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拼装工艺采用后,综合管廊施工工期大大缩短。 (资料图/管廊公司提供) 率先总结出 预制拼装法施工工艺 把干线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在工厂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动用架桥机或吊车,像串冰糖葫芦一样,一段段拼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管廊。这种施工工艺名为预制拼装法,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工期只有传统现浇工艺的1/4。这种工艺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具有减少施工扰民,节约材料、节能环保与降低排放的优点。厦门在全国率先总结出了这套完善、成熟的综合管廊施工工艺,并且大规模地运用在管廊建设中。 2007年,厦门就在湖边水库片区综合管廊的施工中探索预制拼装工艺,其中490米采用了这种工艺进行施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2009年,集美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施工中开始大规模采用这种先进工艺,预制拼装施工的管廊长度达到7公里,占比达到90%。2015年,翔安南部新城综合管廊基本实现全部应用预制拼装工艺,长度达10公里。 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亚杰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厦门的预制拼装工艺不仅臻于完善,而且还形成了相关技术标准和上下游产业链,有效带动了装配式建筑业、装配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他说,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法已经形成了相关技术规范,相信对在全国推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关】 综合管廊如何可持续发展? 厦门率先试行 有偿使用 在近十年来的建设实践中,厦门在对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收费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先后出台了《厦门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综合管廊收费标准》《关于加快推进厦门综合管廊建设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的规划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综合管廊建设的制度“硬约束”。厦门在国内率先实行综合管廊企业化运营管理,于2014年4月组建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全市综合管廊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模式,逐步推动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的多元化和市场化。 厦门还率先试行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早在2013年,厦门就颁布了城市综合管廊使用费和维护费收费标准,目前已初步形成综合管廊收费定价、运营管理等有偿使用的运作模式,逐步改变了各管线单位地下空间长期无偿使用的观念,形成综合管廊建设、租用、维护等成本清晰、费用透明、管理公开的收费制度,为综合管廊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
相关阅读:
- [ 08-04]交通2号线体育中心站围挡施工 逆行压线将被抓拍严罚
- [ 08-04]厦新机场候机楼拟十月底桩基施工 2020年实现运营
- [ 08-04]地铁2号线湖滨北路段全面施工 通行情况总体良好
- [ 08-03]厦门轨道2号线体育中心站施工 湖滨北路交通运行有序
- [ 07-31]厦门地铁施工爆破作业 两站点将交通限制
- [ 07-28]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施工 多个路段将围挡
- [ 07-28]本周六起地铁多个站点将围挡施工 交通将受到影响
- [ 07-25]厦门施工挖破天马路输水管道 抢修十余小时恢复供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