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帽”正在解说
东南网8月13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实习生 孙银婷)昨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组成的“我的公交我的城”媒体团来到厦门,共同聚焦厦门公交的发展成就。
城市文明传递者 “小黄帽”引导交通
在厦门繁忙的街道、路口和车站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和那鲜艳的一抹黄。他们是厦门文明交通志愿者们,有个形象的名字叫做“小黄帽”。
“以前碰到过上公交不方便的老人,我就过去帮她和她孩子一把,有人会觉得这样会影响交通,但我觉得帮了他们就能更快的解决问题,同时让车厢都变得温馨起来,”“小黄帽”陈先生说道。
据介绍,由厦门公交集团发起的志愿者服务队,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根据不同的主题形成了二十余支特色分队,让“文明出行”这一厦门公交的特色深入人心。
“我们是公交驾驶员,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在下班和业余时间参加比较繁忙的车站、路段,我们去引导交通参与者的出行,指导他们怎么乘车,或者是过马路,”义务交警告诉记者,“我们除了进行交通指导,还会参加别的志愿活动,我们有个平台会发布任务,如果我们有时间就会自发地去参加。”
目前“小黄帽”的成员主要是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和公交集团员工,同时来自社会和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的力量也在逐步增多。
厦门市快速公交场站中控中心,BRT都在这里进行调度
快速公交显高效 换乘枢纽再优化
作为全国唯一高架专用道的公交线路,厦门快速公交BRT目前共运营6条快线,承担着厦门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日均客运量已达到33万人次。
由于其路权的完全专用,使得厦门BRT能做到快速、高效、准点、安全而成为沿线市民的出行首选。
第一码头站至前埔枢纽站的快3路是一条横贯厦门岛东西部,连接新老城区的,唯一一条全程高架的公交线路。
厦门BRT快3线正在运营中
在厦门市快速公交场站有限公司的中控中心,执行董事郑全德向记者介绍道:“大到安全应急状态,小到乘客的投诉,我们都能在这里第一时间了解和处置。”
当问及为什么BRT能成为厦门轨道交通开通之前的公共交通主动脉时,郑全德提到了BRT的“硬件软件”设施。硬件上,BRT根据发展进行扩容,增加线路,贯通了厦门东部与北部的连接。在软件方面,BRT站台设立了便民箱,提供老花镜、药品、便民伞,尤其是爱心伞,乘客随时可以在任何一个车站归还雨伞,让服务更加人性化。
媒体团前往五缘湾体验“纯电动”社区公交439路公交
最美绿色公交
随后,媒体团前往五缘湾体验“纯电动”社区公交439路公交。这可以说是一条美丽的公交路线,沿途有五缘湾湿地公园、灯塔公园、五通码头、五缘湾大桥等旅游景点。
据介绍,439路公交是社区首条手绘公交专线,车厢内外的画面,在之前举办的“手绘公交,最美厦门”的活动中,由厦门本地与台湾的艺术家们共同完成。
439路的公交司机告诉记者:“‘纯电动’公交,低碳、尾气零排放、没有噪音,乘客乘坐更加舒服。”他同时表示,快速充电15分钟可以行驶100公里。
439路公交是社区首条手绘公交专线
因为439路公交的乘客以片区内的上班族与游客为主,极大地缓解了环五缘湾游客及南北岸周边居民的出行问题。而对于不识路的游客,公交司机们都会给予引导。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主办。各界媒体对厦门交通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交通报社总编辑李咏梅就对厦门公交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把东南线采访的最后一站放在厦门,因为厦门确实不负压轴重任。
BRT调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