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集美深入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 铸造“人文集美”

2016-04-03 10:32:20陈冬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陈薪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鼓韵丰年》闹元宵。

闽南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芗剧表演《游西湖》。

闽南童谣《厦门海》。

说唱《文明厦门人》。

[核心提示]

厦门日报讯 (本版文/图本报记者 陈冬 通讯员 刘平 林志杰)为进一步激活闽南民间文艺发展活力,集美区将持续深入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努力办好集美区闽南曲艺创作基地和中小学“闽南戏曲示范点”,加大对区延平闽南戏曲艺术团等民间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经常性地开展闽南戏曲调演,积极推进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区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非遗传习中心的作用。

稍加留心,在集美区,您会收获很多这样的“惊叹”:用闽南方言说的“相声”——答嘴鼓,让人捧腹大笑;琅琅上口、代代相传的闽南童谣,古早味的闽南童玩,找回儿时回忆;歌仔说唱、木偶戏,穿越百年,令人回味无穷……

它们,都诞生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中心腹地——集美,半数以上还是出自千年古镇灌口;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遗”或是“闽南民间文艺”。这些浸透着历史气息与人文色泽的非遗项目,就像精神界的“交响乐”,各展其长,最后合成一股和谐的旋律,带来一场洗礼。

近几年,在保护传承闽南民间文艺、非遗项目,挖掘“人文集美”内涵,集美区作出了很多努力:建设全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集美区闽南曲艺创作基地;出台《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暂行办法》,评审公布集美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制定《集美区民间文艺团队扶持暂行办法》,对表演给予扶持,对创作给予奖励,对授艺给予补贴;在中小学设立“闽南戏曲示范点”,传承人亲自为孩子们教学;除了让闽南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外,还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军营;通过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群众心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区以闽南文化重镇——灌口为文化,设立省级闽南曲艺创作基地,传承以口传文学为主的童谣和答嘴鼓,以及戏剧曲艺为主的歌仔说唱、布袋戏(提线木偶)和游艺竞技为主的童玩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答嘴鼓、闽南童谣现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基地还设有三个传习中心和一个活动据点,分别是厦门实验小学灌口分校的“闽南童谣传习中心”、“凤山祖庙答嘴鼓传习中心”、灌口上塘中心小学的“闽南童玩传习中心”;灌口凤山广场则作为“歌仔说唱”、“布袋戏”展演的据点。

集美区的闽南民间文艺从业者们也努力让自身价值不被遗忘。这些带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表演,深受观众的喜爱,不仅走出了集美,走出厦门,甚至还走向了全国的舞台,向外界展示其独有魅力,用文化的力量铸造“人文集美”的软实力。

如何进一步激活闽南民间文艺发展活力?本周一,在集美区宣传工作会议上,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赖朝晖给出了答案:“要深入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建设好集美区闽南曲艺创作基地,办好中小学‘闽南戏曲示范点’,办好集美区延平闽南戏曲艺术团,开展集美区闽南戏曲调演,加大对民间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推动闽南民间文艺传承发展。同时,积极推进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区示范点建设,发挥好非遗传习中心的作用。”

今天,让我们走进四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会他们为“人文集美”付出的辛劳和感动。

从孩童抓起传承闽南说唱艺术

陈清平(国家级非遗答嘴鼓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81岁高龄的陈清平,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的最大成果就是这六本书啦!”他用略微颤抖的手,捧着《集美闽南曲艺作品选编》《集美民间故事选》《草根缘》、《集美答嘴鼓》《闽南风》《陈清平闽南曲艺戏剧选》。尽管记忆力不太好,但他说起过往依旧难掩兴奋。

小时候,陈清平最喜欢听爷爷讲故事、地方掌故、童话、“练仙敲嘴鼓”。有一次,他偶然听到讲古艺人曾歆的讲古,被深深吸引住。可以说,曾歆的讲古,对陈清平后来的闽南曲艺创作影响甚远。十六七岁时,陈清平常常写一些讽刺性的小品文。在参加文艺宣传队下乡演出中,结识了一些民间艺人,了解了不少闽南曲艺,常常让他产生创作的冲动。

