为例,共缴纳5万元的个税,奖励只有5000元。 由于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当前厦门民间投资的融资能力薄弱,对此来自市工商联的不少企业家深有体会。他们指出,民间投资普遍存在贷款难、抵押物不足和融资成本高的状况。目前厦门小型民企融资成本一般是7%以上,大型民企融资成本在5%左右,而国企的融资成本是3%-4%。 “高房价和高人力成本,已经严重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有企业家委员尖锐地指出,很多企业只能裁员降低成本。据统计,2015年全市36家上市公司中有13家员工数量在减少。 市工商联在调研中也发现,政商关系对厦门民间投资的增长及企业家信心有一定影响。有企业反映,厦门政商关系过于注重与企业交往的“清”而弱化了主动关心、主动与企业交流的“亲”。“44条”明确,要建立半年一次市领导与民营企业家对话交流机制,但实际并未落实到位。 |
相关阅读:
- [ 08-10]福建首家民营银行有望年内获批 由10家闽企发起设立
- [ 07-27]厦门首家民营银行“胎死腹中” 全体股东同意停止筹建
- [ 07-24]鹭岛民营书店崭露生机 晓风书屋在厦门强势回归
- [ 12-24]日均10.5万部手机跨出厦门海关 民营企业是主力军
- [ 12-18]厦门市成立首家民营行业协会妇委会
- [ 12-02]民营书店回归岛内商圈 西西弗书店进驻SM新生活广场
- [ 12-02]西西弗书店在厦开福建首店 堪称民营书店生存样本
- [ 11-20]厦一民营新兴企业负责人:过去不爱参会 现在积极参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