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写字楼去库存压力大 厦门日报讯 (文/本报记者 刘博)据戴德梁行数据,2016年上半年,厦门甲级写字楼存量63万平方米,空置率高达28%;未来五年内,还将新增248万平方米,是2015年底存量的五倍。 厦门未来写字楼的新增量,甚至高于成都的208万平方米。但从甲级写字楼去化速度看,2015年厦门共去化7.3万平方米,不足成都的一半。 然而,厦门的写字楼是绝对过剩的吗?如何解决运营能力问题?改成住宅能降低空置率吗?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的业内人士。 厦门的写字楼是绝对过剩吗? 按照存量、去化速度计算,厦门甲级写字楼去化周期长达8.6年。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写字楼受厦门产业结构影响,应是过剩的。 然而,戴德梁行厦门公司总经理潘育敏则提出了乐观的看法:“短期看过剩,但长远看未必,因为可能出现爆发性去化,例如自贸试验区、象屿保税区成立,就推动了片区写字楼去化。” 上半年经济增速也支撑了潘育敏的观点,21世纪经济研究院披露,2016年上半年厦门以9.2%的GDP增速,位居重要城市经济增长前五名。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营收入增长19%,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新动力。业内人士认为,厦门的高速增长与国家战略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占尽天时。如果说经济增长会带动写字楼去化,那么从长远看,厦门的写字楼未必是过剩的。 如何解决写字楼运营能力问题? 加速写字楼去化,也应提高运营水平,除了硬件维护,还应在概念、推盘节奏、租户把控、资源整合等方面下工夫。潘育敏认为:“写字楼应该持续运营、调整,海外运营经验会带动本土成长,10年前北上广的写字楼多由外资公司运营,同样在厦门,有侨胞、侨商背景的开发商运营能力较强,比如由新加坡公司开发运营的国际银行大厦。”她坚信“厦门整体运营水平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建发JFC学习得就比较好。” 很多国内开发商已经认识到运营的重要性,万科中心负责人张云雷表示:“要提供人性化服务,我们正从‘单一办公’向‘复合社区’转变。”海西金融广场负责人叶谋源也表示:“应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我们正寻找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入驻,方便企业办理事务。” 办公用途改成居住用途 可以降低空置率吗? 近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化解商业办公去库存的相关政策,允许商改住,但在厦门还没有落地实施。 对此,潘育敏认为,这顺应了住宅租赁市场的发展趋势。她建议,地段好的写字楼可改成服务式公寓,采取统一、高标准的运营管理,以金领为目标客群,采用长租模式,这在上海、北京很发达。电视剧《离婚律师》中,主角罗丽、池海东住的就是服务式公寓,“目前厦门缺少这样的产品,但是有一定的需求存在。”潘育敏说。 |
相关阅读:
- [ 07-21]报告称“营改增”导致写字楼租金上涨 房地产基金活跃
- [ 07-18]重庆楼市去库存正当时 写字楼发展迂回前进
- [ 06-23]中储19.43亿摘牌天津河东地块 需自持写字楼
- [ 06-22]深圳控股23.5亿出售深业上城产业大厦写字楼
- [ 06-21]太平洋保险再购深业上城产业大厦10层写字楼
- [ 06-16]香港中环为全球最昂贵写字楼市场
- [ 06-15]厦门住宅市场火热同时 写字楼市场"遇冷"空置率高
- [ 06-08]福州融侨中心5A写字楼样板房6月2日盛装揭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