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

2016-09-13 23:49:12林露虹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软件园(二期)正成为创新创业者的理想之地。(本报记者王火炎航拍器摄)

火炬高新区围绕千亿产业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图为今年7月奠基的紫光科技园(效果图)。

厦门日报讯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智明 )一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从加快新项目引进和建设步伐、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等方面入手,加快结构优化,集聚创新要素,释放供给端活力,打造厦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先行区。

【观察员简介】

李萍

厦门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中国社科院高级访问学者。曾荣获福建省党校系统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福建省党校系统精品课二等奖。主持省、市级社科课题15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纵横》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蒋晓蕙

经济学博士,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经济学、产业集群与产业调整、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管理。

【关键词1】

产业集群

培植产业集群推进转型升级

镜头:华为、三星、联想、小米……这些我们熟悉的品牌手机中,都将跳动“厦门芯”。7月22日,集成电路领军企业紫光集团在厦投资的紫光科技园暨展锐大厦奠基仪式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举行,这是一个“大项目”——总投资4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致力于打造集研发设计、产业孵化、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地;这更是一个“好项目”,业内人士分析说,厦门紫光科技园和展锐大厦将进一步强化火炬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技术、相关应用等方面的研发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进而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产业千亿产业链(群),推动厦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专家观察:李萍认为,火炬高新区是厦门市打造千亿产业链的重要载体,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和特色,推进两岸产业融合,着力发展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电力电器、软件与信息服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LED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力争向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转型升级。在打造园区千亿产业链(群)的过程中,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龙头项目,引进产业链关联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研发和自主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力引进研发项目落户园区,推动园区转型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

【关键词2】

招才引智

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

镜头: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暨第二届“白鹭之星”创新创业大赛上,火炬高新区企业英麦科(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摘得企业组二等奖。颁奖一结束,创始人王明亮被不少创投机构“包围”了,这位曾在美国高通工作六年、参与苹果6、6S芯片研发的80后创客,以其在中高端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对市场的敏锐,获得了创投大咖的点赞。

王明亮是厦门于2013年引进的高科技领军人才,提及回国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原因,他说,福建是自己的家乡,而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研发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且人才配套政策较为完善。

专家观察:李萍认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成功,在于走的是一条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才是兴业之本,强市之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火炬高新区最突出的特色是进行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高端人才在高新区集聚。如,火炬高新区已成功入选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聚集基地,高新区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带动”战略,仅电子信息领域就聚集了3088名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3】

自主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镜头:如果不是身旁的工作人员提醒,您或许很难相信眼前这个形似扫描仪的大家伙其实是台电子显微镜。由火炬高新区企业麦克奥迪研发的自动显微镜,实现了从显微镜自动检测到扫描上传至远程诊断平台,再到与国内顶级医生互联互动的全流程诊断。截至目前,麦克奥迪的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已覆盖全国2000多家医院,被指定为全国远程病理会诊中心,2015年,麦克奥迪实现营收总额12亿元。“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做传统显微镜的阶段,那么企业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麦克奥迪副总经理章光伟感慨说,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专家观察:蒋晓蕙认为,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最大亮点是两个字:“创”和“新”,“创”是“创品牌、创集群、创环境”,“新”是“新思路、新途径、新氛围”。一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突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全力支持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厦门火炬高新区本身的品牌建设和推动园区内企业创品牌,是对园区和园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能,比如园区的12家企业的13种产品荣获“2015年度福建名牌产品”称号。

【关键词4】

营商环境

形成提质增效的良好氛围

镜头:在火炬高新区的鼓励和支持下,高新区企业厦门烯成新材料公司正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在园区内成立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新材料领域的创业者可使用我们提供的设备,更好地进行轻资产创业,如果有合适的项目,我们也将考虑进行孵化。”在烯成总经理刘长江看来,搭建平台,有助于释放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把更多的产业链相关企业吸引到高新区。

专家观察:蒋晓蕙认为,一年来,火炬高新区注重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在延伸产业链、挖掘创新链、、做好营商服务链的发展思路引导下,园区推进不少新的政策落地的新途径,比如签约台湾拓墣研究所等第三方中介,以顾问咨询合作方式广开招商引资渠道,还比如培育独具特色的众创空间,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发展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新型创新创业平台等。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促进形成提质增效、创新务实的良好氛围,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园区荣获“2016年度中国互联网行业最佳投资环境奖”、“厦门市2015年度招商引资工作项目品质奖”第一名等。

【亮彩数字】

261.85亿

今年1-7月,厦门火炬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61.85亿元,同比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21.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0.32%。

50%以上

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已培育出1家主板上市企业,1家中小板上市企业,6家创业板上市企业,5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占全市的50%以上……

397家

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已有397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近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以上。园区企业承担火炬计划、创新基金等各类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800多项。新增授权各类专利达5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00多项。

40家

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已培育出40家市级众创空间,其中12家入选福建省级众创空间;建成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形成多层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每年新增创新创业企业200余家,常年保持在孵企业600家以上。

创新创业生态圈 为创业者加油助力

【创业者讲述】

暖黄的灯光,舒适的沙发座椅,会充电的桌子,720度的展示系统,时常还有创业大咖出没……这是哪儿?创业咖啡馆?高档写字楼?答案是位于厦门软件园(二期)的“创+驿站”。在这里,企业可“一站式”办理工商及国地税业务,有关园区大小事、相关政策、会计、法务等问题也都可在此咨询;每隔一段时间,这里都将上演“头脑风暴”式的创新创业分享会以及园区企业早餐会;如果创业者对软件园企业感兴趣,也可以来到这里了解创新创业的集聚要素和产业生态环境。

“‘创+驿站’把创业者所需的‘一站式’服务集成在一个窗口,无须跑多个部门就能享受创业服务,另外,定期举办的路演对接更为我们创业者提供了与创投机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创业者陈立介绍说,作为一名刚起步的互联网行业创业者,这样细致的服务,为创业减少了阻碍。

厦门软件园(二期)聚集了500多家中小微企业,200多个创业团队,以及50家来自台湾的企业。通过近一年的试点建设创新社区,厦门软件园(二期)正成为创新创业者的理想之地。在这里,创业者不仅可享受园区提供的“店小二”式精准服务,还可在15分钟内,步行到达公寓、餐厅、社交场所、“政务小站”,获得所需的创业和生活需求。

一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创新社区建设为核心,强化产学研合作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在创新体系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着力构建一个能为创业者提供更好创业环境的“创业生态圈”,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