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一座城市“美丽实践”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施纪实

2016-04-08 11:19:31汪金铭 廖慧娟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美丽厦门在四月掀起了新一波的引力潮。

厦门日报讯(记者汪金铭 廖慧娟 蓝碧霞 王元晖)4月6日,北京,中国美术馆的一场大型画展引起轰动。一幅幅风格各异呈现美丽厦门的画作,吸引大批京城观众前来观展,流连忘返。《鹭海春晓图》以其宏大气势呈现出厦门的美丽全貌,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现场合影场景。这场由百名画家共同绘就的美丽厦门佳作首次晋京展出,就惊艳了首都。

不管是否到过厦门,观展的许多艺术家、观众表示,对这片美丽的土地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而行走在四月的鹭岛,正在开展“深化改革看厦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20多家中央、省驻厦媒体和市属媒体的记者们对厦门的“美丽”,则有更深刻的体会。

一大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首创、标杆意义的举措做法在这里诞生,一个个可以复制的全国全省范例样本在这里成型。连日来,他们走进市行政服务中心,感受“多规合一”带来的便捷;进驻厦门自贸片区,了解机制体制的创新;奔赴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体验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岸青年合作平台的运作……

随着采访的深入,他们眼中、笔下的这片土地不仅拥有碧海蓝天,生长着繁花绿意,更是展示中国梦的美丽城市样本,高站位地统筹规划,有序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在创新中讲究协调,在开放中力求共享,从而让城市的居民生活更美好,更具幸福感。

“厦门就像一首歌”,两岸青年轻轻拨动琴弦,用最优美的音符深情吟诵。

“厦门真水”,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人们努力模仿着闽南腔,对这个充满“灵动、活力、包容”的海滨城市表达由衷赞美。

“美丽厦门”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在全国叫响。而真正让她的美丽内涵得到深层次提升,让“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得益于三年前一个战略规划的出台。

今天,厦门正在举行“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总结提升专家研讨会,对《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施三年的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征求专家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战略规划,推动美丽厦门建设的升级。

日前本报派出记者深入美丽厦门建设的各领域,开展调查走访,力图真实客观呈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施三年来的生动实践,解读美丽厦门究竟“美”在哪里,是如何“缔造”出来的。为时下正努力破解诸多城市病,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中国城市,探寻发现美丽厦门的借鉴价值。

战略规划

统筹城市转型发展

厦门,这个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山无高下皆流水,树不秋冬尽放花”的海上花园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之美。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排头兵”,经过30多年的努力,厦门已从昔日的海防前线小城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现代滨海城市。

但当全国改革进入深水期,发展遭遇攻坚战的时期,厦门也面对着转型升级新一轮发展的新挑战。

三年前的厦门,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的节点。当时,国际国内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厦门,所感受的压力更大,遭遇的挑战更严峻:政策优势的减弱,腹地有限的窘迫,区域经济的挤压,调结构转方式的阵痛,城市规划发展的困扰,岛内外发展的不平衡,生态保护的脆弱……旧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的增长动力却尚未形成。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厦门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厦门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各项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厦门发展的重要指示,破解厦门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经过认真的审视和思考,市委市政府于当年5月正式启动编制《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多次强调:建设美丽厦门是转型所需,使命所系,民心所盼,是厦门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发展作为。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制定本身就是一个凝智聚力、共同参与的过程,市委市政府组织多场课题调研、专家论证,单单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就多达3.2万余条。2014年1月24日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美丽厦门蓝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是一个统筹城市发展,具有全市共识和法律效力的纲领性文件。

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厦门自觉主动地把自身的发展放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和全国全省深化改革的时代坐标中去谋划。“两个百年愿景”为厦门勾勒出美好的未来——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三大城市战略”立足于城市空间层次,提出区域协作的大海湾战略,跨岛发展的大山海战略和家园营造的大花园战略。“五个城市定位”从国际、国家、对台、区域和城市的不同层面,让厦门更清楚地明晰自己在不同维度中的地位及发展目标。配套出台的“十大行动计划”,则让规划的落实有了具体的抓手。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鼓浪屿成为“美丽厦门精华版”。(记者 张奇辉 航拍器摄)