上世纪70年代,陈清平在福州遇到答嘴鼓的第一代传承人林鹏翔。得到老师的真传,陈清平对答嘴鼓的理解、创作、表演有了新的飞跃。他的作品《厦门地名学》《梁祝新传》《囡仔缘》《征婚趣谈》参加市曲艺调演获创作、演出四连冠。

答嘴鼓是具有闽南特色的说唱艺术,又称“念四句”,近似相声,但对白却一定要多一些押韵成分,有点像北方的“数来宝”,只是不用击节乐器,也有单人摹拟双人对话的答嘴鼓,像是单口相声。陈清平说,最先的答嘴鼓是单口,到林鹏翔老师时才演变成对口的形式——两个人斗嘴似的闽南对口相声。陈清平则将唱也融入了答嘴鼓。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闽南方言在慢慢淡化。抱着“不能让答嘴鼓成为收藏品”的信念,陈清平带着两个得意门生——洪明吉和蔡绍琪投入到答嘴鼓的宣传中,尤其是在灌口中学举办的几期选修课,学校给予支持,也受到学生欢迎。

陈清平善于将故事翻新,至今已创作了上百篇作品。不过,他坦言,自己年岁已高,很难再出新作品。他说:“好的作品要经过三道创作程序——前期脚本、演员演出、群众呼应,现在最缺的还是创作人才。”

成立艺术团展示集美非遗项目

张月萍(省级非遗歌仔说唱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元宵,在区文联指导下成立的集美区延平闽南戏曲艺术团首次亮相,惊艳全场。

艺术团团长张月萍,集美区戏曲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也是陈清平的学生,是一位将歌仔说唱艺术传承事业植入血液的艺术家。副团长钟萍则是知名民间外景电视歌仔戏表演团体“陆萍坊”的发起人兼团长导演。

在延平艺术团成立前,集美区一直缺少一个真正能够登台的剧团。张月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集美有那么多非遗文化资源,何不整合在一起,组织成立一个演出团队呢?”于是,去年年初,张月萍来到集美区委宣传部,这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认可和支持。随后,在区文联的帮助下,在区文化馆的协助下,利用区戏曲曲艺家协会的平台,联合“陆萍坊”,艺术团很快就召集到一批本地区与台湾地区闽台戏曲优秀艺人,于去年10月正式注册成立。

延平艺术团,以表演地方戏曲为主,如歌仔说唱、答嘴鼓、歌仔戏、高甲戏、小戏、芗曲小品、南音等。除了表演,还时常举办培训活动,培养戏曲人才,传承闽南文化。

张月萍说,艺术团目前有团员45人,以“80后”、“90后”为主,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闽南戏曲曲艺表演者和爱好者,平时大家忙工作,一旦有演出,就会像雨伞一样很快“聚拢”到艺术团。

在集美区的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剧团。然而,在时代发展中,剧团经历起落沉浮,最终因生存问题而解散。这回,延平艺术团吸取了失败的教训,通过新媒体等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吸引了一批批年轻粉丝。“有年轻血液的加入,剧团才会有生命力。”张月萍说。

张月萍高中毕业就进入芗剧团,勤奋好学的她,除了当好演员,还学会弹奏各种乐器,尤其是月琴弹唱。所以,现在的她,作为非遗传承人,除了负责艺术团的事务外,还要每周走进校园,挖掘“好苗子”,让闽南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技艺传四代“指上艺术”有传人

黄月娇(市级非遗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

“一口说尽天下事,十指牵动万人心”。说的是木偶戏舞台虽小,却大有乾坤。在灌口,有一个木偶世家——“灌口镇木偶剧团”,是厦门市打倒“四人帮”后第一个恢复演出的农村文艺团体,当年演出传统戏《战潼关》,观众达到3000多人。从此,剧团走村串乡,至今仍活跃在闽南城乡。

这个剧团,主演是父亲、女儿、儿子三人,技艺四代相传。剧团的灵魂人物黄亚水,今年81岁,师从已故闽南布袋戏大师郑福来,上世纪50年代从漳州来到厦门前场公社演戏。

女儿黄月娇从小跟随父亲四处演出,耳濡目染,很快学会了木偶戏基本的唱、念、说、打等要领。她说,出生后就整天看,睁眼闭眼都是,学木偶戏,既有快乐又有悲伤。

在她的记忆里,下乡演出的艰辛和困难,曾让她多次想要放弃学习木偶戏。“当时我爸爸听到我不想学了,气得说要和我断绝父女关系。我为了学木偶戏,已经和丈夫闹过好几次离婚,最后,还是从了父亲,把丈夫拉过来一起唱戏。”

