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学生在教室内做本班特色的健身操。(本组图/见习记者林铭鸿摄)
小学部的学生们在上美术课。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本月29日是厦门五中校庆,她已经110岁了。
从某种角度看,五中这个校庆有了“涅槃重生”的意义——她第一次完全属于莲前西路203号的莲前校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五中位于新华路的玉屏校区用于市实验小学的扩建。
从今天开始,我们从几个侧面,为您介绍冉冉升起的厦门五中。
如果你在下课期间,跟着厦门五中的校长詹功祚、副校长张荣生横穿校园,那么,你会对这所学校的未来,有更加感性的理解。
上周,记者跟着他俩,一走出行政办公楼,马上淹没在学生们“校长好”的叫声中,而且,还有从头顶上传来的——楼上的孩子看到他们的校长了,殷勤地在上面叫唤着。
两位校长立刻冲到学生中,脸上笑成一朵花,不断回应:同学们好!好!
打完好多个招呼,上课铃响了,校园开始平静下来,但两位校长以一种奇怪的方式交谈:一边和你说话,一边看着地板,只要看到一个异物,马上俯身捡起它。
厦门五中这几年的逆袭,有很多指标,譬如说,2013年,五中的中考评估值名列全市第一名(扣除特色学校);今年,中考全市前十名,五中有2人,前五十10人,前一百13人,前1000名48人,90多人录取到一中、双十、外国语高中部。
再譬如说,五中小学片区的房价从几年前的价格洼地一跃成为周边的高地,学区房的价格,也是学校质量的一个风向标。
不过,撇开上述功利性指标,在我们看来,有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反倒意味深长。
她很爱笑
五中从微笑和打招呼做起,来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从校长到老师都以身作则
三年前,五中开始办小学部,这使得她有机会基于孩子的九年发展,来为他们做科学的规划。“七彩人生”是五中给小学生制定的目标,阳光心态是其中“一彩”。
应该说,学校里“阳光心态”的培养目标,也并非新鲜事,五中却是从最实在的“会打招呼”、“会微笑”做起,在这所学校看来,当一个孩子能很大方与人打招呼,那么,他在一个群体中就不可能封闭自己。
更加特别的是,不仅要求学生“会打招呼、会微笑”,老师也必须这样做,理由很简单:“只有阳光心态的老师才会培育出阳光心态的学生。”詹功祚说,事实上,我们首先要求老师要有笑脸。五中的老师们得到要求:只要有学生跟你打招呼,不管是不是你教的学生,你就得热情地回应他。詹功祚告诉他们,如果一位学生殷勤地跟你打招呼,你不理人家,下一次他必须要花费十几倍的勇气,才敢开口说“老师好”。
不仅跟老师,学生们还要和校园里的客人打招呼。这需要更多的勇气,因此,一有参观者表扬学生,学校第二天马上会广播:昨天来参观的老师说,五中学生是他们见过的最有礼貌、最会微笑的。这样一夸,学生们打招呼打得更欢了。
事实上,詹功祚是首先“革自己的命”——先使自己成为微笑的校长。他认为,学生的阳光心态,追根溯源和校长有关,“你要求学生有好的心态,老师首先要有,而老师是否有,校长的亲和力最重要。”
这是一位会微笑的校长。五中的保安说,每天下班,校长开车经过岗亭,都会摇下窗子和他们打招呼。
不过,阳光心态的培养,仅仅微笑、打招呼怎么够?走在路上,詹功祚和张荣生有时会被学生拦住,他们要找校长反映问题。尽管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校长们也不会恼,更不会说:这种事你要去找老师。同理,老师也可以往校长室里提意见,迎接他们的也是笑脸。詹功祚说,自由、民主才是阳光心态的土壤。
她有想法
五中实行非传统的管理方式,段长、教研组长有充分自主权,使管理更加精细化
有时候,你会觉得,五中不止一位校长,有好多位“小校长”,至少每个年段都有一位。这是五中近年来实行的“第三条路线”管理。
“第三条路线”是这样管理的:每周五,学校将下周工作安排下发给年段和教研组,这时,就是年段长和教研组组长当老大了。他们再根据年段特点,制定下周年段工作下达给老师,细化到每一天的每一个时段。
