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坤山在现场作画。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颖达)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当天,“国际口足画作·中国展”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开幕。作为国际口足画艺协会成立60年来唯一的亚洲理事,台湾画家谢坤山也参加了活动。 16岁时,一场意外带走了谢坤山的上肢和一条腿。但他以口为手,重拾自己的绘画爱好,从此与艺术结缘。“我从来不看自己失去的,只珍惜我还拥有的。”他说,绘画不仅是他的谋生工具,更是让他走出伤痛、找回自我价值的“良药”。 重拾兴趣 用口持笔练习绘画 嘴里磨出8个血泡 谈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谢坤山从容、幽默,言谈中透露着自信。 1974年,16岁的谢坤山在工厂上班时,因碰触高压电而发生意外,他的四肢仅保住了一条腿。 经历重新适应生活的训练后,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出路,决定重拾自己的兴趣——绘画。 没有手,拿笔成为最大的难题。谢坤山用嘴咬住笔,开始练习写字、绘画。由于练习时间过长,嘴里经常磨出血泡,最多时长了8个。 削铅笔这种看似简单的事情,对谢坤山来说都成了挑战。他找来小刀,用力咬住刀柄,再用残存的右臂按住桌上的铅笔,用嘴一刀一刀地削出了笔尖。为了咬稳,他把刀柄都咬变形了。 艰辛求学 每天转三趟公交访名师提升技艺 谢坤山说,克服了拿笔的困难后,为了能获得专业的学习机会,他开始四处探访名师。得知台湾著名画家吴炫三开课,他千方百计上门求教,希望能跟着学画。吴炫三被他的诚心打动,同意他来听课。从此,谢坤山每天花两个多小时,拖着残缺的身体,转好几趟公交赶往学校,风雨无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谢坤山的绘画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1987年,他申请并加入了国际口足画艺协会。 乐于助人 把经历当成财富激励他人正视生命 谢坤山从不忌讳谈论自己的身体,而是把经历的一切当成不寻常的“财富”。他说,不管多忙,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当义工。 “很多义工在疏导高位截瘫或类似病症的患者时都很尽心尽力,但是对方往往以‘你根本不懂我的感受’来拒绝他们。”谢坤山说,因为自己拥有这样的“财富”,能够与他们感同身受,从来没被拒绝过。而很多与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听完他的讲述后,也走上了绘画的道路。 谢坤山说,他还不时应邀到学校、社区甚至监狱演讲,激励更多的人正视生命的可贵。他说:“残疾从来没有妨碍我成为一个自在的人。我的衣袖或许空空如也,但我依然能够掌握幸福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 11-16]法国女画家在厦办展 书画爱好者可前往免费参观
- [ 08-30]厦门青年画家画出萌版“小红军” 形态不一萌态可掬
- [ 07-07]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农民画传承人柯国庆逝世
- [ 01-04]骨髓罢工不再造血 青年画家想用自己的画救活自己
- [ 10-09]19位闽籍画家用笔墨诉乡情 60余幅精品荟萃展馆
- [ 09-01]“首次外国画家画西藏作品展”在厦门开幕
- [ 07-30]翔安农民画画家宋宗呈以画说话 传递正能量
- [ 05-26]邢东作品成为2015际华春秋春拍当代画家最高价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