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小袋鼠环保公益白皮书发布 成海沧文明名片

2015-11-30 08:22:49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 香卉辉 吴林增/文 常海军/图)11月28日,2015海峡两岸文明小袋鼠环保行动论坛在海沧区鼓浪湾酒店隆重开幕。海沧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宣传部部长张谷,海沧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章国炎,海峡导报社社长阮锡桂等出席了论坛。

海峡两岸文明小袋鼠环保行动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广“垃圾不落地”,在海沧倡导“绿色、环保、公益、乐活”的文明理念,不仅吸引了两岸的专业学者、环保人士的参与,还有来自美国的环保人士也出席了论坛,并为文明小袋鼠的发展和推广共同出谋划策。此外,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各街道、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者、海沧两岸义工联盟的志愿者、台胞和台企员工代表、热心市民代表等上百人出席。他们在论坛上共同交流分享“文明小袋鼠”行动等环保经验及理念。

海沧是文明小袋鼠的诞生地,在论坛上,《2015海沧区文明小袋鼠环保公益行动白皮书》首发。这是厦门乃至福建省首份由宣传部门、文明部门联合媒体发布的环保公益行动白皮书。白皮书充分总结了“文明小袋鼠”行动一年来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未来一年,海沧将对“文明小袋鼠”行动进行升级,全面打造小袋鼠文化的目标。

在白皮书发布之后,来自海峡两岸以及美国的环保热心人士及专业人士共同分享了他们的环保行动经验,文明小袋鼠经验在论坛上备受瞩目。《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商业版顾问、公益组织发展专家鲍勃·科威在论坛上分享了美国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的经验。

台湾林杰梁医师健康关怀协会(食安环境)理事长谭敦慈则以《新型环境环保的人文关怀》为题,倡导环保生活理念。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校长易增加以《海沧延奎小学“文明袋鼠倡文明”》为题分享了“文明小袋鼠”行动的一系列经验,受到了专业学者们与现场嘉宾的肯定与关注。

此外,两岸爱心发起人、厦门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瑞华,厦门义工俱乐部海沧分会负责人、情系未来义工服务中心义工骨干魏馨则分别做了自己的经验交流。

论坛上,海沧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海沧两岸义工联盟秘书长李碧莲,厦门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易林教授,上海长三角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秘书长、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总干事许田,还有荒野保护协会台北海洋守护群主召集人李荣华与现场的来宾进行了对话,大家共同为“文明小袋鼠”的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

成绩

“小袋鼠”成海沧文明名片

2014年6月底,《海峡导报》报道了一位市民的投诉。投诉的内容与有市民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有关。报道引发了很多市民的关注,更激发了市民共同保护美丽厦门的热情。6月30日,海沧区延奎小学学生陈梦羽向海峡导报投画“文明小袋鼠”倡导“垃圾不落地”的文明行动。

7月13日,海沧区委宣传部、海沧区委文明办、海沧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海峡导报率先发起了“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倡议。“文明小袋鼠”得到厦门市委文明办的肯定,并专门赴海沧调研文明小袋鼠开展成果,向全市推广。这项活动迅速扩展到厦门全市。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海沧区共有16个政府机关部门、4个街镇、2家国有企业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动。在厦门全市,共有超过40个政府机关部门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动。

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海沧区最先在景区、公共交通枢纽开展文明小袋鼠行动,号召游客加入文明小袋鼠的行动。海沧区著名的青礁慈济宫、院前社、海沧湾公园、大屏山公园、嵩屿码头等景区和交通枢纽均出现了小袋鼠行动的身影。

文明小袋鼠的行动,更是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多次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为全国观众所关注。

2014年7月,文明小袋鼠行动在海沧启动以来,迅速传播到海峡两岸。海沧延奎小学、新阳幼儿园等学校利用夏令营等形式,把文明小袋鼠形象带到了台湾。同时,海沧利用两岸义工联盟这一平台,积极向台湾学习垃圾不落地的理念,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台胞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动。

效果

市民观念转变助海沧夺魁

白皮书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文明小袋鼠”行动带给了海沧社区居民从理念上、行动上的文明变化。经过一年有余的小袋鼠行动,海沧区的不少居民不仅自身减少了乱扔垃圾的行为,且转化为主动行动维护环境的整洁。

调查数据显示,就“近一年,您是否随意扔过垃圾?”这一问题,选择“从来都没有”这一选项的被调查居民大幅上升,由53%提升为81%,偶尔会扔的群体则下降了28个百分点。

同时,在“当看到乱扔垃圾时,您会怎么做?”这一选项中,选择“随手捡起垃圾”的人数从24%提升到48%,选择“不管”的人数则从21%降为7%,并有12%的被调查人群,从“提醒身边的人不扔垃圾”转变为“随手捡起垃圾”。其中,原先选择“教育扔垃圾的人”数据为0,转变为2%。