建设“美丽厦门”的历程也是厦门落实“五位一体”,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历程,其间创造的几个“一”,正是美丽升级的见证。

形成一张蓝图——通过开展多规合一、解决各类规划“打架”的矛盾,盘活5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初步形成坐标系统一致的“一张蓝图”,同时把生态控制区、城市开发边界,纳入地方立法范畴,保障了“一张蓝图”的运行。

创新一种方法——提出“共同缔造”的理念,创新性地将党的群众路线应用到美丽厦门的建设实践中。推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激发群众参与缔造美丽家园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参与中培育形成共同精神。

实现一个提升——通过规划变革,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和以群众为核心的有效治理方式,促进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的形成,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及治理能力。

三年来,厦门成为国家多项试点示范,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双试点、大陆综合实力十佳城市、中国智慧治理领军城市、对外开放金牌城市……

无论规划多么宏大,成效多么多样,有一条主线始终贯彻其中,那就是“以人为本” 。这也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对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城市是大家的城市,要让各类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要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历史文化的传承接续、社会发展的包容有序,要让社会各个层级的人分享发展成果,与城市共存共荣”。

沿着美丽厦门的实践轨迹探寻,随着美丽画卷的徐徐展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城市以人为本,在发掘自己特质,寻找适合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征程上的思考与实践、提升与变化……

一张蓝图

构建理想空间形态

城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依据功能布局来调整土地利用,从而保证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让城市发展更加科学高效?厦门从规划着手,确定了厦门城市总体功能,绘出了一张蓝图。“多规合一”则保障了这张蓝图的运行。

清晨暖暖的阳光,洒在海湾公园晨练的人们的笑靥上。这个锻炼休闲的好去处,却曾经引发一些市民的担忧:海湾公园在厦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属于非建设用地,在城乡总体规划中又属于建设用地,公园会不会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说没就没了”呢?如今,大家的心里踏实了。实施“多规合一”后,海湾公园调整为生态控制用地,公园将被永久保留。

完善“多规合一”编制办法及技术标准,形成“一张蓝图管控到底、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一套机制保障运行”的工作机制,这项“厦门经验”成为范本在全国推广。

“通过调整空间规划后,厦门多出了5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从厦门市规划委透露的这一数据令许多专家惊叹,对总面积只有1699平方公里的厦门来说,这着实是个不小的数字。

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精确反映了厦门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这座走在国内转型发展最前列的先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宜居度为依据,按照生态保护区、协调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优化提升区四类功能,划定了全市主体功能区。

12.4万块相互“打架”的规划图斑,被统一到了一张图上。厦门以强大的魄力,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海域系统、全域城市承载力四大板块一张蓝图。

而“多规合一”综合平台的构建,让厦门的城市管理快步迈上了“精细化”的道路。这里统一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建设项目、规划、国土资源等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了各部门的业务协同办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日益清晰地铺展在人们的面前。这三年,厦门以跨岛发展战略为核心,组团式推进厦门本岛组团、集美组团、海沧组团、同安组团、翔安组团五大城市组团建设,在此过程中,轨道交通、翔安机场、海沧新港区、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快马加鞭。快速建成的铁路、公路、空中交通枢纽,就像是一根根庞大的血管,为厦门这个激情跳跃的“心脏”输送着源源不绝的动力。

在海峡西岸都市群中,位于“几何中心”的厦门格外醒目。如今,以空港中心构建的厦泉国际空港经济区,以及以东南航运中心构建的厦漳国际海运大港,凸显出的,不但是厦门的区域战略地位,更是这座美丽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协调”作用。近年来,厦漳跨海大桥、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厦成高速建成通车,全国首个自动化码头正式运营,厦漳港口一体化整合顺利完成。厦漳泉大都市区确定的同城化第一批、第二批共57个项目,已完成21个,厦门泉州(安溪)经济合作区思明园、湖里园已开工建设,海投(长泰)科技创业园也在加快推进。而日益发达的港口、铁路枢纽和机场,也让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厦门在“协调”不断壮大的人流、物流中,有了更大的担当。

