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位于仙岳路建发悦享中心的晓风书屋选购图书。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郭睿 黄晓波 图/记者 姚凡)晓风书屋,这家一度在厦门只剩下一家大学路店的全国知名书店,上周末有大动作:位于岛内商圈的悦享中心店和改造后的大学路店同时开业。两家“新晓风”同时亮相,不仅标示着晓风在厦门市场上的强势回归,也给正从低谷走出的厦门民营书店业,再注入一针强心剂。
晓风书屋的此番回归,被业界视为“水到渠成”。厦门实体书店市场的回暖,从去年就开始释放越来越强烈的信号——全市第一家24小时书店开业,SM商圈引入连锁书店品牌,厦大校园内一家新书店投入试运营,都成为现象级事件。也正是在去年初,《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来自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同书店业自身在市场中的转型探索形成合力,为厦门民营实体书店的发展拓开了破局之路。
遭遇“寒冬”
民营实体书店 一度陷关店潮
1993年,自漳州起步的晓风书屋第一次来到厦门,在厦大一条街上开店。从那时起,晓风书屋成了厦门人的精神家园。鼓浪屿、中山路、SM商圈……2000年前后,鼎盛时的晓风书屋,一度在厦门拥有7家店并成立分公司。那也是公认的厦门书店业黄金时代,全市书店数量最多时达到400家。其时风头正盛的还有大家熟知的光合作用书房,2003年,成立8年的这家书店在厦门已拥有12家门店,并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分店。
但在2005年,它们都被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危机。“收入越来越少,一些店开始大幅亏损。”晓风书屋总经理许星说,房租、人工成本和电商冲击成为鲠住晓风咽喉的“三根刺”。2006年,晓风书屋位于中山路的分店落下铁闸门。关店的多米诺骨牌自此推倒,至2015年初,晓风书屋在厦门仅剩大学路上的一家门店。
此间,厦门书店业的“寒冬”一次次蔓延到大众视野,尤其是行业标杆——光合作用书房在2011年的倒下,更是引发全国范围的关注。2014年,全市实体书店锐减至265家,数量不到十几年前的七成。
悦享中心的晓风书屋提供盆栽供读者选购。
迎来复苏
政府扶持政策 催动市场回暖
事实上,去年晓风书屋在厦门仅存的大学路店也一度难以为继。许星在是否关门的问题上纠结了很久。就在他以为书店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厦门市出台的一项新政拉了他一把。
2014年底,由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联合制定的《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出台,主要针对民营实体书店面临的两大“命门”——资金和场地,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许星从厦门市里拿到8万多元,盘活了大学路这家晓风,也给晓风在厦门留住了根。不仅晓风,去年共有22家书店拿到了扶持资金,累计173万元。市文广新局表示,今年政府扶持的书店数量会比去年更多。
业内认为,厦门书店业的冷暖交替也是从2014年底到2015年初开始的——这恰与厦门市出台扶持政策的时间相契合。对一些小型书店而言,几万元的资金就能马上将它盘活,比如位于海沧的书香阳光书店,还有厦大附近的海疆学术书店,都因此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据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厦门图书销售额是6.2亿元,到去年增加到了7.2亿元。这意味着厦门人全年多买了300多万册书,几乎是每人增一本。而全市实体书店的数量,2014年是265家,2015年则是305家,增加了40家。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理事长申显扬说,从全国的行业环境来看,厦门实现了明显的逆势增长。
为读者提供免费阅读的舒适场所。
晓风书屋的网吧。
破局之路
向多元化转型 找新的赢利点
政策环境带给民营实体书店喘息的机会,但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里放长线,从业者仍需“破局”。
