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长孙陈立人与“小族亲”合影 孙东川(暨南大学教授): 集美,极美,城如其名 在软件园三期,一栋栋写字楼错落有致,依托软件园三期的空间载体,集美软件信息服务业正在茁壮成长。高大上的硬件设施,也让嘉宾们啧啧称赞。 “我1983年到过集美,现在再看看集美,真的感叹这座城市变化太大太大。”来自暨南大学的教授孙东川说,“集美这城区,名字取得好,集美,极美,城如其名。” “嘉庚先生应该感到欣慰,嘉庚先生让集美这个渔村变成了学村,依托这个学村,集美又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孙东川说。 “一路走来,我感觉,在集美,嘉庚元素无处不在,‘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比比皆是,这也是很好地宣扬嘉庚精神。”孙东川还建议,集美要保护更多的老式建筑。 圆桌论坛 海内外嘉宾热议“嘉庚风 ” 在8日下午举行的圆桌论坛上,14位海内外嘉宾围绕如何弘扬嘉庚精神,扩大海内外华人交流、拓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内容展开了一场讨论。 张国祚(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嘉庚精神本身就是软实力,软实力就是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讲两个观点,一是嘉庚精神是历史造就的,二是时代呼唤嘉庚精神。 叶宋曼瑛(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奥克兰大学教授): 我认为嘉庚先生精神可以推广到海外,我做新西兰华人研究有40多年,发现当地不少的华人也是很推崇嘉庚先生的精神,推行教育,也推行报刊。 陈友信(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副总会长、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会联合会主席): 陈嘉庚很重视讲真实的话、务实的话,他不唱高调。所以办教育,要培养人的性格,教育是建国之本。还有,我们要从“侨”到“桥”,海外华侨要以嘉庚精神为“桥梁”,通过研究嘉庚精神了解祖国、了解家乡。 南治国(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 现在世界变了,时代也变了,但嘉庚精神没有变。在新的时代,我们怎样把陈嘉庚这面民族旗帜扛下去,继续飘扬下去,这是我们嘉庚论坛今后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华人文化和教育未来走向不管是怎样的,他的根一定在中国大陆。 李珍(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研究员): 嘉庚精神成为可以穿越时空的,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食粮,能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新的成分,而且能够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任贵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研究员): 嘉庚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宝库。我觉得不同领域的人,不同职业,甚至不同的社会地位,每个人都可以从嘉庚精神学到自己深刻的为人处世道理。 |
相关阅读:
- [ 01-28]解读2015年集美政府工作报告:"人文集美"初步成形
- [ 04-11]集美嘉庚家训大讲堂启动 成为弘扬嘉庚精神新阵地
- [ 04-11]首届嘉庚论坛闭幕 专家学者为弘扬嘉庚精神建言献策
- [ 04-10]嘉庚家训大讲堂在嘉庚故里举办 家训故事赢得掌声
- [ 04-09]嘉庚颂诗文诵读会昨上演 生动展示陈嘉庚光辉一生
- [ 04-09]首届嘉庚论坛昨日在厦召开 200多名中外嘉宾出席
- [ 04-09]200位海内外嘉宾共话嘉庚精神 嘉庚精神是文化软实力标杆
- [ 04-09]首届嘉庚论坛今日集美举办 侨界代表汇聚嘉庚故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