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转型“有城有市” 越来越多的人“择海沧一城而终老” “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只只白鹭蹁跹起舞;岸边,郁郁葱葱的绿林中,红、黄、紫等各色花朵点缀其间,米兰、桂花、枙子花暗香浮动;独具特色的绿树隧道,让人流连忘返……”前不久投用的自贸公园,是海沧区推进小流域治理、加快城区转型的“神来之笔”。 事实上,这一全国自贸试验区中最大的滨水带状公园,前身是一条废弃已久的排洪渠,环境脏乱差。“丑小鸭”变“白天鹅”的背后,还有一段共同缔造的故事。 该排洪渠地处高压走廊,两侧防护林带经过10多年养护,已绿树成荫。在海沧区推进自贸园创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园区广大企业员工纷纷呼吁,这么好的绿地,何不改造提升,建一个市民休闲公园?自贸公园由此应运而生。 “昔日的臭排洪渠,摇身变为风景秀美的市民公园,这个实实在在的惠民项目,让我们有了更多获得感。”园区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园区企业及广大青年创客的共同心声。 在海沧区决策者看来,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聚集人气、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城区品质、打造“国际范”的有效抓手。 推窗望绿,开门见绿,触目皆绿,“半城湖海半城绿”,绿色是生态海沧的底色。自贸公园的建设,是海沧区厚植“绿色福利”,围绕“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产业更优、机制更好”、更好地呵护“厦门蓝”的一个生动实践。 海沧区在建设生态之城上持续发力,不懈前行。五年来,造林绿化进度全省“四连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7%,绿道里长数位居全市第一,森林覆盖率40.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9平方米,率先全市各区获评“国家生态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全市推广。 五年来,海沧建成区面积从40平方公里拓展到60平方公里,建成区比重居岛外四区之首。“五纵八横”路网体系基本成型,厦成高速、海翔大道建成通车,海沧隧道、轨道2号线一期全面启动,疏港货运通道、国道324改线进展顺利,海沧湾新城日渐成熟、中央商务区推进有序,马銮湾新城启动建设。 在“扩容”的同时,不断“提质”,城区宜居度不断提升。岛外首家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温德姆酒店开业,成为继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泰地海西中心后海沧的又一全新地标,商业更新和星级酒店引进加速;大屏山郊野公园、海沧自贸公园、厦门儿童公园、大曦山郊野公园等众多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新热点;厦门沧江剧院投入使用,为市民带来国际文化盛宴。 一些外地游客来过海沧后纷纷感慨,海沧是一个温馨的城区,处处让人感受到流淌的温情。文明创建“四年四级跳”,两岸义工联盟、“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等志愿组织和项目跻身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受到广泛肯定。 数据最有说服力。五年来,海沧区常住人口增长15%,成为全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海沧充满了多元的魅力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来了不想走,愿意“择海沧一城而终老”。 记者手记 跨越之源 五年来,从“三新”、“四个定位”,到“产城一体、生态宜居、乐活乐业”的活力海沧,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实现了新的跨越。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滴水穿石、砥砺前行”的海沧精神、“迎难而上、敢闯敢试”的海沧作风,还离不开“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海沧力量和“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的海沧责任。 五年来,海沧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政府、社会、居民”三者互动共治,形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在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 打铁还要自身硬。海沧驰而不息地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服务+绩效”型机关、“敬业+专业”型队伍、治庸问责净化党员干部“两圈”等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从2010年的93.5%提升到2015年的100%。 过去五年的骄人成绩,来自这些宝贵的海沧经验;未来五年的蓝图实现,同样离不开这些丰厚的“精神食粮”。举全区之力,集众人之智,党群一心,勠力前行,一个更加美好的活力海沧正朝我们走来。 社会转型以人为本 让市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有温度 “以前需要跑社区、街道,至少两趟,现在在家门口的社区办理点一次搞定,方便多了。”前不久,海发社区居民肖贤标到便民服务办理点开居住证明,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他对此满是感慨。 去年下半年,海沧区率先推行“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下沉至村居,建立便民服务办理点,下放93项便民服务事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快办事,办成事,受到广泛欢迎。 “就近办、马上办”,是海沧区深入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稳步推进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海沧区在社会治理领域不断创新,率先全省建成三级网格联动体系,通过“全国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探索形成了“一核多元、互动共治”的治理模式,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创新的“海沧模式”迈向全国。 五年来,全区新增学位15660个、实现“两个100%”,通过首批省教育强区验收,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系列荣誉称号。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等教育界“三大巨头”纷纷抢滩落户,促进师资队伍的本土化,带动全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大陆首家台资医院——厦门长庚医院品牌日益凸显,多家专科门诊“百花齐放”,高端医疗人才纷纷抢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中心一特色”……五年来,一个上档次、高标准的大健康服务体系在海沧初具雏形,医疗卫生“升级版”正在加速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海沧作为全国面积最大、设立最早的台商投资区,五年来,持续深耕对台交流,不断搭建新平台,拓展新领域,从经贸、文化到生活,打造了乐活节、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涉台法庭等一个个响亮的品牌,日益成为两岸同胞最温馨的家园。 广大台胞的共同参与,成为海沧推进社会转型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在海虹社区等5个台胞相对集中的社区,黄瑛芳等5名台胞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用充满“台味”的特色服务,为两岸民众搭建起更畅通的沟通“桥梁”,为居民的生活增添一道温馨的“底色”…… 很多市民台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这几年来,随着海沧区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不断优化,各项民生工程的陆续投用,他们觉得在海沧生活、工作都十分舒心,幸福也更有了“质感”和温度。 |
相关阅读:
- [ 08-15]财政部:加快出台PPP财政管理办法和信息披露制度
- [ 08-15]三明市委宣传部原部长詹积富任省财政厅党组成员
- [ 08-13]福建省委决定王永礼任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 [ 08-13]税负减 支出增 财政发力保民生
- [ 08-12]福建省委决定王永礼任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 [ 08-09]财政扶持奖励细则发布 厦融资租赁企业最高可获奖3千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