传统的第一条路线,走的是“传声筒”——校领导把一周工作安排下发到中层,中层处室再传到年段,年段再传给老师。詹功祚说,传到老师的信息,已经衰减了一部分,有时候还会南辕北辙。这几年,还有的学校直接把校领导派到年段去管理,但在五中看来,“第二条路线”妨碍了全局工作。
也就是说,五中的“第三条路线”的实质是:学校管理的重心下放到年段和教研组,段长、教研组长有自主权,他们也是思考者,某种角度上看,相当于“小校长”。五中说,带完一轮,每位“长”的能力都突飞猛进。
而对于老师来说,他每周得到的任务,80%是“私人定制”的。“第三条路线”给五中带去的是精细化的管理,保证了学校的高速运转。
她人缘好
对于前来取经的同行,五中总是倾囊相授,学校教改正是在这种交流中日臻成熟
2008年,詹功祚从厦门六中调任五中,当时是五中最低谷的时期——一方面,五中玉屏校区何去何从,方案几易其稿;另一方面,莲前校区的校址原本是所中职学校,校园里还有家属楼,要变成普通中学,困难重重。
现在看来,五中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应该说,五中绕过万重山,离不开詹功祚和他同事们的“大气”。 2010年,五中开始教改,她最“值钱”的是老师自己编写的“教学案”。当五中的“教学案”越来越有名气时,来参观的人也多了,只要有人提出要“教学案”,五中一般都会倾囊相授。刚开始,有些老师想不通:好歹也是我们心血。但詹功祚努力说服老师:别人觉得好,你的东西会更有价值。
五中到外面交流,一定先呈上自己的资料,“如果你要和人真心学习交流,你首先要付出你的真心。”
五中的大气,使她赢得不少友谊。这几年,由五中领衔,省内外几所学校成立课改联盟,定时碰头。在研讨交流中,五中的教改日臻成熟,这也为其逆袭奠定基础。
厦门五中110年历程
1906年
厦门五中起源于明、清时期的义学和玉屏书院,后者创立于1685年,是厦门岛内最早的书院。1906年,清朝地方政府接管“玉屏书院”,改称“厦门中学堂”,由私塾改制为公办,是厦门最早的官办中学。厦门五中的诞生日即从此国家办学算起。
1912年
厦门中学堂改名思明中学。
1917年春
思明中学收归省立,称省立十三中。当时,学校是厦门中共地下党组织据点。许多热血青年在这里求学求真,走上革命道路。叶飞、方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曾在这里任教。
1929年
省十三中改称省立厦门中学(简称省中)。1937年秋停办。1946年9月复办,厦门市立中学(简称市中),创立于1946年3月。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两所学校。
1951年2月
省中和市中合并,称厦门第一中学。
1955年秋
政府将厦门一中师生一分为二,在玉屏书院原址定名为厦门第五中学。
1950-1960年代
厦门五中高考质量跃居省市前列,其中语文、外语成绩名列全省第一。蔡莹珍老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2008年
在原厦门商校校址,成立厦门五中莲前校区,2010年,学校加挂校名——厦门市第一中学分校。
2013年
厦门五中成立小学部,拥有百年历史的厦门五中完成“变身”,成为市教育局直属九年一贯制学校。
涅槃重生
本月29日是厦门五中110周年校庆,从某种角度看,五中这个校庆有了“涅槃重生”的意义——她第一次完全属于莲前西路203号的莲前校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五中位于新华路的玉屏校区用于市实验小学的扩建。
换句话说,随着2016届初三学生毕业,五中已经告别玉屏校区——她已经在那里110年了。
肯定是挥泪告别,也肯定会有些伤感,但是,五中人以一种豁达惜别过去,在莲前西路开始下一个100年。很多人并不知道,2013年,五中在莲前校区成立了小学部,五中现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了,这应该会为五中生源做出一些改善。
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卧薪尝胆后,有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厦门五中已经走出低谷,逆袭而上,正在成为莲前西路的精品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