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俗活动 激发传统民间信仰
2016-04-10 10:44:22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街活动 集美孙厝惠应大师信俗 两位先贤 曾携手修缮 集美文史资料中登载:“说起厦门本土的神祇,不能不说到真异大师孙应。作为岛内外孙姓祖佛,不仅禾山五通村、高林村、集美孙厝村和同安的梧侣村、后宅村、柑岭村、汀溪奎武岫及安溪泰湖岩,就连金门的湖井头祖师公庙也供奉着真异大师”。 孙应是南宋孙厝人,他在厦门的祖庙,位于孙厝村乐安南里128号,也就是云龙岩庙。孙应是何许人?史料是这么介绍他的:“少小聪颖,即异侪辈,不茹荤、不受室,长大后皈依佛教,寻师访道,至安溪县长坑大众山创立泰湖岩禅寺,弘法授徒说谒,为周边民众治病,解民众之疾苦,进京为宋太后治愈顽疾,赐爵不受,皇帝敕封“真异大师”,明皇又追赐“惠应大师”;九十七高寿升化,香火返回故里孙厝云龙岩,又由云龙岩薪传同安、厦门、金门、台湾、东南亚各国,善信众多,香火鼎盛。” 说起云龙岩的历史,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和孙炳炎先生。他们与云龙岩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上世纪两次携手修缮和重建,让人记忆犹新而传为佳话。 “陈嘉庚的母亲是孙厝人,孙应祖师的药方曾为陈母治愈疾病,嘉庚先生对孙应祖师的灵圣深信不疑。”孙厝云龙岩管理会主任孙永吉说,始建于明初的云龙岩,数百年间都有修葺。1927年,岩庙经历沧桑破损不堪,急需修缮时民生竭蹶,资金一时难于筹措,嘉庚先生听闻后,慷慨解囊,从新加坡汇来巨资,委托孙厝其表亲孙老本主持“云龙岩”修建工程,终不负众望,得以修复一新。 1956年,岩庙结构风化腐蛀,必须重建。孙永吉说,当年,适逢孙厝乡贤、旅居新加坡的爱国侨领孙炳炎进京参加国庆后回乡省亲,目睹其状,带头捐资,家乡侨群乡贤,纷纷解囊,为祖岩重建添砖加瓦。“这个修缮工程颇具规模,并委托当时已回国定居集美的嘉庚先生做监理,他常常临场督察巡视。在当时原材料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嘉庚先生指令其侄儿陈仁杰承办,工程如期竣工。” 如今的“云龙岩”,展现了浓郁的嘉庚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蔚为壮观。孙永吉向记者细数着庙宇里的瑰宝——“剪瓷雕”、“檐山顶”、“燕尾脊”、楹联墨宝、石雕木刻、前庭门柱处的双石狮,前殿的一对古拙雕龙石柱和拱樑上的两对狮、象木垫斗,庙中的透雕八仙蟠龙青石柱等等。 “惠应大师信仰文化中所隐含的思想,特别是护国佑民、甘于奉献、不求回报,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孙永吉说,孙厝人在惠应大师的熏陶下,民风质朴,勤劳勇敢,乐善好施,甘于奉献。 【记者手记】 提炼精华 加以弘扬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冬)采访的这四座宫庙,常年香火鼎盛。如果遇到特殊日子,八方信众纷纷组团前来请香,宫内外那是人山人海。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从古至今,这些神祇的故事在流传,信仰在延续,信众在一跪一叩首间,进行自我反省或是接受精神洗礼。慈悲、感恩,在这样的仪式中灌输给每一位信众,又经他们传播得更远。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老人还是儿童之中,信俗文化都具有影响力。我们应该做的,是从中凝练提取出最精华的部分,加以弘扬。尤其是在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发扬好民间信俗文化,更应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
|
相关阅读:
- [02-23] 厦门注重本地文化传承 两大元宵民俗长盛不衰
- [02-21] 两岸千余民俗人士齐聚厦门 办文化节弘扬慈济文化
- [02-22] 厦门:湖里荟萃两岸民俗文化 开启元宵欢乐派对
- [02-24] 厦门“装瓯”民俗犹在 制作技艺“偷懒”有新形式
- [02-26] 民俗与宫庙:城镇化道路上难以割舍的“乡愁”
- [04-07] 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明开锣 赏民俗逛旅游集市
- [02-22] 厦门:湖里荟萃两岸民俗文化 开启元宵欢乐派对
- [02-22] 厦门光明志愿者陪游客闹元宵 感受元宵民俗文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