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小宗】
黄氏小宗是同安石浔黄氏迁居鼓浪屿上的一个支系祠堂,建于19世纪上半叶,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闽南传统木构院落式民居之一。建筑为一进院落,原建筑南侧建有护厝。现在的黄氏小宗位于市场路66号,占地200多平方米,目前只剩下院门和正房。院门为砖木结构,条石门框上方镶嵌“黄氏小宗”石匾。正房三开间,闽南传统红砖厝式样,屋顶为高起翘的燕尾脊屋顶,铺红色板瓦。
修缮完备的黄氏小宗
1842年雅裨理和传教士甘明医生租住的民房
厦门日报讯(记者 邬秀君 黄晓波)今天的鼓浪屿往事,就从岛上一座百年的祠堂说起。
推开业已腐朽的木门,门轴因为衰老而发出的咯吱声,像断断续续的老人的咳嗽。最终,门开迎访客,一座面积并不大,古朴整洁的院落,呈现在眼前。这是坐落在鼓浪屿市场路66号的一座闽南风格的建筑,在四周林立高楼的包围下,她显得如此矮小,也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和高耸洋房的时尚、年轻相比,她就像年事已高、身材萎缩的老太太,常年静静地坐在自己的竹椅之上,静静地在那里,凝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已被世人遗忘。
这是一座被人称为“黄氏小宗”的闽南建筑,作为鼓浪屿石浔黄氏曾经的宗祠,她却有着和其他家庙宗祠的不寻常之处。这个不寻常,并不在于祠堂之上悬挂的,曾经的大总统黎元洪所题的牌匾,也并非在于她在鼓浪屿之上,因所经年岁而尊享的德高望重。事实上,这座看似悠久又很普通的宗祠院落,承载着另一番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百年前,因为一个美国牧师的到来,开启了中美文化交流的一页,而那位美国牧师来到厦门的第一站便是鼓浪屿,他所落脚和居住的地点便是这座并不宏伟的黄氏宗祠。
注:文中资料采访自鼓浪屿申遗办文史研究者,并与鼓浪屿申遗文本、《鼓浪屿文史资料》等多部文献相对照印证。
两名美国人在黄氏小宗开诊所
走进这座石浔黄氏的祖祠,一块鎏金大字的木匾悬挂于祠堂之上,书写着“松筠励节”四个大字。这是当年的大总统黎元洪为黄氏的一位寡母所题,赞扬她的高节大义。据说,这位黄氏寡母,持家有道,且深明爱国大义,慷慨捐资赈济难民。黎元洪得知黄氏祖上曾是清朝二品大员的背景,又听说了这位寡母的传奇故事后,欣然题字以示颂扬表彰。后来这块匾成为黄氏的骄傲,也就挂在了宗祠之上。
然而,那都是后来发生在民国初年的事情了。事实上,石浔黄氏的家族兴盛也并没有一帆风顺。在这座祠堂身后,一路之隔的四落大厝,曾是晚清时,石浔黄氏最为荣耀的见证。但这荣耀最终被一场入侵所阻断。正如我们在上期往事中所提,1841年,英军占领了鼓浪屿,随后便看中富庶黄氏的一片房屋。最终,黄氏被赶至内厝澳,之后,便离开了鼓浪屿,而黄氏的大片祖屋,则被英军占据作兵营所用,当时的黄氏小宗同样逃不了被占用的命运。
如果不是两名美国传教士的到来,英军占用一个晚清普通的祠堂,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义;但正是两名美国人的到来,让这座普通的宗祠变得意义非凡。这两名美国牧师便是雅裨理和甘明。早在1830年就到达广州的雅裨理,是美国第一批来华的传教士,来到广州后,雅裨理曾担任美国海员随军牧师一年,并学习了一些汉语。之后,雅裨理又去了南洋等地,在那里他又学习了一些闽南语,这也为他后来到厦门与徐继畲历史性的见面奠定了基础。
在厦门作为五口通商城市对外开放前一年的1842年,雅裨理来到了厦门,而当时他住的地方,就在英军占领的,黄氏小宗祠堂后面的五间护厝里。后来,另一位美国牧师甘明也来到了这里。
实际上,最初雅裨理和甘明的传道心愿并没法达成,英军占领的这半边鼓浪屿几乎没有居民,大部分人都搬到了内厝澳那边。而传教士对于当地居民的态度也不确定,不敢贸然接触,只能待在英军的保护范围。两位牧师当时便把黄氏小宗的房间当做一个简易的诊所来用。可以说,这是鼓浪屿上最早的西式诊所,也是美国人在中国开设的最早的医院。一段时间之后,两位美国人发现当地居民对他们并没有敌对情绪,于是,他们逐渐壮大了胆子,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岛外的世界,终于有一天,他们坐着船去了厦门岛。
为中英官员当翻译 雅裨理结识徐继畲
在雅裨理来厦一年之后的1843年11月,徐继畲被清政府任命为福建布政使、福建通商事务督办,来到厦门。
雅裨理与徐继畲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中英双方官员,商讨外国人在厦门活动范围事宜的一次会面上。雅裨理因为之前在广州及新加坡等地学了汉语,并且通晓闽南方言,便被邀请去当徐继畲与当时的英国领事纪里布的翻译。
作为一个与同时代很多官宦不同的朝廷大员,徐继畲有着对先进知识和文化渴求的心态。而雅裨理这样一个既擅长中西语言,又有丰富的地理、历史以及科学知识的传教士,尤为吸引徐继畲的关注。徐继畲第一次见到雅裨理,就问了多个地理问题,雅裨理极尽可能去回答他,并拿出一幅地图详细为他解说。这位清朝大员对西方的自然科学、人文历史以及政治经济等兴趣盎然。这是双方的第一次会晤,却开启了一个中国官员重新认识世界的大门。后来,雅裨理与徐继畲多次会面,雅裨理传递西方文明的先进知识,为后来徐继畲写《瀛寰志略》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而这本《瀛寰志略》尽管最开始被保守的封建权贵所排斥,最终却证明了其“先进思想的先驱之作”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也正是因为雅裨理的关系,徐继畲对于美国的政治历史也有所涉猎。他在《瀛寰志略》中还评价过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他是这么写的:“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段话甚至被刻在一块花岗岩石碑上,在1853年被赠送给美国政府。如今这块石碑,依旧安放在华盛顿的纪念碑旁。1998年6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北大发表演讲,他甚至特别指出,这块汉字石碑是“150年前美中两国关系沟通交往的开始”。
再把视线汇聚到鼓浪屿的这座小宗祠上,我们甚至可以推想,在雅裨理和徐继畲的多次会面中,作为虚心求教的一方,徐继畲也许会亲自前往鼓浪屿请教。只是在黄氏小宗这座不大的闽南祠堂里,他们究竟探讨了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肯定,中美文化的交流在此得以开端发轫。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