据了解,“文明小袋鼠”行动成为了海沧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张著名的名片,海沧精神文明指数的提升,在官方测评数据中也得到体现。2014年底,在2012-2014年的省级文明城区测评中,海沧区首次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再次荣获省级文明城区称号。

目标

行动升级打造小袋鼠文化

今年,海沧区继续对“文明小袋鼠”行动进行升级,海沧区透过白皮书提出,将在海沧区打造“文明小袋鼠文化”,让文明小袋鼠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公益、乐活”理念深入市民的心中。

今年,海沧区将通过“小袋鼠大讲堂”、“小袋鼠剧场”、“小袋鼠文化走廊”等新形式、新载体,将“文明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的理念深入推广到全区。

海沧区已经率先在自贸片区内启动“文明小袋鼠”行动,向自贸片区内的企业推广“文明小袋鼠”的“绿色、环保、公益、乐活”理念,倡导无纸化办公等。

2015年至2016年,海沧区将继续以平均每周一场“文明小袋鼠”行动的频率,发起新一轮的“文明小袋鼠”行动。垃圾不落地,最根源是减少垃圾的产生,海沧区将通过这一行动,向市民和企业发起资源回收利用的倡议,从减少垃圾做起,形成减少公共垃圾桶、共享私人垃圾桶的氛围。

“小袋鼠会成长为大袋鼠”

垃圾不落地的文明小袋鼠,如今已经是海沧乃至全市的环保“大明星”,它的名字和寓意市民耳熟能详。面对现有的成果,作为一项由民间自发的环保行动的小袋鼠,接下去应该如何发展?

28日的小袋鼠论坛上,海沧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海沧两岸义工联盟秘书长李碧莲,厦门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易林教授,上海长三角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秘书长、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总干事许田,荒野保护协会台北海洋守护群主召集人李荣华上台进行了讨论。

下一步该怎么走?

许田认为,小袋鼠要把内涵做得更丰富;李荣华则表示,小袋鼠之前没接触,现在发现魅力很大,每个人都知道这三个字的含义。所以小袋鼠更应该走入家庭,企业也可以去影响,带动大家执行环保理念;李碧莲觉得,小袋鼠发源于民间,也应该发展壮大于民间,每个人都有意识,把小袋鼠的理念渗透进入血液,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这个活动就可以持续。

易林教授则比较务实,研究社会学的他对小袋鼠现象很感兴趣,很有可能将此作为自己调研的新课题。但他坦言,小袋鼠和其他事物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很难预测以后的困难,所以要大家一起探索,一起交流。

靠教育还是靠法律?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主要靠教育还是靠法律,一直是个争议的论题。小袋鼠要发展,该如何权衡二者关系?易林直言:二者不矛盾,是互补的。

他进一步解释,法律是刚性的,教育是长久的根本渠道。小袋鼠就是很好的个案。现在是个陌生人社会,相互不认识,怎么能合作起来让社会正常运作?就以小袋鼠环保活动为例,每个人会计算社会回报。但这个回报是否等价,是否会有,都不知道。因此,社会共同体正常运作需要每个人都做事。

两岸专家学者及环保人士共同献策小袋鼠发展

行政干预有必要吗?

政府有没有必要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去帮助市民提升环保意识?另外,像政府出台财税补贴,比如以通过排污交易、征收生态税、环境税、押金退款、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来促进环保意识提升,这在当前的海沧是否行得通?

李荣华认为,政策手段是必要的。他举例说,自己所在的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主要通过带着民众到大自然认识生态。在这几年,协会监测海洋废弃物,走到海边,都是垃圾和漂浮物,9成以上都是塑胶废弃物。而台湾每年要用掉800亿个塑胶袋。

为此,台湾发布政策,要求使用塑料袋要单独付费,“尽管民众初期觉得很不方便,但现在却觉得环保购物袋更实用,也更环保”。

该如何更好地宣传?

在嘉宾眼中,小袋鼠已经成为海沧的一种文化。“以绿色、环保、公益、乐活为理念,是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文化。”李碧莲认为,它不再仅仅提倡垃圾不落地和自然环境的环保,而是更多提倡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心灵环境的全方位营造。

那么,小袋鼠该如何更好地宣传?易林教授说,要靠影响身边的人,从点滴做起,渗透性的教育很有效果。“比如我自己,以后环境课这一章,会讲起小袋鼠,学生说不定会研究和调研。”

许田则表示,小袋鼠可以引进很多优秀的人和团体,能否做一个更大平台的推介,让小袋鼠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内涵和外延?“小袋鼠长成大袋鼠,依然会传递下去这个理念。”

李荣华也根据自身经验觉得,环保需要时间才能众所周知。去告诉身边的人,有人在做这件事,每个人都是老师,都可以教育孩子和身边的人,分享经验和看法,影响力就会放大。

李碧莲则从小处着手,认为可以在海沧设置小袋鼠讲堂,进入社区书院,向社区居民传递环保理念。

消费和环保如何并存?

