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厦门市湖里区文明城市(区)创建工作纪实报道之一
编者按:
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高举先行先试的旗帜,勇于当好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排头兵,谱写一曲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文明建设凯歌。
11月中旬,当厦门市再次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劲号角时,厦门湖里区百万干部群众保持常态化文明创建激情,为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策群力,开始了文明创建的“新长征”……
斐然成绩单
助力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攻坚克难,创新争优。近三年来,湖里区发扬特区发祥地先行先试的精神,锐意进取,承担了厦门全市50%以上的国检考评项目。
2013年度的国检,厦门市抽检的两个社区均由湖里区金尚社区、禾欣社区承担,全市12个入户调查社区,有7个在湖里区,均获得满意反馈。
2014年度的国检,厦门市被检查的10条主干道7条在湖里区,社区、长途汽车站、医院、博物馆等测评项目受检比例均超过50%,全市20条小街小巷的检查均由湖里区包揽,为厦门市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5年度的国检,湖里区17个点接受实地测评和暗访,占厦门市43个测评点的40%,居厦门市最高。考评组对湖里区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精细化程度感到不可思议,感叹湖里文明创建名副其实。
省检方面,2013年以来,湖里区均以前四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全省城市(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湖里区的必检项目、二选一项目、一般社区、主要商业大街、公益广告、新增测评项目等均未丢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测评夺得问题最少、含金量最高的全省第一。
秉持为民服务创建理念
与中央文明办测评新项目不谋而合
2014年,湖里区村改居社区和城中村中,仍然突出存在着背街小巷多、脏乱差问题。在平日的走访中,周边民众希望整治环境的愿望愈加迫切。民众们需要一条条小巷干净美丽,需要一个个背街诚信经营、和谐温馨。
从民众根本需求出发,湖里区随即开展大规模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由区文明办牵头,区市政执法、城管、市场监管、文体、人劳等部门各负其责,指导街道和社区开展整治工作,帮助解决操作技术方面的难题,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撑。
尽管当时,中央和省市均没有把背街小巷列入测评体系,但在湖里区雷厉风行的行动中,民众能够感受到“整治”的决心。只有人民群众感到幸福了、满意了,来自人民群众的赞叹才是省检和国检的“最高分”。
据了解,街道社区是背街小巷的主体,对辖区内的背街小巷负主责。湖里区按照第一年大整治,对全区1000多条背街小巷进行全覆盖的整治工作,并评选出6条“文明示范背街小巷”,接着以点带面、精心打造、不断完善。
在随后两年里,再接再厉、深化、提升,力求尽善尽美。人民群众对此拍手称好,大家无比感慨地说:“以往文明创建名声响,但老百姓感受不到实际的好处。现在尽管做一些默默无闻的创建工作,老百姓却感觉到文明创建的鲜花开在眼前,文明创建的甜果子可以伸手摘得到。”
巧合的是,2014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增加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背街小巷项目。更巧的是,湖里区承担了该年度厦门背街小巷的测评任务。原先大家认为湖里区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突出,但想不到的是,湖里区为民创建的思想起了作用,文明创建走在了前头。
最终,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的整治背街小巷工作,在测评中几乎获得了满分成绩。
百万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和赞叹
“以前我们住的地方就像厦门的贫民窟,街道拥堵,路面脏乱,治安还不好。”在走访中,来厦务工多年的曾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蔡塘经营服装店多年,这几年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自从政府来整治以后好多了,街道变宽了,路面干净了,以前车都开不进巷子,现在交汇车都不怕堵了,现在很多本地人也来我们这的商业街购物消费了……””
蔡塘商业一条街,曾是脏乱差的重灾区,不到一里的小街上几千家的小商小贩占道经营,街上人挤人几乎走不动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商贩买卖不公平、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现象存在已久……
在背街小巷整治活动开展之后,湖里区委区政府、江头街道及蔡塘社区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市政执法、城管、公安、交警、地税国税、市场监管多部门联动整治。
两三个月后,昔日脏乱的背街小巷焕然一新,随处的摊贩不见了,道路整洁了,街上秩序井然,成为一条干净美丽、公平和谐的新街,并被厦门市和湖里区两级文明办授予“蔡塘诚信文明示范一条街”的荣誉称号。
据了解,在湖里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就有近百万人,外来人口密度是全市的10倍。其中大部分人都居住在背街小巷边的村中村出租房中。因此,他们对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的感受最有发言权。
久居祥店社区的市民刘阿姨说:“现在每天回家的道路靓丽了许多。原本环境脏乱的小巷中,卫生干净了,沿街的商店门头整洁了,小巷墙上原来乱贴乱画的小广告没有了,环境真的是变好了呢!”刘阿姨的赞许不仅仅是个例,现在湖里区的许多街道辖区其他的居民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其实,居民交口称赞的背后,是湖里区街道整治的“真功夫”。(东南网记者 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