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刚刚过去,记者从仙岳医院睡眠医学科了解到,来这里就诊的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是老年人。老人睡眠问题大多因何产生?该如何积极应对?对此,记者采访了该学科负责人韦璇。 【案例1】 在医院陪床十多天回家后再也睡不好 几个月前,老伴生病住院,60岁的赵女士在医院陪床了十多天。因为环境嘈杂,又担心老伴的病情,她在医院每晚都睡得比较少,有时半夜还要醒来好几次,而且醒来之后就很难再次入睡。 老伴痊愈出院后,赵女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但她的睡眠却没有恢复正常,而且失眠的状况越来越严重,经常一个晚上睡不到两个小时。到后来,她甚至看到床就会紧张,害怕夜晚的来临。晚上睡得不好,赵女士觉得白天应该补眠,于是躺在床上强迫自己睡觉。但是白天的睡眠状况也是断断续续、半梦半醒,很不舒服。 受睡眠问题的影响,赵女士觉得自己的体力越来越差。她原来经常早起到公园跳广场舞,但自从患上失眠后,她再也没去过,觉得自己每天都昏昏沉沉的,体力不支。 【分析】 褪黑素少乱了生物钟失眠与焦虑恶性循环 韦璇认为,影响赵女士睡眠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她在医院照看老伴的过程中,生物钟被打乱,昼夜节律紊乱。同时,人上了年纪以后,睡眠会变得不规律,这主要与老年人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褪黑素是帮助调节睡眠周期的一种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褪黑素的分泌逐步减少,特别是55岁以后下降较为明显,身体和大脑也就逐渐模糊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很多老年人的睡眠因此变得不规律。 其次,赵女士睡眠不好也是她情绪的一种反应。老伴生病导致她产生了焦虑情绪,引发了她的失眠,而失眠又加重了她的焦虑情绪。 韦璇建议,为了让睡眠形成一种“生物钟”,赵女士要规律作息,睡前可有固定的活动,比如练练书法、画画,看看书,或用温水泡脚、听舒缓的音乐等,最好掌握一两项放松训练的方法,如腹式呼吸、冥想等,每天睡前半小时坚持做,这样可以更好地入睡。另外,白天最好能保证晒一两个小时的太阳,如此一来,褪黑素在白天就会因为光线增强而抑制分泌,等晚上没有光线的时候能更加充分地释放,有助于她更快入睡。 【案例2】 手舞足蹈说梦话醒后疲乏打瞌睡 李先生今年65岁,近年来晚上睡觉不太安稳。他说,晚上睡觉时总是多梦,早晨起床后身体很疲乏,隔天上午还老是打瞌睡。 “他晚上睡觉太不老实啦!”李先生的老伴说,李先生晚上睡觉会突然踢被子,挥动双手,口中还叫着“好球”、“球进了”等,床都跟着摇晃起来,搞得她大半夜被吵醒。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李先生甚至在睡梦中从床上摔到地上,虽然没有大碍,但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赶紧去看医生。 详细了解他的病情后,医生安排他在晚上做一个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以便了解他的睡眠情况。监测记录显示,李先生在睡眠的做梦期有异常的动作,时而挥手,时而踢腿,且在做出异常动作时伴有梦话。医生判断,李先生得了“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他的睡眠质量提高了,做梦减少了,晨起也不怎么打瞌睡了。老伴也说,晚上睡觉不会再被老伴吵醒了。 |
相关阅读:
- [ 12-17]厦冬季日照时数390小时 "厦十大晒点"冬日阳光晒个够
- [ 06-05]放松心情迎考 考生失眠焦虑可打电话咨询
- [ 05-28]专家教你纾解考前综合征 可尝试自我放松法
- [ 11-30]厦图读者与噪音齐增加 有人建议引入阅读黑名单制
- [ 11-18]厦已建成一批公共文明行为示范点 全方位营造氛围
- [ 08-04]家长存在五个不当做法 孩子过度进补伤脾胃
- [ 12-18]家长彻夜清洗课本应对习惯检查?官方:用意被曲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