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女子提车前被销售索要红包 称怕售后遇麻烦只能给

2016-01-25 17:24  匡惟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陈薪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林女士说,她没想到提车竟要包红包。

  

销售顾问向林女士索要红包的信息。林女士供图

  

林女士说她给的红包有180元,销售人员则说只有18元。林女士供图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匡惟)买车原本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林女士却遭遇了一连串不开心的事——上个月,她在湖里一家4S店购置了一辆新车,要提车时却遭遇销售顾问讨要红包。给了红包之后,林女士却发现了另外的一些问题。近日,林女士致电本报市民热线反映此事。

【遭遇】

提车前被索要红包,“怕售后遇麻烦只能给”

上月12日,林女士在湖里一家4S店订购了一辆福特翼博,约好1月15日提车。当天上午,林女士收到销售顾问小苏发来的微信消息:“下午交车要给我准备红包,不管大小,图个吉利。”林女士很诧异:“没想到提车还要给红包,但又担心如果不给,售后会遇到麻烦,只能给。”

下午到了4S店,林女士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给了小苏。提车时,新的问题产生了。林女士说,之前销售顾问承诺送一套真皮座椅,提车时给的却是皮革座椅;另外,在保险的款项中,有100多元工作人员解释不清。林女士很不满意,她质疑该店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而且竟然还索要红包。

【争议】

消费者称红包180元,销售顾问说仅18元

林女士告诉记者,4S店的销售经理蔡女士向她表示,如果销售顾问确实收了红包,会立刻让其返还,并处罚销售顾问。

蔡女士说,她向小苏了解到的情况是:小苏的确收了客户一个红包,红包内有18元。小苏也准备将红包返还给林女士。但林女士更生气了,她说,自己给小苏的红包是180元,不是18元。“我给的红包背面什么都没写,但他们说要还回来的红包背面写着‘天天开心’的字样,字迹与我的完全不一样。”林女士说。

【回应

员工讨要红包不对,已批评教育销售顾问

对于保险款项中多出的100多元,小苏说,车行对于保险费用的做法是“多退少补”,如果消费者多交了费用,他们会主动将多出来的款项打回消费者的账户;如果消费者交的费用少了,他们会告知让其补交。小苏说,林女士多交的100多元已打到她的账户。

关于赠送真皮座椅的问题,车行的解释是,所给赠品是按照合同所赠,合同写的是“黑皮椅”。小苏说,他从未承诺过“真皮座椅”,可能自己在与客户沟通时没说清楚。经理蔡女士则说,4S店从来都是赠送皮革座椅,真皮座椅市价太高,4S店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承诺。

小苏说,他自掏腰包花了100多元,给林女士买了一个抱枕被。而林女士给他的红包是支付抱枕被的钱,而且红包里只有18元。那为什么主动向林女士发微信索红包呢?小苏解释,他与林女士在之前的沟通十分愉快,觉得双方关系挺好,林女士还向他要了抱枕被,因此他才“索要红包”,是为了建立长远的良好关系。

4S店经理蔡女士说,员工讨要红包是不对的,她已对小苏进行批评教育。蔡经理说,她一直在与林女士沟通,希望能和解,但林女士的要求让她不能接受。“她要求两次汽车保养,价值约一千多元。”蔡女士认为,消费者当时可选择不给红包,既然是自愿赠与红包,现在却要求车行提供更多物品或服务,要求有点过分。

今天上午,林女士向记者透露,4S店同意了她关于“两次汽车保养”的要求。

【律师】

没有要挟行为且金额小 销售人员索红包未违法

福建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的郭丰律师认为,“皮座椅”变成了“皮革座椅”,可理解为车行的违约行为。虽然合同并未明确“皮座椅”是真皮还是人造革,但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普通公众的理解能力判断。本事件中,“皮座椅”在消费者的认知当中应当被视为“真皮座椅”,消费者有权利向车行要求更换为“真皮座椅”,如果车行不同意,消费者有权起诉要求车行“按合同履行”。

对于保险费中多出的100多元,郭律师认为,林女士之前缴纳款项是预收取费用,在实际金额出来后,可据实返还。林女士发现多出来100多元,提出质疑后,车行承诺并已返还,因此无法直接说明车行构成欺诈。

郭律师说,销售人员向顾客索要红包,如果是以此为条件要挟消费者,可视为“公司企业人员索要受贿”,但金额过小则够不上犯罪。在该事件中,目前并无证据证明销售人员有要挟的行为,双方皆为自愿非胁迫。郭律师认为,该行为为合法民事行为,销售人员并未违法。如果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拒绝给红包,但如果是自愿赠予,则事后也无权要求返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