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 洪榕略)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厦门市纪委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市委反腐办下发《关于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就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重申并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变异。
三年前,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铁规发力,制度生威。落地厦门的八项规定像重锤,砸破不正之风“三尺之冰”,像清泉,荡涤陈规陋习,喷涌新风正气。厦门市广大党员干部们从政心态、行为和习惯悄然生变:他们不再身陷文山会海、推杯换盏,而是轻装上阵,将更多精力用于干事创业、为民办事;公车私用成了“新鲜事儿”,公款旅游的机会没了,更多的时候,是走出去调研,用双脚丈量城市的变化。
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的好转。崇俭拒奢的社会风气渐成气候;靠“公”吃饭的企业调整思路,重装上阵……
近期的一次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千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3%的干部群众对厦门遏制并消除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有信心。这个数字背后昭示的是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变化是如此显著,又是如此真切,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改变,就在身边。
会务精简成效好
“以前的记者证上好像有照片,今年没有了?”2015年的厦门“两会”,让同行媒体印象深刻,这个只有编码没有写单位和名字的会议记者证上还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本证循环使用,请妥善保管,会后回收。
“这个办法确实好!”某中央媒体驻厦记者说,“家里带有照片的记者证一大堆,丢也不好丢,这个会后回收证件的办法着实是件利好的事儿!”
这样实实在在落在身上的变化不仅媒体人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有。以往每年的会议,代表和委员们拿到的纸质资料不计其数,而现在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来保存数据,不仅环保,还方便来年把资料再找出来。
而曾经会议大搞排场,礼乐炮声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没有鲜花、没有拱门、没有气球、没有彩旗,参会人员步行参会已形成当下厦门会议常态。今年“9·8”投洽会,不少对接会甚至不设置主席台,没有鲜花绿植,主持人简单介绍现场对接的“规矩”后,各类企业代表就开始对接交流。
精简、崇俭的厦门会风,是八项规定带给厦门政治生态变化的一个缩影,它犹如鲶鱼般带动着各个领域和层面的作风改进。三年来,厦门市委全会、市“两会”、市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均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强调并作出明确部署,市纪委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问题,特别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出有关正风肃纪和加强监督检查通知,持续释放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强烈信号。
现如今,厦门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核心的各项细化的制度和措施,已向纵深发展,并形成了以“十个严禁”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纪律要求。比如,针对中秋传统“博饼”习俗,持续严明“严禁用公款和工会经费组织中秋‘博饼’活动”等纪律要求;在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中明确提出严格党的组织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等“三严格十不准”要求;在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管理中“严禁利用审批项目、管理资金等职务便利谋取个人私利”;在工会经费使用管理中出台 “严禁以职工疗休养、学习考察之名进行公款旅游”等“八个严禁”。
廉洁生活成习惯
“今年中秋博饼还是在家里进行,祖孙三代欢聚一堂,用水果、零食作为奖励,非常有趣,很温馨!”上周,思明区工会的一名李姓干部这样对记者说道。
博饼,是闽南人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随着社会发展,用公款和工会经费组织“博饼”活动的现象逐渐增多。八项规定以来,厦门动真格,出实招,下发《关于中秋国庆期间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纠正“四风”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博饼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中秋节那“叮叮咚咚”的骰子声渐渐消散。
“刚开始感觉很不习惯,毕竟几代人一直保持着博饼习俗,但渐渐地,竟发现出不少好处来。”李姓干部深刻“解剖麻雀”,他说,现在不仅可以不用愁到哪场博饼应酬,还可以避免遇到“送礼求办事”的场面。“现在过节,家族里各家轮流‘做东’,在家里热热闹闹欢声笑语,血浓于水的温暖感觉深深涌上心头。”
似李姓干部这般,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官员把崇廉尚俭的生活当作一桩雅事,一种生活新时尚。
三年来,厦门正风肃纪持续发力,不断督促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三公”经费查账,不定期从税务系统抽查公款消费发票,从中梳理出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核查。通过人防加技防的手段,持续开展公车管理使用督查,及时纠正一些单位节假日公车管理使用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将各单位经批准租用的车辆纳入公车统一管理范畴。
从检查情况看,违规公款吃喝、公款购买月饼、公款购卡、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已难见踪影,公车私用、收受节礼等“节日病”明显减少,广大党员干部抵制“四风”的免疫力越来越强。
白鹭洲健步走、工人体育馆打羽毛球、金榜山爬山……在八小时之外,更多的机关党员干部在“运动圈”里“忙得”不亦乐乎。更有官员表示,“以前晚上会赴一些酒局、饭局,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不乐意。现在好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八小时以外的时间我们可以自己掌控了。”
当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生活的常态时,对社风民风的影响则显得明显而又具体。
在荣誉大酒店,不讲排场是越来越多客人点菜的特点。酒店推出一些平价套餐供客人选择,低的人均消费只需70元。
在佳丽海鲜大酒楼,两节订桌预定的菜肴同样呈现亲民的特点,连原先可为酒店创收的饭后甜点都取消了。酒楼新增午晚自助餐,让市民可以更经济地聚餐。
“全家人一起谈天说地,花钱不多,快乐不少。”思明工业园一公司职员王琼雨说,“文明生活,理性消费,社会风气会更清新,更多人会从心底体会到亲情的可贵。”
群众监督常态化
王先生在鹭江道开了一家茶叶店,已经7年了。王先生说,“八项规定实施前,过来买高档茶叶送领导的不少,八项规定实施后,这种现象就见不到了。” 当有人问他,“这样做,您还支持规定吗?”王先生坚定地说,“看到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我还是坚决支持八项规定的。”
八项规定实施三年里,厦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方面,既加强监督、铁面执纪,又注重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不仅向社会公布电话、电子邮箱、“鹭岛清风”网站等举报方式,还建立了由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组成的立体式监督格局,并及时宣传纪律要求,通报监督检查情况,曝光典型问题,与群众形成积极互动,提高了群众纠正“四风”的参与度,向全社会释放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让全体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狠抓作风建设”这根弦。
今年“五一”期间,《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全程参与厦门明察暗访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并做了专门报道。针对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印发专项工作意见,梳理了134个问题线索并加强重点线索督办。针对“关键少数”,坚持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零放过,充分应用函询、约谈、书面提醒建议等手段,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今年初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函询48人次、廉政谈话950人次,对信访反映或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重点问题,市纪委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及时发出12份书面提醒或建议函。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厦门将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津补贴管理、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办公用房、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规定。各级党组织和一把手增强落实“一岗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落实监督责任,严格履职尽责,协助党组织抓好工作落实。
同时,厦门市纪委认真把握和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健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经常性谈话提醒机制,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并强化责任追究。开通反“四风”一键通手机App,强化信访举报,着力严查“四风”问题“隐身衣”,形成强大监督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