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厦门教授提出保障房新模式 先租后售让租房人有房

2016-08-25 07:18:01孙春燕 余建平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提新模式

先租后售,将租金作为按揭

“先租后售,租保障房的房租相当于按揭,满一定年限,房子就是你的。”其实,早在几年前,这个理念就已出现在赵燕菁的脑海里,而近两年一二线城市房价一路高涨,大多数人只能望房兴叹,没有城市归属感,让他正式将此观点公之于众。

“先租后售”保障房供给新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住房作为抵押,将劳动力的未来收益“资本化”,将租金作为按揭,经过一段时间再补足余款,以成本价获得完整产权。

这一模式,对现有保障房模式的最大改进,就是参考“房改”,允许到期的保障房上市,它使得住房成为融资信用的来源。

赵燕菁以一套50平方米的保障房为样本举例,假设它的全成本是20万元,其中土地成本2000元/平方米,建安成本2000元/平方米,一个打工者租房支出大约500元/月,夫妻两人每年租房支出1.2万元,15年是18万元。

按“先租后售”模式,这对夫妻届时只需补上差额(包括利息),就可以完全获得这套房子的产权。“按这个假设,只要还款年限够长,夫妻俩有政府补助和企业公积金,即便从事收入最低的职业,他们在厦门也完全有能力购买一套完整产权的住宅,有了房,他们才会把厦门当成家。”赵燕菁说。

设置门槛

想要真正有房,租期要很长

乍一听,吃瓜群众觉得这像是梦一样,同时也有许多疑问:比如,租房的准入门槛如何设定?“先租后售”模式推出后,房地产商还能活吗?如何避免有人钻空子、投机倒把的现象?如何评估信用风险?

赵燕菁说,只要名下无房,都可以申请“先租后售”,实现“广覆盖”,让没有产权房的城市居民,都享有一次“先租后售”的“房改”机会。

但是,这看似宽松的准入门槛,却有着如“紧箍咒”般的限制条件。“想要真正有房,期权很长,要租十五年甚至二十年,而且居民只能有这套房,一旦在租房期间外面有房,租房就会被政府或银行回收。同样,欠租不缴,房子也一样会被回收。”

赵燕菁说,在这种条件限制下,想要投机倒把的,想要投资房产的算盘就落空了,等待十几二十年,只能拥有这唯一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有钱投资房产的人,肯定不愿意。所以,保障房才能覆盖到真正需要它的人。

形成互补

与现有地产一起实现全覆盖

商品房一平方米3万元,隔壁的保障房一平方米5000元,开发商的房子还卖得出去吗?这样的制度对现有房地产市场会造成巨大冲击吗?“当然,有钱人自然会选择大户型住宅,甚至,开发商还可以建许多豪宅,房子照样卖,这是市场需求。”赵燕菁指出,这看似将贫富划了明显的界限,但实际上,“先租后售”的受益者,最后也在城市里有了固定资产,期权解除后,同样可上市交易,相比原本只能租房,无砖无瓦的新厦门人,是大大地富裕起来,实现从无产到中产的逆袭。

此外,“先租后售”还有一个特点,它解决了融资难题,不再依赖土地财政。“传统住宅建设方式,乃是基于过去财富积累,而现代住宅建设的方式,则是基于未来收益的贴现。”赵燕菁一语中的,他说,能否大规模融资,乃是保障房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

展望未来

劳动力实现“资本化”

除此之外,“先租后售”模式更深层的功能,在于让劳动力实现“资本化”。

赵燕菁说,保障房一旦进入市场,就可以像微型银行那样,跨越生命周期,配置劳动力的资产。如同任何一项资产,劳动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折旧”。如果一个人在其价值最高的生命周期获得不动产,就可以将其劳动“储存”起来,对冲年龄增长带来的“贬值”。当劳动力市场价值耗尽,不动产的价值达到峰值。通过反抵押的方式,将其“储存”在住宅里的价值提取出来。“简单说,就是让劳动力在最有价值的时间里,为厦门市场提供较低成本的劳动力,企业随之创造更高税收,同时,这些新市民在厦门创造消费。”赵燕菁说,这样一来,保障房就成了类似养老储蓄或社会保险的作用,而且这种保险不会像现在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那样,给未来的政府带来巨额债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