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厦门市调查显示约两成“幸运儿”没上暑假培训班

2016-08-15 09:25:04孙春燕 崔晓旭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约两成“幸运儿”没上培训班

六成多孩子上1-3个培训班

学科和兴趣都是培训重点

 

 

培训班花费不是小数目

报班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小

 

东南网8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崔晓旭)暑假已经过了大半,孩子们过得怎么样呢?

到异地的亲戚家,和伙伴们把世界掀翻了吗?没有,我在上培训班。

买各种手工或漫画书,在书的世界里来了趟奇幻之旅了吗?没有,我在上培训班……

最近,一个小朋友为每周5种培训班苦恼不已的事,让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成为焦点,导报记者联合福建省决策资源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利用街访搭车随机调查的方式,共完成有效样本157份。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以上学龄儿童一直有上培训班,大部分孩子暑假的培训班在1-3个,也有少数孩子培训班种类超过5个,其中接近两成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想去。糟糕的是,虽然一半以上家庭培训班的花费在收入中占比超过一半,但依然有2/3的家庭,明年还会让孩子参加暑期培训。

约两成“幸运儿”没上培训班

漫长的暑假时光,让不让孩子上培训班,是很多家长的难题。

调查显示,只有22.9%的家长没有让孩子上培训班,63.7%的孩子学龄后就一直都在上培训班,13.4%的人则在各种培训班中犹豫不决。

六成多孩子上1-3个培训班

瞄准了孩子的教育商机,市场上各种暑期培训班可谓眼花缭乱。

调查显示,约八成的家长让孩子参加不止一个培训班,只参加一种培训班的仅占比20.7%,参加培训班3-5个的占比12.4%。悲催的是,还有1.7%家长给孩子报了超过5个的培训班,孩子们向往的暑假生活,可想而知。

学科和兴趣都是培训重点

培训班花样繁多,家长们是如何选择的呢?

调查显示,44.6%的家长选择将孩子的暑假培训一分为二,学科类和兴趣类培训各一半;另有24%的家长更加重视兴趣类培养,12.4%的家长则只给孩子报了学科类培训。

“随大流”还是主要动因

给孩子的暑假生活安排那么多培训,家长们的心态如何呢?

调查显示,抱着“不上的话怕落在别人后面”心态的占了大多数,70.2%的家长这样想,同时,有55.4%的家长觉得“大家都上随大流”。也就是说,“随大流”是报班的主要动因。

此外,24%的家长觉得“多学点总没坏事”,仅有29.8%的家长报班是因为“孩子自己喜欢”。

“熊孩子”其实没那么想去

家长们积极给孩子报班,孩子们真的愿意去吗?

调查显示,只有一成多的孩子所有培训班都高兴去上,绝大多数“熊孩子”,对培训班多少存在抵触心理,很多时候不想去的占比接近两成。

培训班花费不是小数目

虽然“熊孩子”们兴趣不大,但是家长们还是舍了血本。

调查显示,有六成左右的家长,在暑期培训这件事上花费超过3000元,其中5000元以上的占比16.5%;仅有一成多家长花费在千元以内;花费1000元到3000元的占比27.3%。

报班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小

如此一笔花费,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

在培训班花费占比家庭月收入调查中,50%-80%的家庭比重达到43%,可见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也是“蛮拼”的。

另外,有1/3的家庭,占比在20%-50%;占比20%以内的只有14.9%;而有约8.3%的家庭,暑期培训支出在家庭收入中占比已经达到八成以上。

明年暑假还会报班吗?

家长们如此大费周折,无非是想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那么,这样的报班还会继续吗?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家长给出了肯定的答案,67.8%的家长表示明年还会继续参加暑期培训,也有14.9%的人说明年不参加暑期班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