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路8号建筑改造前后的效果图(左图为改造前,右图为改造后)。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晓波)鼓浪屿重点商业街区立面整治正在抓紧推进。记者昨日从鼓浪屿管委会获悉,龙头路商业街立面整治方案日前出炉。方案由来自清华大学等四所大学师生组成的团队,用“共同缔造”的方法完成。方案以“做减法”为主,细分到不同路段、不同建筑,将对龙头路商业街(除小吃街路段)及周边辐射的晃岩路、福建路部分路段的沿街立面改造,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助力鼓浪屿整治提升。
据悉,半个月前,鼓浪屿管委会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的80多位专业师生,组成“鼓浪屿共同缔造工作坊”团队。师生们有备而来,提前吃透各种相关资料,在驻扎岛上的十多天里,他们紧扣“龙头路商业街立面整治”这一课题进行全方位现场调研,最终形成方案。
这一次,师生们采取了“共同缔造”的方法——面对课题街区范围内的40多栋建筑,80多位师生划分成16个小组,每组负责3到4栋建筑,入户对建筑内的商家逐一征求意见。 “我所在的小组负责的是龙头路口的三友假日旅游城。入户征求意见时,我们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每一家商户或业主先提出立面整改建议,然后听取他们的反馈,再修改再反馈,如此一来二去几个回合,最终达成一致。”中山大学城市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黄耀福告诉记者,与他们小组一样,每个小组都是通过这种与商户或业主一来二去的互动,最终得出具体整治方案。
上周末,方案在鼓浪屿进行了展示,受到好评。
>>部分大面积店招将改浮雕
龙头路靠近钢琴码头的出入口,游客量巨大,是鼓浪屿的门面之一。
龙头路8号三友假日旅游城是这一带体量最大,也最醒目的建筑。这栋建筑是2001年建成的,仿欧式的现代商业建筑,立面较有特色,但是由于店招遮挡原有墙线,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
方案通过对该建筑30家店面店招的控制,意图让建筑原有的特色重新凸显。比如,建筑正大门上方现有的“三友假日旅游城”大红色招牌太过抢眼,建议拆除;位于建筑门面位置的几家商店,都有招牌过大或过于鲜艳,建议弱化或柔化;银行店招下方的电子显示屏过于显眼,建议去除。
三友另一侧的龙头路1-11号,由三栋建筑构成,建筑风格相对统一,和三友一样,立面问题主要存在于店招。两家银行的店招就因面积过大“喧宾夺主”,被建议改为简易的浮雕招牌。
空调外机过于显眼或杂乱,则是这一路段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方案建议对空调外机进行重新组织。
>>将修补损坏的窗花
龙头路其他路段除了同样广泛存在店招和空调的问题之外,窗户和雨棚也成为方案重点“关照”的对象。
临近街心公园的龙头路143号-147号和156号-176号存在不少“窗户”问题,有些建筑窗户破损严重,有些建筑窗户被糊住,原有的窗花纹样被遮住。对此,方案建议,修补破损的窗户,将防盗铁栅装到窗内,并且修补损坏的窗花,通过窗户增强立面效果。
龙头路54号-98号、100号-106号、21号-47号、59号-93号以及晃岩路04号-26号之间,则多存在雨棚多余、杂乱、不规整。方案建议结合立面风貌合理设计雨棚。
此外,针对每段路、每栋楼的不同情况,方案还给出了各种其他细节上的建议。
>>强化音乐厅广场通透性
方案还对龙头路入口鼓浪公园和鼓浪屿音乐厅广场两个节点空间提升给出建议。
方案建议,鼓浪公园保存现有的树木,通过公园再设计,打开被绿篱封闭的内部公园空间,并结合铺装夜光灯的引导,疏散商业街集聚的人流,为游客提供休息等候场所——事实上,这些建议恰与进行中的鼓浪公园景观改造不谋而合。
针对音乐厅广场,方案分析出三大问题,一是外围空间与街道空间隔离,被中央坡地隔离,通透性严重不足,密植的竹子和连片的灌木割裂了两个大公共空间的联系;二是节奏序列不明显,与音乐的关系不足,缺乏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更缺乏市井性的表演空间;三是作为龙头街区整体景观序列的视觉制高点,空间高潮意味明显不足。因此,方案建议强化两个空间的通透性,利用高差层次,营造舞台空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