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称,海沧大桥红绿灯启用后事故比降50%
部分市民表示,“过桥容易上桥难”需引起重视
昨日晚高峰时的海沧大桥。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吴海奎)昨日上午,市交警支队召开新闻通气会称,自3月21日启用匝道信号灯控制以来,海沧大桥进岛方向的通行能力同比上升约15%,交通事故量同比下降50%以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问题的加剧。
不过记者走访观察发现,市民反映的“上桥难”问题,仍需要下力气解决。
会上还透露,路桥公司38个监控视频目前已接入公安系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为高清探头后,将实现交通事故远程处理。自3月26日至4月20日,交警部门通过监控提前发现海沧大桥警情26起,占桥上所有警情的10%。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清监控改造完成后,将实现交通事故远程处理;同时监控也将加密,以提高视频监控覆盖面。
数据>>
通行能力提升约15% 早晚高峰车速提高16%
据统计,海沧大桥主桥平均单车道流量基本维持在1200至1350辆次/小时区间,处于最佳通行阈值,通行能力同比上升约15%——据测算,早晚高峰平均车速稳定于46.5公里/小时,同比上升约16%;高峰时间段平均缩短25分钟以上。主桥交通事故逐步下降,与匝道交汇处几乎没有发生交通事故。在4月多数日子降雨的不利影响下,信号调控时段进岛方向日均发生1.6起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以上。特别是4月18日配时方案调整前后,全桥双向全天交通事故起数从18日前一周的42起下降至18日后一周的25起,极少发生因匝道交通事故导致的拥堵。
关注>>
本报报道成重要参考 警方三次调整信号配时
3月21日起,交警部门在海沧大桥进岛方向匝道设置两处信号灯,位于马青路上桥匝道处和滨湖路上桥匝道处。新措施实施后,本报记者先后多次实地体验发现,海沧大桥出现桥面通畅、地面拥堵的“新情况”,并把市民和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交警部门。在昨日的通气会上,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媒体的报道和市民的建议成为交警部门出台海沧大桥交通改善措施的重要参考。
3月21日以来,交警部门针对高峰期大桥主桥与匝道的流量变化特征,先后三次调整信号配时,并通过支队大数据平台印证和优化配时方案,均衡大桥与地面生活区的交通压力。
另悉,4月份交警部门在海沧大桥共流动查处道路交通违法1441起。
市民声音>>
上桥比以前更困难了
家住海沧生活区、在岛内上班的市民张先生说,自从在匝道设置了红绿灯以后,每天早上,他从滨湖路上海沧大桥之前,在地面都要堵上十几分钟,车子慢挪,要等四五次红绿灯才能上桥,“一旦上桥后,桥面确实比较顺畅,很快就通过了,但上桥比以前更困难了,路上花费的时间,没有得到明显的缩短。”而在新阳工业区上班的马先生也反映说,他下班回岛内,排队上桥的车子经常排到新阳隧道内。不少居住在海沧的市民在记者走访中都表示,“过桥容易上桥难”的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优化解决。
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流量检测设备更精细化地实时调整信号配时。
最新动态>>
大型施救车已到位
目前,海沧大桥配备了大小施救车辆各一部,其中大型25吨的新型施救车已配备到位,有专业施救人员3名,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提升了施救排除障碍车辆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