早在初遇行业寒冬时,晓风书屋就试过改变。2003年,厦大漳州校区启用时,他们也开了过去,并尝试以书店加书吧的模式来经营,但由于书吧未收费,很快就因入不敷出关了门。从业者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寻求新的赢利点是关键。为此,民营书店开始多元化的破局之路。比如,连锁书店品牌西西弗通过与大型购物中心合作,实现全国扩张,年营业额高达1.5亿元,它的底气是合作商圈提供的低廉店租。芸台书舍更是直接从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拿到免费场地。去年,这两家书店在厦开业,让书店业者更清晰地看到实体书店与综合商圈结合的巨大可能。
和这些书店相比,晓风书屋的破局之路走得更为“书生气”。去年,厦大时光书店原东家租期到了,学校开始重新对外招标,邀请晓风书屋参与。这一次,许星选择了和志同道合的人“众筹”。他在厦大找到几位热爱书店的创业青年,携手组成团队竞标,最终有了晓风书屋不止书店。此次两家新店开业,许星开始试水储值卡。“读者可在卡里预存资金,我们给予相应折扣。”许星说,这些预存的钱会用来维持书店的日常运转。从某种意义上讲,许星的“众筹”,就是把书店交给读者。
亲子阅读成为书店的一道风景。
未来可期
厦门人热爱阅读 文化是重要需求
书店的破局之路各异,但转型后的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复合式经营。
新装后的大学路晓风书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坐下来看书。新店还丰富了经营类别,文创产品货架和销售饮品的吧台,成了标配。位于悦享中心的晓风书屋,则呈现出一种更加“颠覆”的经营模式,坐落于市中心商圈的区位特点,让这家店更趋向于打造成复合式文化空间,集图书与文创产品销售、咖啡休闲于一体,甚至引入连锁网吧。“所谓出版,核心是内容,纸张只是其中一种载体,所以将来的书店业或许会以复合型书店为主。”近期刚在鼓浪屿开业的虫洞书店总经理苏晓东说,虫洞同样有望成为一个内容出品、文创衍生、人文现场的综合平台。
民营实体书店复合式经营思路的背后,除了基本的盈利诉求,和厦门这座城市的文艺气质也密不可分。尽管民营实体书店在厦门几经起落,但厦门人对阅读的钟爱一直都没改变——统计显示,厦门的人均购书量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二,高于北上广,仅次于深圳。对很多厦门人来说,书店远不只是一个买书的场所,而是构成一种人文化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正是这种城市文化生活中的主流需求,为民营书店的复合式经营转型提供了市场基础。
【数字】
7.2亿元
2014年厦门图书销售额为6.2亿元,2015年增加到7.2亿元。这意味着厦门人全年多买了300多万册书,几乎是每人增加一本。
305家
全市实体书店的数量,2014年是265家,2015年则是305家,增加了40家。
【链接】
本报长期关注 助力书店发展
本报《文化周刊》独家推出厦门书店“手绘地图”
2011年,风靡厦门的光合作用书房突然关门,本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揭开民营实体书店遭遇的困境。此后,本报长期关注民营实体书店在厦的生存状态,先后刊发了我市迎来首家24小时书店、民营书店重回中心商圈等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去年初,本报率先公布我市对民营实体书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
今年5月8日,本报《文化周刊》特别制作独家“手绘地图”,不仅标注厦门各家书店的地理坐标,还挖掘了每家书店的特色,成为读者在厦访好店、寻好书的“独门秘籍”。
【记者手记】
时代浪潮里的书店
记者郭睿
伴随民营实体书店回归之路的还有一种声音——书店已不再是书店。披着情怀外衣的人们“哭喊”着——书店不能和商业有牵连。可是,就像我们越来越依赖微信,越来越习惯手机支付,我们阻挡不了世界的改变,书店也要跟随世界变化调整自己的脚步。它也是时代浪潮里的你我他。
今天我们谈论网络电商对实体书店的冲击,但随着科技发展,明天不知又会有什么新发明挑战书店的命运。谷歌就在今年发布了融入VR技术的新型电子书,它带来的不是文字,而是身临书境的幻象,是另一种更为新鲜的阅读体验。数字时代的浪潮总会一波一波前来,书店业未来还可能一次次面临挑战。我们可以坚持对传统书店的热爱,但我们没必要拒绝书店的顺势成长。一如我们都经历过的某些瞬间:在一片黑暗中开灯,眼前亮了。我们为光的出现心生雀跃。至于灯泡、灯丝什么样,就没那么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