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已种植红树林40多公顷,还将种30公顷。刘东华摄
厦门海域出现白海豚的频率更高了。资料图
厦门晚报讯(记者 吴笛)厦门红树林面积正呈逐年增长趋势,去年种植40多公顷,未来还将增加30公顷。昨日,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了《2015年厦门市海洋环境公报》,指出厦门去年的海洋生态环境继续保持稳定态势。
具体说来,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大嶝海域属于清洁海域,东部和南部海域属于较清洁海域。9个主要海水浴场的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游泳适宜度最好的是太阳湾海水浴场。
去年,有更多的白海豚光临厦门海域。5个中华白海豚观测点共发现中华白海豚796头次,比2014年多了100多头次。
此外,去年厦门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基本与往年持平,但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据悉,厦门有183个排污口,有42个不需要截流,127个排污口已截流。
【详细解读】
红树林
已种植40多公顷,还将种植30公顷
去年,厦门完成了海岸带及湿地公园引种中心建设。据悉,该工程的养护期为5年,目前有40多公顷红树林,是厦门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区域,预计再种植红树林30公顷。届时,该湿地公园将成为厦门红树林的规模种植区。湿地公园引种中心将成为红树林的引种育种基地,未来考虑形成红树林保护的科普中心。
厦门去年还开展了集岛屿生态修复、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海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对火烧屿和大兔屿进行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火烧屿保护与开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大兔屿保护与开发利用面积约为9.33万平方米,两座岛屿分别开建码头,含陆岛交通码头工程、内湖清淤工程、海堤修复及护岸加固、景观工程等。
红树林素有海上生态“守护神”之称,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其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白海豚
全年出现近300次,出没规律可循
2015年,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厦门湾海域设了火烧屿、五缘湾、浯屿、小嶝岛和海门岛等5个中华白海豚定点观测点。据不完全统计,各观测点全年共发现中华白海豚297次796头次。
据介绍,白海豚在厦门海域出没有规律。冬春季节,白海豚出现在同安湾、西海域等厦门湾内的较多;夏秋季节,出现的海域比较靠外。白海豚每天出现的时间也有规律,它们一般会随着涨潮追随鱼群进入内湾,不过退潮时在港区也可能看到它们。五缘湾外口和西港的鸡屿、猴屿、大屿、火烧屿附近海域,都是白海豚常见的区域。据悉,去年五缘湾观测点共观测到白海豚26次54头次,并且每个月都有观测到,其中最多的月份是1月的18头次。
近年来,市民看到的白海豚数量增多了,其实相关部门背后下了“大功夫”。首先,厦门建立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制定了总体规划,建设和管理都有规范。水质监测、人工繁育等科学研究为制定合理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其次,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种植红树林、修复沙滩等措施让白海豚的饵料资源更有保障。海域养殖清退、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高集海堤开口等也都让白海豚的生存环境逐步得到修复。保护区内的执法力度也加强了,白海豚的威胁就少了。此外,进学区、进社区、进景区、进渔区的“进四区”科普宣教活动提高了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提升了市民保护白海豚的热情。
【小贴士】
哪些观测点较可能看到白海豚?
●火烧屿
去年发现头数最多的观测点,共计89次351头次
4月和5月出现最多,4月90多头次,5月60多头次
●浯屿
去年发现次数最多的观测点,126次
【相关新闻】
自贸片区项目若环境违法
建设方将被列入“黑名单”
在恢复至“环保守信”名单前将被取消优惠政策
厦门晚报讯(记者 谢雨真 通讯员 黄凯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将会被列入“黑名单”,并取消已享受的优惠政策,即使投资或注册新企业,也会受到限制。昨日,记者了解到,市环保局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联合印发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先行在自贸片区内试行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包括建立环评审批事中事后信用评价机制,设置企业环境违法“黑名单”。
据悉,自建设项目开工至结束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或个人被列入“黑名单”起满两年,未再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可调整为“异常名录”;列入“异常名录”的,1年内未再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可调整为“环保守信”。凡被列入“黑名单”的建设单位或个人,由市环保局实时通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纳入厦门市信用评价平台,取消该单位或个人在厦门自贸片区内享受的所有优惠政策,禁止该单位或个人在厦门市内新注册企业或扩大投资,直至该单位或个人恢复至“环保守信”名单后,有关惩戒才能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