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
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
【专家建议】
老年人看病要带好病历资料,看不同医生时,要告知病史和所服药物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苏奇 通讯员 石青青 罗超 姜美廷 漫画/小牛)10月1日是国庆节,也是国际老年人日。10月也是敬老月。今天,我们来关注老年人用药安全。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老人用药种类多,品种杂,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叠加或药物间相互作用也使得药源性疾病增多。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都有哪些表现?看病和用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病例】
【多药并用】
三种药一起吃
一次感冒花了十几万
陈先生患有多年高血压,几个月前,他因感冒发烧,先后两次就诊于厦门某医院,医生先后给他开了吲哚美辛片、双氯芬酸钠栓、多西环素等多种药物。用药后,他出现了尿少、腰痛、脸肿、脚肿等症状。
转到第174医院后,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液系统和肾脏严重受损,肌酐高达500μmol/L左右,病情危重。病因是,用药后并发了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血液系统损伤。多位专家联合会诊,为陈先生做了血透、肾穿刺、骨髓穿刺等,经半个多月的救治,陈先生才转危为安。治疗一共花了12万多元。
【医生说法】
多药并用很容易出问题
第174医院肾脏中心主任梁萌说,陈先生所用的几种药都有潜在的肾损伤副作用。当三者合用,加上发热和机体水分缺失,肾损伤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用一种可能没事,同时用两三种药就说不准了。”梁萌说,有时,医生不了解病史,患者先开了一些药又到其他地方开药,叠加起来很容易出问题。有时数种药物并用,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出现不良反应。
【用药过量】
一天的药一顿吃 老汉急性肾损伤入院
林阿伯今年68岁,家住漳浦,平日里身体不错。今年初,他得了场小感冒,有些头痛、发热,正好家里备有感冒药,老人想吃点药解决问题。为了快点好,他一下吃了6片(说明书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两片)。
没想到,吃完药,不仅病没有好,反倒更难受了。全身无力、腰痛,小便也很少。子女将他送到厦门第一医院。一查肾功能,发现肌酐值近500μmol/L(男性正常值44-133μmol/L),转氨酶超过700μ/L(正常值为0-40μ/L),诊断为急性肾衰合并急性肝损伤。
医生建议他立即透析,老人不愿意,坚持保守治疗。好在停药之后,经过治疗,肌酐降到200多μmol/L。接着住院治疗12天后,老人康复出院,肝功能也恢复正常值。
【医生说法】
过量服药或损伤肾功能
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张燕林说,人到40岁,肾功能就会下降,一些老年人患有多种基础病,本身就有肾功能不全,用药更应特别小心。老年人应牢记,不要长期、大量用药,特别是一些有肾毒性的药物。老年人应提高预防意识,合理用药。
能致肾损害的药物达千余种,除了上述感冒药,还包括抗病毒药、造影剂、抗肿瘤药等。常见的感冒药,诸如泰诺、白加黑等都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吃这些药一定要遵照医嘱或是按说明书服用,过量吃很可能危害肾功能。
按说明书服消炎药
九旬老太出现幻觉
不久前,外地一名九旬老太感冒后,按药品说明书上的成人用药剂量服了一些消炎药(每日三次,每次两片),第二天却出现幻觉,还会胡言乱语,经检查,被诊断为抗生素相关性脑病。
【医生说法】
高龄体重轻 却未减药量
医生分析,高龄与体重轻,是患者发生药物中毒的两个主要原因。
张燕林说,现在有不少“儿童专用药”,剂量按年龄、体重计算,却没有“老人专用药”。张燕林说,很多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与青壮年几乎没有区别,这对高龄老人尤其是体重较轻的老人来说太不合理,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和一个身体瘦弱的老太,服药剂量肯定要有所差别。
【医嘱】
如何避免重叠用药
患有慢性病的老人 最好先看全科医生汇总病史
看了5个科
开回24钟药
每天70多片
中山医院药学部主任欧阳华说,曾有一名老人患有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因肾衰就诊。会诊时一问病史,几个月内,他一共看了5个科,医生给开了24种药,仅治疗高血压的药就有三四种。以每种药每天服3片计,这名老人一天要吃70多片药。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51.33%的老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2%的老人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
“老人应警惕重叠用药,特别是有的药属于同类但并不一定同种。”欧阳华说,老人常有多种基础病,需要到不同的科室找不同的医生看病。许多老人用药种类多,品种杂,用药量过大,药物不良反应叠加或药物间相互作用也使得不良反应增多。
比如,有的老人先在肾内科看了一种病,接着到心内科又看了一种病,比如肾性高血压,同时涉及多个科,可能无形中就会增加药量。
