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财经资讯 > 正文

援藏干部为农村带来希望 在厦门也能买到藏鸡蛋

2015-11-24 14:01:34骆余民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陈薪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24日厦门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离开林芝市朗县,我的下一站目的地是米林农场,这是福建对口西藏林芝市开展援藏工作唯一的一个农场。这里是西藏自治区4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现归属林芝地区国资委监管,系正县级编制。
  在这里,我遇见了藏族老乡扎西,他是一名全国劳动模范,曾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说:“福建援藏干部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农场职工搬进花园式小区
  扎西在去年底搬进了嘎玛花园的新家,嘎玛花园是福建对口米林农场开展援藏工作20年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扎西看着农场经营一天天变好,也看着农场职工们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直至职工们都住进了这花园式的小区。
  说到这些,扎西一直赞扬在米林农场工作的两位福建援藏干部肖华鑫和郭德喜。肖华鑫在2011年,从闽西龙岩来到米林农场担任农场党委书记、场长,现在他还是林芝市副市长。郭德喜则从闽西龙岩到米林农场,他在农场的付出得到了组织肯定,现已是农场副场长。
  “现在厦门也能买到我们农场产的藏鸡蛋了。”在米林农场的养鸡场,一听说我从厦门过来,肖华鑫很开心地跟我说这一个消息。

藏鸡蛋销往国内更多城市
  肖华鑫介绍,他们正在努力让米林农场的藏鸡蛋销往国内更多城市,“每个月空运1.5吨鸡蛋到厦门大型超市高端货柜销售,目前北京、成都、广东等地均已达成销售意向,正在试运行。”
  作为国有农场,米林农场还是以生产农牧产品供应百姓的菜篮子为主。肖华鑫等援藏干部的到来,带来了福建农业生产,尤其是在山区发展农业的先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前农场都是亏损,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农场终于实现扭亏为盈”。
  “2014年农场总资产达1.15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肖华鑫说,现在农场已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最大的高原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果苗驯化繁育基地、高原生态养殖基地,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今年还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农牧业产业化先进企业”。
让农场渐渐实现自我造血
  在米林农场,我看见,这里建立了1380亩的高优苹果示范基地、占地100亩的高原瓜果蔬菜种植基地、占地80亩的特色花卉繁育基地、150座单体钢架温室大棚的优质果苗驯化繁育基地、年出栏生猪1.5万头存栏蛋鸡10万羽的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和150亩藏药材种植基地。此外,农场还建好了花卉果蔬营销中心、优质果苗繁育供应中心、农业科技培训推广中心。
  不仅如此,农场还对大峡谷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投资600万元,进行厂区异地新建,目前正在进行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年内将产出第一批高原白酒,预计3年内产值突破5000万元。“这样即便我们离开了,农场还是可以实现自我造血,百姓的日子也会过得很好。”肖华鑫他们一直在努力完善农场的产业体系,并注重职工的生活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农场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所以职工福利待遇要跟上”。
闽藏融合成一个大家庭
  “整个农场,不管是闽藏,还是汉藏,都融合成一个大家庭。”米林农场党委副书记、副场长琼达仁次说,两位福建援藏干部对上对下关系都处理得很好,他们做人低调,为农场的后劲发展做了很多工作。这位藏族干部说,两位福建援藏干部跟他们当地老百姓和干部,“都当兄弟一样,所以也关心他们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郭德喜的一个事情。面部黝黑、头发微微卷曲,有不少来农场的领导和客人对他说:“你这个本地干部要多支持援藏干部的工作。”
  肖华鑫和郭德喜,一直积极主动融入到农场这个大家庭,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几位职工一起管理好分片承包的果园,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劳动,很快就瘦了、黑了。
  对于这些,郭德喜说:“我的父母也是农民,我从小就干农活,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就是想实实在在地做点事,等援藏期满回福建时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没有辜负三年的援藏时光。”
  肖华鑫则说:“从一个沿海城市到雪域高原工作,绝大部分干部没有这样的经历。这当中我自身学到了许多的知识,援藏使我有了一段新的人生历程,它是我心中永远无法忘却的成长经历,它将我那有价值的生命留给这高原希望的土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