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打算在厦门开餐饮店,首先要看看是否在餐饮店禁设区域内 (资料图)
东南网6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文 常海军/图)今后,如果你打算在厦门开一家餐饮店,那么,你首先要看看是否闯入“禁区”,否则,你就可能白忙活一场。
昨日,厦门市环保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厦门市第一批餐饮业禁设区域清单。首批清单涉及岛内15个街道,共825个路段、节点。在公布的路段、节点内,禁止新设可能产生油烟、噪声污染的餐饮业项目。
6月中旬至6月底,市环保局还将分两批公布涉及岛内外六区的详细禁设区域清单。对于清单明细,市民可登录市环保局门户网站进行查询。
油烟多烦人?已成市民投诉“大户”
餐饮油烟不仅是清新空气的杀手,同时也是个恼人的家伙。市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导报记者,厦门餐饮油烟、噪音的投诉也比较多。12369环保热线收到的问题投诉中,与餐饮店有关的投诉占比较高。
以思明区为例,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思明区有7000多家餐饮店。尤其是老街区,更是餐饮店的“集中营”,比如中山路。
餐饮油烟、噪音投诉,在思明环保分局所收到的环保事件投诉中,占比70%左右。也就是说,餐饮油烟、噪音,已经成为思明环保投诉“大户”。类似的问题,在湖里区也存在。
从区域来看,餐饮较为集中的老街区是投诉“热区”,新增小区的投诉相对少些。
“禁区”如何界定?5类情况禁止新设餐饮项目
餐饮油烟、噪音污染,一直是环保等部门整治的重点。那么,哪些区域禁止新设可能产生油烟、噪音污染的餐饮业项目?
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一共有5类区域被列为“禁区”,这5类区域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禁止新设可能产生油烟、噪声污染的餐饮业项目。
5类区域分别是:(一)住宅楼;(二)距离住宅楼10米以内的建筑物;(三)未设餐饮业专用烟道的建筑物;(四)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住综合楼楼层;(五)市人民政府明令禁止设立餐饮业的其他地点。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住宅楼,是指纯住宅楼。同时,也不是所有的餐饮店都不能出现在“禁区”,只有可能产生油烟、噪音污染的餐饮店才被禁止。比如,你想开一家冷饮店,冷饮店没有油烟污染,也不会产生噪音,那么就可以新设。
首批有多少“禁区”?15个街道,825个路段、节点入选
昨日,市环保局公布的厦门首批餐饮业禁设区域清单,就是以这五大类为依据。
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市环保组织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全市范围内所有商住楼、住宅楼、宾馆酒店等,确定了《厦门市餐饮业禁设区域清单》(第一批)。
第一批清单,包括了思明、湖里两区15个街道,共825个路段、节点。
导报记者从公布的清单上看到,这些清单制作非常精细。比如,中华街道就有34个路段、节点,具体到中山路332号、360号,镇海路39号、58号等。
而从街道来看,思明的梧村街道、嘉莲街道、开元街道,湖里的湖里街道、江头街道都是“禁区”较多的地方。从路段来看,厦禾路、禾祥东路、龙虎山路等都是“禁区”较多的路段。
市民如何查询?登录市环保局门户网站可查
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6月中旬至6月底,市环保局还将分两批公布涉及厦门6个区的详细清单。
对于想要开餐饮店的市民而言,就要注意了。你餐饮店的选址,如果在“禁区”内,那么,就可能过不了关,开不了店。所以,提前知道“禁区”分布很重要。
市民朋友可通过网络、报纸等各媒体了解具体信息。同时,也可以登录市环保局门户网站进行查询。
除此之外,“清单”也不是一成不变。据介绍,《厦门市餐饮业禁设区域清单》将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梳理情况,分期、分批逐步公布。同时,由环保部门根据法定禁设依据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对于违反《厦门市餐饮业禁设区域清单》、禁设区域内新增的餐饮业,将由行政执法部门处理。
“禁区”内现有餐饮怎么管?存在油烟、噪音污染将逐步清退
对于“禁区”内已经存在的餐饮店如何监管?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
昨日,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餐饮店,相关部门将制定整治方案,加大监管。如果餐饮店存在油烟、噪音污染,那么,相关部门就会对这部分餐饮店进行清退。
最终,只有符合环保标准,不会产生油烟、噪音污染的餐饮店,才能够在已经公布的餐饮业禁设区域内继续经营。
相关部门对于出现在《厦门市餐饮业禁设区域清单》的区域,将进行重点监管,确保少出现油烟、噪音扰民事件。
市民有话说
凌晨两点 小区却像菜市场
每年入夏,都是餐饮店油烟、噪音扰民的高发期。近日,导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啤酒季”的到来,厦门很多大排档也开始通宵营业,油烟和噪音成了市民的一块心病。
阿伯被吵到失眠
湖明小学附近,分布着不少大排档,这些大排档都在居民楼下。一到夜晚,大排档就将桌椅搬到人行道上,食客三三两两地过来,很快就让湖明小学一带分贝陡增。
家住附近的张阿伯昨日告诉导报记者,凌晨三四点的时候,这些大排档生意都很不错。“过来喝酒的年轻人,喝多了,有吵架的,有划拳的,分贝很高,刚搬到这里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失眠,夏天的晚上几乎天天都这样。”张阿伯说。“不过,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但是如果家里有孩子要读书,那么,情况就不同了,会影响孩子读书。”张阿伯说,“油烟问题也存在。”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公布的第一批“禁区”里面,湖明路有不少区域被列入。
小区如菜市场
同样被噪音、油烟困扰的还有岳阳小区的居民。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岳阳小区里面,经营着数家大排档,这些大排档紧挨着居民楼。
市民胡小姐告诉导报记者,夏天到来后,岳阳小区就“不得安宁”。“每天夜深之后,小区内的大排档就沸腾起来,有一次,还有人摔酒瓶子,真是吓死人。”胡小姐说,凌晨两点的岳阳小区内,就像是一个菜市场。
“相关部门大力打击扰民的餐饮店,希望别让藏在小区内的餐饮店成了漏网之鱼。”胡小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