再加上老人多健忘,有的明明早上刚吃了降压药,结果忘了,过了一会又吃,就会加重不良反应。像高血压的药,常见不良反应有脚踝肿;像阿伦宁酸钠(治疗骨质疏松常用药)对食管有损伤。当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师或药师,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
欧阳华提醒,老年人看病一定要记得带好病历资料,看不同医生时,要告知自己所有疾病、就诊史和所服药物,避免重复用药、用药过多或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最好先看全科医生或签约家庭医生,把专科医生的治疗意见汇总到全科医生那里,就诊时统一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同时用药最好不要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
【如何保证安全剂量】
60岁以上老人用药量 应为成年人的四分之三
《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老人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以成年人剂量的1/2或1/3为起始剂量,剂量宜偏小。
抗生素用量也宜小,一般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为宜。
特别是本身有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更应酌情减少剂量,延长间隔。最重要的是用药必须有医师或药师指导。
老年人用药掌握好六原则
1
减少用药剂量(有人主张,从50岁起,每增加1岁就应相应减少用药量的1%)
2
改变服药次数(如每日服2次,改为每日服1次)
3
减少用药种类
4
合理联用药物
5
用药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换药
6
(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提醒】
适应昼夜节律变化 老年人用药需择时
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因此,老人用药还要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上午6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用药期间要多喝水 最好保持站立姿势
梁萌说,预防药物性肾损害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药期间多喝水,最好保持站立姿势。数种药物并用时注意彼此影响,不同时使用多种作用相仿的药物,并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更不要随便停药,以免出现停药综合征。
梁萌提醒,如果用药后出现少尿、恶心、皮疹、腰痛、乏力等情况,要立即停药,及时到医院检查。多数药物性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一般在2-4周,严重的要3个月,但也有个别重症肾功能衰竭难以恢复,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中草药用量难把握 不建议老人自行服用
梁萌说,闽南人爱用中草药,不少市民抱着中药“有病治病,没病保健”的想法,认为中药绝对安全。其实,有肾毒性的中药很多,常见的有雷公藤、山慈菇、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草乌、天麻、腊梅根、使君子、益母草、胖大海等,其中雷公藤对肾的损害最常见,其次是木通。还有一些中成药含有马兜铃酸成分,也会损伤肾功能。
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献钟说,中草药疗效因人而异,用量也难以把握,不建议自行服用。特别是对于那些《药典》以外的草药,其副作用难以辨明。他曾接诊过一名患糖尿病的老太太,说某种草药有降糖功效,便自行采来煎服,就诊时,肝功能已损坏得一塌糊涂。
【相关新闻】
我国发布首个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
老年人尽量避免服安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近日发布了我国首个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目录,总计发布了72种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旨在为临床医生和老人提供用药风险提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王育琴教授说,以神经系统用药地西泮(安定)为例,失眠的老人很多,他们长期或时不时吃安定。但是安定在老年人体内停留的时间会变长,吃完安定的老人,早上起来会发生“宿醉现象”,即服药次日早晨可出现头晕、困倦、思睡、疲乏和定向障碍,头感觉昏昏沉沉的,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跟喝完酒似的。
“很多老年人的跌倒和骨折就是因为吃安定这一类的长效安眠药造成的,安定不适合老年人,应找到失眠的原因对症治疗或者换为短效的催眠药物。”在中国PIM目录里,安定被列为24种A级风险药物之一,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
参与目录研制的药师张晓兰介绍,中国PIM目录中还包括7种非处方药物,老年人在药店自行购买使用时应格外注意,其中应用普遍的前三名非处方药分别为:氯苯那敏(扑尔敏)、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以常用的过敏药扑尔敏为例,如有慢性便秘的老年人过敏了,就不能长期服用扑尔敏,因为会加重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