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粥宝"粥卖相果然好 专家称长期过量摄入影响健康

2015-09-20 07:24:49香卉辉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记者网上买到的黄原胶

东南网9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香卉辉/文 梁张磊/图)针对近日网上热议的“粥宝”粥,导报记者亲手验证,加了“粥宝”的粥卖相果然好。不过,专家表示,长期或过量摄入“粥宝”,影响身体健康。

近日,一则题为《震惊!在外面喝粥等于服毒?太恐怖了!》的帖子在网上炸开了锅。帖子称:在外食用的浓稠的粥,很有可能是添加了“粥宝”——黄原胶。这种黄原胶加入粥里后,只需用少量的米、花十几分钟就能熬制一大锅浓稠的粥,而且卖相更好。

黄原胶真的能让粥卖相更好吗?本期《记者实验室》导报记者亲自下厨进行验证。

调查 粥店表示没加,网上买得到

鸭肉粥、海蛎粥、虾肉粥、鸡肉粥、皮蛋瘦肉粥……导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厦门岛内多家连锁粥店。江头一家粥店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粥都是点了以后马上去熬,你要等20多分钟。”对于有否添加黄原胶,多家粥店人员都摇头表示没有。

导报记者也走访了江头批发市场、江头菜市场、松柏菜市场内的十几家调味品店,都没找到黄原胶。“听说过,但我们没卖。”江头一家“佐料用品店”的老板说。

不过,导报记者在网上发现,有几个厦门的卖家在销售黄原胶,“我们没有实体店,你要的话直接发货。”导报记者在网上买到了一包两斤装的黄原胶,30元。

卖家表示:“每千克粥的用量是0.5-5克,按照比例用水溶解,再加入粥里就行。”

加热水搅拌的黄原胶

实验 “加料”粥卖相好,冷却后变果冻

导报记者昨天亲手试验了“粥宝”的“功效”。

在两个锅里分别加入等量的大米和水,开火;

舀出一点点黄色粉末状的黄原胶,加热水进行搅拌至透明黏性状,很像无色的麦芽糖;

水开以后,慢慢将溶解后的黄原胶加入其中一个锅里,不停地搅拌,锅里渐渐咕嘟咕嘟地开始冒出混浊泡泡,粥变得越来越黏稠。

十几分钟后,关火。

分别将两个锅里的粥盛出,对比发现,加料的粥从卖相上就赢了——米和汤完全融合,又黏又稠,而且从粥面上就能看到米粒,像熬煮了很久似的。相比之下,清水白粥中的米粒和汤分得比较明显,米粒都沉在碗底。

粥凉后的对比更加明显:加料的粥变成了果冻状,米粒仍然黏在一起浮在粥面,而清水白粥则没什么变化。

专家 国家禁止黄原胶用于早餐

“黄原胶在餐饮、食品行业用途挺广,本身是安全的。”厦门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专家说,但是它被国家明令禁止用在早餐内。早餐食品,除了可以添加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外,不准添加其他的添加剂。

该专家解释,黄原胶大多用在果冻、软糖、饮料当中,能让饮料中的果粒不沉底、有质感;在餐饮业内,有时也会把黄原胶作为黏合剂来用,不过,“长期或者过量摄入,肯定会影响人体健康”。

资料显示,长期过量摄入黄原胶,会给肝脏造成负担。

在这位专家看来,用黄原胶熬粥,应该只是个别黑心小店,因为“加了黄原胶一眼就能看出来”。

加了黄原胶的粥(左)和没加的正常粥(右)

支招

“黄原胶粥”可肉眼辨别

对于市民来说,如何才能从这么多粥里火眼金睛辨出“黄原胶粥”才是关键。专家和部分粥店工作人员都给出了一些方法,总结下来,加料粥的特点就是水多米少。

所以,辨别“关键看米汤,又清又黏的,大多是加料粥。”正常情况下,熬制的粥里米粒应该又软又烂,且汤的颜色是混浊、浓白的,闻上去会有一股淡淡的米香味,口感也不会特别顺滑。

如果添加了黄原胶,粥汤很透明、吃起来黏稠,但米粒稀少,喝起来滑溜溜的,香气十分浓烈。

煮粥健康增稠有诀窍

如果真的如专家所说,粥店没有加黄原胶,那为什么街上粥店比家里煮出的粥更稠更黏呢?导报记者根据采访整理了一下,除了正儿八经熬煮五六个小时的老粥,目前粥店大概有几种能让粥增稠的健康方法:

第一种,是用一点淀粉勾芡,然后加在粥里;

第二种,是在粥里加点食用碱,能将用米量、熬煮时间减半,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方法;

第三种,是加一点糯米;

第四种,是将糯米蒸熟,然后泡在汤中;

第五种,厦门五星酒店总厨陈智林昨日透露“五星级诀窍”,那就是多放点米熬煮,等到大米开花以后,捞起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量,用搅拌机打成汁,再倒回锅中继续煮,这样煮出的粥又黏又香,口感顺滑。

这些方法不但简单,最重要是食用后很安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