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 红树林 已种植40多公顷,还将种植30公顷 去年,厦门完成了海岸带及湿地公园引种中心建设。据悉,该工程的养护期为5年,目前有40多公顷红树林,是厦门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区域,预计再种植红树林30公顷。届时,该湿地公园将成为厦门红树林的规模种植区。湿地公园引种中心将成为红树林的引种育种基地,未来考虑形成红树林保护的科普中心。 厦门去年还开展了集岛屿生态修复、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海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对火烧屿和大兔屿进行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火烧屿保护与开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大兔屿保护与开发利用面积约为9.33万平方米,两座岛屿分别开建码头,含陆岛交通码头工程、内湖清淤工程、海堤修复及护岸加固、景观工程等。 红树林素有海上生态“守护神”之称,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其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白海豚 全年出现近300次,出没规律可循 2015年,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厦门湾海域设了火烧屿、五缘湾、浯屿、小嶝岛和海门岛等5个中华白海豚定点观测点。据不完全统计,各观测点全年共发现中华白海豚297次796头次。 据介绍,白海豚在厦门海域出没有规律。冬春季节,白海豚出现在同安湾、西海域等厦门湾内的较多;夏秋季节,出现的海域比较靠外。白海豚每天出现的时间也有规律,它们一般会随着涨潮追随鱼群进入内湾,不过退潮时在港区也可能看到它们。五缘湾外口和西港的鸡屿、猴屿、大屿、火烧屿附近海域,都是白海豚常见的区域。据悉,去年五缘湾观测点共观测到白海豚26次54头次,并且每个月都有观测到,其中最多的月份是1月的18头次。 近年来,市民看到的白海豚数量增多了,其实相关部门背后下了“大功夫”。首先,厦门建立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制定了总体规划,建设和管理都有规范。水质监测、人工繁育等科学研究为制定合理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其次,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种植红树林、修复沙滩等措施让白海豚的饵料资源更有保障。海域养殖清退、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高集海堤开口等也都让白海豚的生存环境逐步得到修复。保护区内的执法力度也加强了,白海豚的威胁就少了。此外,进学区、进社区、进景区、进渔区的“进四区”科普宣教活动提高了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提升了市民保护白海豚的热情。 【小贴士】 哪些观测点较可能看到白海豚? ●火烧屿 去年发现头数最多的观测点,共计89次351头次 4月和5月出现最多,4月90多头次,5月60多头次 ●浯屿 去年发现次数最多的观测点,126次 【相关新闻】 自贸片区项目若环境违法 建设方将被列入“黑名单” 在恢复至“环保守信”名单前将被取消优惠政策 厦门晚报讯(记者 谢雨真 通讯员 黄凯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将会被列入“黑名单”,并取消已享受的优惠政策,即使投资或注册新企业,也会受到限制。昨日,记者了解到,市环保局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联合印发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先行在自贸片区内试行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包括建立环评审批事中事后信用评价机制,设置企业环境违法“黑名单”。 据悉,自建设项目开工至结束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或个人被列入“黑名单”起满两年,未再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可调整为“异常名录”;列入“异常名录”的,1年内未再发生环境违法行为,可调整为“环保守信”。凡被列入“黑名单”的建设单位或个人,由市环保局实时通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纳入厦门市信用评价平台,取消该单位或个人在厦门自贸片区内享受的所有优惠政策,禁止该单位或个人在厦门市内新注册企业或扩大投资,直至该单位或个人恢复至“环保守信”名单后,有关惩戒才能解除。 |
相关阅读:
- [ 04-12]厦门发布2015年海洋环境状况 海水浴场太阳湾独优
- [ 03-18]厦门将开展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 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
- [ 02-01]福建省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我们爱海洋”歌曲
- [ 01-28]2016福建海洋“蓝剑”联合执法行动启动
- [ 12-17]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下足功夫 沙滩修复经验将走出国门
- [ 12-13]厦门将设立海洋产业创投基金 省市财政出资5000万
- [ 12-05]中日双方将在厦门举行第四轮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
- [ 11-07]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学设备开放共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