在现场提问环节,有人提问,我们在提倡环保,但社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却在引导消费,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调解?

易林教授认为,现在是个消费主义的时代,消费更多是炫耀性消费,很多浪费。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教育,通过孩子去教育,进而去影响家庭、父母。人类是个大的网络,互相影响,所以教育能起到调节作用。

声音

张谷(海沧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宣传部部长):

将“文明小袋鼠”打造成公益事业“新名片”

目前海沧区正着力“创造一流国际营商好环境,构筑区域转型升级新高地”,要打造精致化城区、人文化社区,不仅需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更需要市民行为规划、生活理念、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我们将积极探索,打造“升级版”的小袋鼠。“小袋鼠”已经成为了海沧特有的文明符号,成为厦门家喻户晓的品牌。

希望海峡两岸、国内外的朋友们能够就“垃圾不落地”等好的环保做法开展更多的交流,分享彼此成熟领先的经验,也吸引更多的公益组织和义工朋友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动,将包括“文明小袋鼠”等行动打造成为一张公益事业的“新名片”,“也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子孙后代留下崇尚自然、爱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留下碧水蓝天、清新空气、良田沃土”。

鲍勃(《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商业版顾问,公益组织发展专家):

“我们的家园需要小袋鼠”

鲍勃是个老外,美国人。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他都是个“环保卫士”。

为了参加这次论坛,鲍勃特地从上海坐飞机来厦门。昨日,在论坛上,鲍勃的环保理念,从他家乡那条被污染的河流说起。

鲍勃说,在美国有一条河流叫娜莎河。上世纪60年代,河道周边布满造纸厂、纺织厂,河道臭不可闻,河水也是五颜六色。

河水有多脏?鲍勃举了个例子。“有一次,我在河边玩,看到一只老鼠掉进河里,没挣扎一会儿,老鼠被河水毒死了。”

不过,这条糟糕的河流,被一个叫马琳的女士拯救。鲍勃说,马琳和邻居制定“清洁河道行动”,寻找污染源,并让更多人加入保护河流的行动中。

最后,马琳等人还推动政府部门制定法律保护娜莎河。如今的娜莎河,河道整洁,河水清澈,河中鱼儿畅游。“举这个例子,我只想说,我们有心,就可以去改变已经被破坏的环境,只要有心,我们的环境会更好。”鲍勃说。

鲍勃告诉导报记者,“小袋鼠”行动就是这种有心的活动。“小袋鼠可以向社会传递这样一种环保理念,这个非常好,我们的家园需要小袋鼠。”

李荣华(荒野保护协会台北海洋守护群主召集人):

“想把小袋鼠带去台湾”

李荣华,同样是一个“环保人”,他是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的群组召集人。此次,他从台湾来海沧,就想和大陆交流环保理念。

李荣华说,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市民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然后,自觉去保护大自然。“我们的宣传理念,和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类似,但是,小袋鼠更加生动、具体,而且,市民的参与度也更高。”“来海沧这两天,我在街上随机问路人,大多数的海沧市民都知道‘小袋鼠垃圾不落地’,这说明在海沧,小袋鼠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他说,海沧是个很特别的地方,“这里,小袋鼠的氛围很好,细节做得很到位,城市也很美、很干净,我希望可以把海沧小袋鼠带去台湾”。

易增加(海沧延奎小学校长):

“我们会让1+2+4>7”

易增加是海沧延奎小学的校长。易校长说起小袋鼠,就来了一道数学题:“我们会让1+2+4>7。”

这道数学题,看似无厘头,其实,已经让延奎小学“答题成功”。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就是从延奎小学开始,小袋鼠一步步跳向海沧、跳向全市。

易增加说,为了让小袋鼠跳得更远,最重要是用“家庭滚动”的方式来宣传环保理念。

“我们把小袋鼠理念灌输给孩子,然后,让孩子影响爸爸妈妈,从而进一步影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就是1+2+4。”

易增加说,当一个家庭成为小袋鼠之后,就会影响身边更多的人。这样一来,1+2+4>7。

他说,导报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把小袋鼠的环保理念从海沧传播到社会各界。如今,小袋鼠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在厦门传播。

“今后,这种论坛可以多举办,让小袋鼠跳得更远。”易增加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