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3·15”罚没物品销毁现场。
提升质量发展意识。市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领导干部质量发展专题培训。
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市质监局开展冬季电暖设备专项检查。
加快打造制造业质量竞争新优势。图为厦门质量奖获奖企业正新轮胎生产线。(记者 梁伟 摄)
厦门制造加快向厦门创造转变。图为工博会上展示的能打招呼、会跳舞的机器人。(资料图/记者 梁伟 摄)
市质监局质检院样品前处理实验室
厦门日报讯(本版文/记者 陈泥 通讯员 许中英本版图/市质监局提供(除署名外))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是制造业强大的主要标志。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下,厦门加快了实施“厦门制造2025”的行动。去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厦门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作为该行动计划参与制订单位,为落实质量强市战略,促进厦门制造质量升级,市质监局近日正式出台《贯彻〈中国制造2025〉质量升级行动计划》,围绕厦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
【数字】
首批
厦门获批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质量强市、品牌、标准化工作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88.99
厦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8.99,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实现了质量的“阶梯式增长”。
82.84
在全国率先建立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机制,连续3年持续上升。2014年市民质量总体满意度为82.84分,比增0.72分,市长裴金佳在质检总局举办的“建设质量强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座谈会上作关于“质量满意度测评机制”的经验交流。
43.88%
全市新增4家企业获省、市质量奖,共有171项福建名牌产品,217项厦门优质品牌,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以11.18%的数量创造出规上企业43.88%的产值。
830多项
全市新增11个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获准起草4项国际标准,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国家、行业标准830多项,5项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015年,在30项省标准贡献奖中厦门占了1/4。
2727条
全市新增企业质量信用信息2727条,质监部门向全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40万条信息,发动200多家企业参与质量信用报告主动发布活动。发布质量信用企业“红黑榜”2期,联合发改、国税、地税等部门对11家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企业实施惩戒。
97.48%
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7.48%,高于全国、全省水平。特种设备运行态势总体平稳,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先进或达标单位。
1066万元
全市质监部门共查处质量违法案件497起,罚没款1066万元,未出现重大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
【解读】
实施“厦门制造2025”
打造质量竞争新优势
质量整体提升,这是“‘厦门制造2025’行动计划”明确的厦门未来十年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贯彻〈中国制造2025〉质量升级行动计划》进行解读时表示,按照《行动计划》的部署,未来十年,厦门将以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导向,坚持质量为先,围绕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千亿产业链质量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打造制造业质量竞争新优势。
质量提升有了“硬指标”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厦门未来十年将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制造业质量竞争新优势,质量技术管理和控制模式不断创新,质量技术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中的质量要素更加突出,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实现“厦门制造向厦门创造转变、厦门速度向厦门质量转变、厦门产品向厦门品牌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还明确了厦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认证率、质量奖企业数量,建成检测平台等一系列质量提升的“硬指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以上,全国领先;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以上;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业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例达到75%以上;传统制造业优势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主导产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新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以上,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超过200项。形成一批质量水平一流的世界级制造企业和产业集群,产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达到1家、福建省质量奖获奖企业达到5家、厦门市质量奖获奖企业达到16家。
八大任务力促质量升级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占较高比重,自动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一些厦门制造企业尚处于工业2.0阶段。如何让“厦门制造”有效升级?《行动计划》围绕厦门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目标任务,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产品质量、创新质量监管体系、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完善质量治理机制、推进质量服务市场化8个方面,具体提出了推动厦门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质量升级的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以产业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为主攻方向,着力于推动厦门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针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区域战略等产品绿色发展导向,《行动计划》提出,鼓励认证机构针对不同质量特性的产品提供认证服务,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配送等新领域认证;鼓励从业机构开发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的新型认证服务,并推动设立质量服务业引导资金,促进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做强做大,多角度助推“厦门制造”迈向高端水平。
针对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筹建环境气体、机器人、增材制造等领域市级重点实验室,筹建“环境与可靠性测试工程研究中心”。
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行动计划》提出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促进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智能化,搭建检验检测仪器共享平台,探索建立“质监众创空间”,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成本支出。
为提升厦门制造业的行业标准水平,《行动计划》还提出,支持产业集群企业组建技术标准联盟,争创“全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完善城市标准体系,打造“厦门标准”。
产品质量信用“红黑榜”将常态发布
去年3月15日,市质监局首次对外发布《2014年度全市产品质量安全白皮书》,通报厦门上年度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其中包括了消费品质量抽查合格率、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等产品质量指标。与《白皮书》一并发布的,还有2014年厦门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全市103项“2014年度福建名牌产品”荣登“红榜”,而5家家居建材生产企业被列入“黑榜”。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后,“产品质量安全白皮书”的发布或将成为常态。因为按照《行动计划》要求,质监部门将在厦门建立消费品生产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试行企业产品质量自我声明制度,继续实施质量黑名单制度、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并及时发布质量信用记录。
同时,质监部门还将创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开展产品质量倒查,对消费品开展评价式监督抽查,并允许符合资质条件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承担政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监督抽查业务和发证检验任务;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以消费品为重点,以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质量安全指标为重点内容,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采集、分析、评估、研判及发布制度,形成以预防为主、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机制。
【名词】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在这份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纲领性文件中,从开篇“发展形势和环境”中的“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到“战略方针和目标”明确提出“质量为先”的指导思想和“2020年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的战略目标;从战略任务中“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重点,到最后“战略支撑保障”中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质量”这个元素不仅出现频率高,而且篇幅多、分量重。
“厦门制造2025”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已被纳入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需完成的九大任务之一。”市质监局副局长曾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充分说明,质量已经成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非常关键的一环。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版”,厦门出台的《厦门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也将质量提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高度。这份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厦门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指南和行动纲领的文件,把实施“厦门制造2025”战略放在全国战略中谋划考虑,也专门单列一个章节,提出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厦门制造’整体形象”的重点任务。
【背景】
厦门制造2025
质量强市迈大步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去年已被纳入厦门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列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任务中的四个行动计划之一。”市质监局副局长曾琳说,这表明未来五年,厦门发展仍然一以贯之地坚持质量强市这一核心战略。而围绕“厦门制造2025”提出的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四项具体任务,市质监局也迅速采取行动,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曾琳介绍说,早在去年4月,《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之前,市质监局就举办“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邀请“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国务院参事张钢来厦,针对建设制造质量强国,对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市直部门、各区政府、国企集团共50多家单位领导干部及质监系统业务骨干进行培训。
在品牌建设方面,厦门去年10月正式发布了新版《厦门市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与《厦门优质品牌管理办法》,不仅对厦门市质量奖评定和厦门优质品牌评价工作的部分流程进行了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奖励金额,将厦门市质量奖的奖励金额在原本100万的基础上再增加20万的质量宣传专项经费。
在实施标准化战略方面,质监部门积极落实市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每年安排标准化专项经费2000多万,对标准创新、试点示范等工作给予补助,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目前共有14个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落户厦门,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620项(其中国标327项、行标208项、地标85项),19项标准获得福建省标准贡献奖。
此外,质监部门还根据厦门产业优势及发展需求,积极发挥检验检测平台技术支撑和产业聚集作用,积极向国家质检总局争取在厦设立更多国家级质检中心,目前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正在筹建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