有位专家曾评价,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首场战役是“规划仗”。的确,通过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城乡统筹,让城市的运行更科学高效,厦门也由此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催发内生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

5+3+10

绘就产业升级线路

不久前,美国知名智库米尔肯研究所为中国内地城市经济表现进行排名,在266个地市级以上城市中,厦门名列第七。报告显示,厦门GDP质量持续改善。这得益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提升行动被列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十大行动之首。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落脚点,厦门大力构建“5+3+10”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精现代都市农业,通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

截至2015年底,厦门三次产业结构为0.7:43.8:55.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土地产出率由2010年的1.3亿元/平方公里提升到2015年的2.2亿元/平方公里。

现代服务业撑起厦门经济半壁江山,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的最大亮点。软件信息业,是厦门十大千亿产业链的重要一翼。在厦门本岛东部,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软件园二期,集聚了上千家软件类企业、五万多名软件信息业从业人员。软件园里著名的“3M”企业,即美图、美亚柏科、咪咕动漫,风靡全球,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2015年,厦门软件信息业产值已超过900亿元,金融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全市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1.2亿元,营业收入占全省的41%,总量居全省首位。

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是厦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的是发展观念改变带来的巨变。

厦门经济总量小,如何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抢占先机?厦门决策层达成共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今后我国重点发展的高端制造业之一。2014年以来,厦门积极布局集成电路产业链,全市已有70家集成电路企业,涌现出优迅高速芯片、瀚天天成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备成长潜力的本土骨干企业。

从“创造”到“智造”,从“项目”到“平台”,从“管理”到“服务”——转变关键之处,字字千钧。

一项项举措强力推出,通过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机制,全方位支持开展科技创新。

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厦门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加快培育形成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等10大千亿产业链(群);以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作为突破空间资源制约、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海纳百川”、“双百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和创业发展体系……

认识之变、观念之变,带来格局之变。一批批众创空间、创客、创新工场在厦门兴起,全市共梳理构建了29个创新创业集聚片区和92个众创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厦门掀起热潮。小微企业迎来了春天,市财政提出三年内安排不低于48亿元的资金,扶持他们的创新创业。

共同缔造

创新社会转型治理模式

城市发展要立足系统推进,不仅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也要改变治理模式。去年7月,国家民政部在厦召开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载体的社区治理创新经验得到高度评价,并向全国推广。

过芸溪边的杨厝村,“脏乱臭”问题一度很严重。经过两年的共同缔造,杨厝村旧貌换新颜。日益完善的生活配套,与自然美景相映成趣,“农家乐”生意做起来了,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发展经济,也留住乡愁。近三年来,全市有176 个社区(村居)按照共同缔造的理念和办法,建成了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的典范,有160个社区(村居)按照典范的标准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渗入了厦门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共同”二字,创造共同的家园,也塑造了城市的人文精神。厦门各街道、社区通过培育各种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居民群众自治管理、自我服务。

核心在共同,基础是社区,群众为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一起做”,变“靠政府”为“靠大家”,变“我和你”为“我们”。从政府单向决策实施到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从单纯为群众服务到培育群众精神,厦门找到了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可喜的变化不断发生。

沿湖观光自行车道建起来了,台湾风味小吃引进来了,甚至连路边的一棵树,它的认养主人有可能就是一位台胞……在厦的台商台胞也加入了共同缔造的队伍,他们积极参与共治共管,将台湾社区改造、治理的一些好经验介绍落地到厦门,让他们心目中的“第二故乡”变得更美。

增强家园认同感,培育城市的共同精神,厦门找到了美丽提升的密钥,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共发展,城市与市民共成长。

揽风世界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时,有一个问题曾引起讨论,厦门的美究竟是什么?美体现在哪里?在反复探讨,边实践边思索中,厦门人终于找出了最能拨动人心的厦门美——那种既“留得住乡愁”,又能拥抱世界的特质。