父亲黄亚水的厉害之处在于,一连演出一年,剧目都不会重复。他的丑角表演,动作夸张,令人捧腹;其子黄明辉则擅长武打,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过去木偶戏盛行,一个剧团忙不过来,黄月娇和丈夫又另外以父亲的名义成立剧团演出。她嗓音好,凭借一双巧手,一人塑造传统戏曲中的旦角、生角。演一场两个多小时,手臂早已酸得不行,成了职业病。

“这年头,年轻人谁要学这个?收入低,听起来也不像体面的事业,唉……”这一声长叹,当地许多民间文化艺人都心生共鸣。随着年纪的增长,作为第四代传人的黄月娇,内心的焦虑和忧思与日俱增——不能让传到自己手上的木偶戏就此失传。

“怎么做才能让木偶戏更广泛地传播和传承?进校园!”如今,黄月娇在杏南中学每周上一次课,令她意外的是,孩子们对木偶戏特别感兴趣。有两三位学生甚至拜她为师,并有了登台的机会。说到这,黄月娇会心地笑了,这个心头一直压着木偶戏传承责任的民间艺人,眉头终于舒展起来。

唱闽南童谣闽南文化进校园

林玲(市级非遗闽南童谣代表性传承人)

“天乌乌,要下雨,阿公举锄头,要撅芋……”在厦门实小集美分校,这样的闽南童谣早已走进了课堂。作为市闽南童谣表演基地和集美区闽南童谣传习中心,该校在2006年就将闽南童谣引入课堂,成为必修课程。

实小集美分校校园里有“两园一室一区一廊”,即:闽南文化园、闽南中草药园、闽南童玩区、闽南动植物标本室,闽南童谣长廊建设。千回百转,美不胜收。闽南文化进校园,是该校办学的特色之一。闽南文化博大精深,他们选择了最容易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闽南童谣。他们在课时、师资、教材等关键环节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并得到完美的解决。

现在,实小集美分校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闽南童谣”的保护单位,老师林玲也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学校有四分之三的老师和一半的学生会讲闽南话,知道一些闽南风俗习惯,这为学校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条件。同时,学校地处灌口,是八闽古镇,有着独特的文化优势,可以提供广阔的舞台。”林玲说,现在,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闽南童谣课。

在实小集美分校,如何做到让孩子们体会浓厚的乡情气息,而不影响学习?“寓教于乐是秘诀。”林玲说,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学讲闽南话、看闽南话节目;传唱闽南俚语、歇后语,玩闽南游戏,参加闽南童谣夏令营;听民间艺人“讲古”、学表演民间曲艺。此外,学校还努力使校园成为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乐园,学生毕业时,还要考这些知识,比如要会唱几首闽南童谣、辨认几种闽南中草药。

作为传承人,林玲一直觉得,挖掘开展闽南特色德育教育,大有可为,让出生在闽南或生活在闽南的孩子,学习先辈们努力打拼、敢冲敢闯的个性。林玲说,一方面要突显以“闽南童谣”为主题的校园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则在教学中渗透闽南童谣文化的教育。

记者手记>>

让传统艺术不忘“回家”路

在人文底蕴丰厚的集美区,民间文艺团体活跃于城乡,自娱自乐,共娱共乐,享受艺术,歌唱生活。这种民间艺术,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沉睡多年的记忆。

民间艺术,素来以“人”为核心,人在曲传、人散曲终,身怀绝技的老艺人的流散和去世,甚至会导致一些剧种的消失。所以,在采访中,传承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民间艺术的存续问题。他们说,目前虽有升温,但仍困境重重。

要找到传统闽南民间艺术与当代人审美取向中的共性,使传统民间艺术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通过政府和民间、民众的共同力量,不忘“回家”的路,让走近的每一个人,都能浸润其中,感受闽南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