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大力发展BRT社区公交“村村通公交” 方便市民出行

2016-08-11 11:37:03徐景明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BRT共运营6条快线,今年上半年日均客运量已达到33万人次。(本组图/厦门公交集团提供)

“村村通公交”让村民出行不再难。

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在专用高架桥上飞驰而过的快速公交(以下简称BRT)、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社区公交、连接山村打开致富路的“村村通公交”……厦门公交发展,不仅始终将满足市民出行作为出发点,更紧扣社会经济脉搏,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使之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先行者。

继昨日本报关注厦门公交发展总体情况后,今日,本报将着重关注BRT、社区公交、“村村通公交”,展示厦门公交在这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

BRT 拥有三项全国第一

全国第一个全程拥有专用道的BRT,实现快速公交车辆行驶道路的专有专用,确保准时、准班、准点。BRT岛内段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全程高架桥的区段,以最少的道路资源占用,解决了在繁华闹市区BRT与其他车辆、行人相互干扰的问题。全国第一个实现无缝换乘的BRT,在酝酿之初就同步规划设计地面链接线并同步开通,为BRT源源不断地输送客流,并在各个站点实现普通公交与BRT的无缝换乘。

“乘坐BRT出门,可以无视一切城市交通拥堵,按时出门准点到达、风雨无阻,非常快捷方便。”家住前埔的潘先生说。

厦门的BRT,是全国首条拥有全程专用道的快速公交系统,真正实现了独立路权,堪称“简配版轻轨”。“只要有BRT通达的地方,我就不开车。因为开车可能遇到高峰期拥堵,还可能找不到停车位,而且相比BRT,开车费用很高。”潘先生说。

潘先生算过这样一笔账:从前埔枢纽站到第一码头,乘坐BRT,1元钱、30分钟左右抵达。而开车的话,选择和BRT一样的线路(莲前大道——厦禾路),需要经过17个红绿灯,即便一路顺畅或者绕路,也要40分钟,堵车的话,出行时间会达到1小时,油费成本更是无法与BRT相比。

正因为如此,BRT的客流增长速度之快,令许多交通人都难以置信。“开始担心没人坐,结果客流飙升极快。班次越排越多、车辆不够用,市公交集团赶紧去订购新车,”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回忆,“为了能每次多载一些乘客,2012年前后开始上18米的车,现在18米车已经是主流了,12米车变成了配角。”

随着乘客增多,市民对改善车厢拥挤、提升乘车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提高运能是当务之急。从2015年开始,厦门加快建成了嘉盛豪园转弯匝道、蔡塘停车场等BRT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条件具备后,先后开通了快5、快6、快7三条线路,共计增加58辆新车,使BRT整体运能提高30%,并减少换乘、提高了便利性。

其中,快7路的开通,更体现出创新思维。这条线路是快3路(前埔枢纽站——第一码头)的区间高峰线,今年初开通至今,极大缓解了高峰期快3路车厢拥挤状况,也带动了更多市民选择BRT出行。

现在,厦门BRT共运营6条快线,单程营运里程达到168公里,投入车辆245辆,今年上半年日均客运量已达到3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单日高峰运量更是一度接近40万人次大关,取得以5%的公交车承担全市13%公交客流的好成绩,且乘车舒适度不降反升。同时,BRT也成为厦门轨道建设期间保障市民顺畅出行的交通主动脉。

BRT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快速、便捷、绿色、实惠出行,也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上。不少市民在BRT岛外沿线购房置业,他们认为,BRT显著压缩了岛内外的距离感。

数据显示,厦门在建设BRT时,最初投入资金30多亿元,但对厦门城市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带来的正面效益不可估量——比如,正是有了BRT,从出岛沿线一直到厦门北站,近些年来的开发速度日新月异,显著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厦门正在积极推动完善BRT枢纽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增设安检设备,大力提高BRT安全性和服务水平,“比如,集美大桥南枢纽站计划2018年建成,这个枢纽站处于BRT线网的中心点,将建成大型换乘枢纽,能进一步优化目前线网结构、挖掘潜力。”该负责人说。

社区公交 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

2013年起,厦门市交通部门与各区政府联合,从群众身边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共同研讨公交出行需求、设计公交线路、分担营运成本,创新开通了“社区公交”线路,通过小型车辆将公交服务延伸到道路狭窄的社区和“城中村”,填补了区域空白,有效解决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终于有公交车了!这山我爬了二十多年,从山脚到家,要爬两百多级台阶。刮风下雨日头晒,真是受罪。现在,坐着社区公交车,看着风景就上来了,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啊!”70多岁的东荣社区居民蔡阿伯说。

蔡阿伯夸奖的,是2014年12月25日开通的436路社区公交。这条公交线路,途经海山路。海山路,路如其名,是东渡海边山上一条坡度大、路幅窄的中低等级道路,大公交车开不上来。但是,道路沿途共有东荣、金鼎、和通、濠头等11个社区,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达9万人,出行需求较大。

为了能让社区公交开上山,交通运输部门和街道方面联手,投入近10万元,对3处共500米的临崖地段安装了600个防撞警示柱及7个凹凸镜等相关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满足了开行小型公交车的条件。现在,436路每天客流量达到数千人次,深受社区居民肯定。

从2013年开通的首条社区公交431路(湖里禾山街道)至目前,厦门湖里区、海沧区、思明区和集美区四个区共开通了16条社区公交线路,每日发送班次1200多班,日均运送乘客近2万人次,极大便利居民出行,也有效打击了“黑车”、“黑摩的”现象,为社区平安建设添砖加瓦。

市交通运输局介绍,随着社区公交线路的不断增多,该局正在积极总结运营经验,后续将联合更多街道、社区,开通此类线路,推动社区公交形成网络,使“最后一公里”不再是难题。

村村通公交 城乡统筹发展惠及全民

厦门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公交服务不分地域。2010年起,厦门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将全市公交分为本岛、海沧、集美、同安、翔安五个组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票价、统一运营模式和服务标准,实现全市域范围内的公交一体化管理。

厦门虽然不大,但在地图上,同安淡溪村还是显得比较偏远——这个村,位于厦门最北部山区之中,且道路条件一般,从岛内驱车前往,要一两个小时。

这种距离,也一度给79岁的淡溪村村民李金英带来不小困扰——每次下山去儿子家,要翻两座山,再走一段下坡路,才能坐上公交车;七点的早班车,要五点多起床去赶车。

今年3月,当637路公交车开进村门口时,淡溪村的村民们,放起了万响鞭炮,这个村也成为同安111个行政村(含村改居)中最后一个通公交车的村庄。“这是大喜事。”看着公交车,李金英和村民们高兴得如同过年一般。

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十一五”以来,配合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的实施,厦门大力推动“村村通公交”工程,道路条件具备,便及时配套开通公交线路。目前全市具备通客车条件的268个行政村已全部通达公交,使村民出行不再艰难,进一步带动脱贫致富。

像淡溪村这样有故事的村落,在“村村通公交”推进过程中还有很多。比如,同安还有全厦门海拔最高的公交线路——606路,这条线路2007年开通,从同安汽车站途经军营村、白交祠到达西坑村。全程46.8公里,票价1元,途经36个站点。

606路,现在有2台车,4个驾驶员,每天8个班次,平日客运量约100人次。数据看起来不起眼,但坐过一次这条线路的乘客,都会竖起大拇指。一路上,道路崎岖、陡峭、弯道多、海拔高,堪称“走在云端的公交线路”。市公交集团在这条线路上精挑细选驾驶员,使用小型车、配备下坡缓速器、安装了时速控制报警器,开通至今保证了运营安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