面朝大海,得改革风气之先的厦门,既积淀了黄土文明、闽南文化的绵远深厚,也吸纳了蓝色文明、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而这,正是厦门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质。

如何保留、发掘好这种特质?美丽厦门必须着力于两个“环境”的打造。其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加快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厦门出台了《关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加速了深化改革的步伐。

厦门自贸片区便是改革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厦门在制度创新方面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商事登记制度已经在全国实施,这个从厦门走向全国的改革创新做法,正在让广大企业受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提供货物申报、贸易许可等87个服务项目,实现“一个窗口、一次提交、一次办结”,成为商务部向国务院推荐的全国最佳实践案例。目前,福建省通报的126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62项,其中22项全国首创。

依托自贸试验区平台,厦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挥“侨”“台”优势和特色,做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努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本月起厦蓉欧班列将延伸至台湾,台湾运往欧洲的货物将通过海铁联运方式,搭乘班列直达欧洲。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在厦门“无缝对接”,海丝与路丝在厦门交会,并形成一条向西横跨欧亚大陆、向东串联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物流大通道。

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正大胆地“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2013年,国内最大的织带生产企业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顺利把工厂开到了印度东南部的安特拉邦;2015年11月,厦门第一个海外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点在印度孟买成立。

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厦门积极行动。厦门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率先推出对台招商联盟合作机制,为台企投资入驻提供“一站式”服务;厦台海运快件常态化运作,开通“厦门—基隆—台北”进出口业务,实现厦台海运相向互通……

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革弊图新,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世界,美丽厦门,再度以乘风破浪的姿势驶向新时代。

生态优先

留住青山绿水蓝天

这几年,“厦门蓝”这一新词汇,开始在市民游客的微信、微博里流行了起来。环保部今年年初正式对外通报的2015年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厦门位列“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个城市”的第二位。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前的7.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466.01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了近20倍——数字所构筑的,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以来,这座城市高速现代化的进程。然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厦门优良如初的生态。尤其是这三年,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新常态下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厦门着力推进“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小流域整治,是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一项重要议程。把脉问题,系统治理,多元共治,机制创新——从海沧过芸溪、集美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厦门摸索出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随着经验在九条溪流的全方位推广,如今,全市9条流域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在100%。

海洋是厦门的生命线,116个监测站,成为厦门海域的“守护神”。设置在东西海域、同安湾、杏林湾、马銮湾等的这些“电子眼”,实时掌握着厦门海洋环境的细微变化——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就是从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做起。在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12个市、县(区)中,厦门作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位列其中。

让城市的雨水像海绵一样 “吐纳”自如。厦门,作为全国唯一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双试点城市,在中央财政20多亿元专项资金的助力下,正致力于完善雨洪管理,让都市回归自然。目前,全市已完成37处城市易涝点改造,建成纳入综合管廊的市政管线210公里。

绿色工程也在不断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3年的39.53%提高到目前的41%,人均公园绿地11平方米,一个“山海相护、林海相通”的生态安全格局,构筑在厦门的版图上。三年来,厦门强力打造“公交+慢行”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建成公共自行车道205公里、站点435个。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与厦门的“生态”紧紧牵系在一起。

厦门981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区,占到全市陆域面积的57.6%——这个数字,凸显的正是厦门的生态理念。

《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正式实施,让厦门再次聚焦了全国的视线。这是全国第二部、福建第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伴着新法规荡漾出的油墨清香,厦门的生态建设,大踏步迈入刚性管理、长效治理的新常态。

同样令人瞩目的是,这三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和表彰奖励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权重从4%提高到24%以上,生态建设投入超过GDP的3.5%。此外,去年8月厦门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成为福建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二个通过验收的副省级城市。

结 语

未来的五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发展蓝图。不久前,国务院刚批准了《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厦门如何着眼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美好前景?市委、市政府立意高远,运筹帷幄,全面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提出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升级版——未来五年厦门将更加着力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 “五大发展”的理念丰富和提升建设美丽厦门的内涵、途径和举措,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