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达天桥效果图。
厦门晚报讯 (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李如松)同安区第一座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天桥——“必达天桥”即将开建,这也是同安区首座环形景观天桥,今后将成为同安一道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昨日,记者从项目业主单位同安区建设局获悉,位于环城西路与同莲路交叉路口(祥平街道凤岗路口)的环形“必达天桥”,整体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预计下半年将动工建设,总投资约2000万元。2016年厦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同安区有两个,除了卢戆章公园项目外,另一个项目就是“必达天桥”。
“必达天桥”是同安第一座环形天桥,主桥采用钢箱梁结构,环形主桥中心半径约37.7米,主桥全长约237米,面积约1280.8平方米。环形天桥预留两座引桥,一座为BRT枢纽站引桥,长度约69米,另一座是乐海广场引桥,长65.5米,实现必达天桥与BRT枢纽站、乐海广场的无缝衔接。此外,还配套了4个垂直电梯,方便老人和残疾人上桥。
可以预见的是,环形天桥的投用,将大大方便周边第二外国语学校、祥平中心小学等学校的数千名学生和市民的安全出行,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凤岗路口的交通拥堵状况。
“必达天桥”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同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协调推进项目,不少热心市民建言献策。为何拟命名为“必达天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环形天桥名称创意取自同安历史名人吴必达,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天桥,这在厦门并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是,“必达”之名与环形天桥的交通功能十分契合。按照设计方案,今后必达环形景观天桥不仅有丰富的垂直绿化,还将设置同安历史名人吴必达的人文展示窗口,使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相得益彰。
【链接】
“有千年潭子尾叶,无百年吴提督”
吴必达,同安人,清朝福建水师提督。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同安吴必达故居保存完好,俗称“提督衙”或“吴提督府”,今已被列为同安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
吴必达故居至今流传着一段佳话。《同安文史资料》记载:吴必达故居原由四落大厝和三落护厝组成建筑群,现存主体故居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前、中、后落大厝均为三进三开间,燕尾式硬山布瓦顶。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古代建筑多讲究对称,可是官至水师提督的吴必达,他的故居右侧护厝却比左侧护厝窄了几米,只因故居右侧和护厝间留足了巷子的宽度。
记者在颜立水上世纪80年代主编的《同安民间故事》了解到,身居高位的吴必达处处与人为善,他在修房子时,原本已有设计图纸,并开始施工,叶姓邻居找他商量,希望巷子能留宽些,方便出入。吴必达一口答应,并叫工人将巷子留宽到轿子也能横着走的程度。后来此事传开,同安民间流传着“有千年潭子尾叶,无百年吴提督”的俚语。颜立水解释,其中“潭子尾”是同安地名,叶即叶氏宗亲,形容难得一遇好邻居,劝人“以和为贵”。
《同安文物大观》记载:吴必达为官三十余载,革除陋习,整饬营伍,以廉洁著称,军民无不悦服。他官品不高,但皇帝赐匾,丞相赠联,可见其当时地位之显赫。他任广东提督时,对南海防务极为重视,曾命水师巡防东沙、西沙、南沙诸群岛并记录岛礁水道,为我国维护西沙群岛主权留下宝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