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娥阿婆回忆起往事,不禁落泪。记者 于婧媛摄 寻人线索 ●黄丽清出生于1937年前后,如果她至今还活着,今年应该78岁了。 ●黄家当时住在鼓浪屿“pu爱路(发音)56号”,这栋房子以前是华侨留下的,她们家租住在那里。 ●领养人当时住在龙头路靠近日本领事馆附近,从日本领事馆前的路走下去靠左边,家门口有4口井,对面是个照相馆。 ●大姐说,阿清小时候可能有夜盲症,到了晚上眼睛看不见。 ●如果您在那个年代住在鼓浪屿,或者有关于菜姑一家人的任何线索,请拨打晨报热线8080000或通过海西晨报官方微信、微博,联系本报。 海西晨报讯(记者 于婧媛)故事发生在1937至1945年的鼓浪屿,因为战争和饥饿,母亲不得不把孩子送人养活。离别时,爷爷买了两颗枣子,姐姐和妹妹一人一个,吃完枣子就上船分离,谁知这一别就是一生。 近日,70岁的阿婆黄丽娥看了一个电视寻亲节目后,辗转一晚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她打电话给殿前派出所,想寻找二姐黄丽清。昨日,记者来到中埔水产批发市场一家海鲜店,知道了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一个家庭的遭遇。 无奈送走孩子 黄家原先住在鼓浪屿,家里有爷爷黄马义(音)、奶奶李宝、父亲黄福道、母亲朱枝、女儿黄丽华和黄丽清。黄福道是摆渡船夫,专门摇着小船往来于厦门岛和鼓浪屿之间。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厦门时局紧张。黄福道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母亲为了养活家人,到香港给别人当奶妈。随后,日本人封锁了鼓浪屿,家里断粮了。 就在全家走投无路时,在鼓浪屿卖菜的菜姑看到年仅5岁的黄丽清(阿清),就跟奶奶李宝说,孩子给我养吧。为了让阿清活下去,奶奶做了送孩子的决定。在把阿清送人之前,奶奶带着她和大姐黄丽华,到照相馆拍了惟一一张合照。 不久后,由于时局紧张,菜姑决定带阿清回惠安老家。那一天,爷爷和姐姐黄丽华亲自来送阿清,他们从黄家渡上船,爷爷特地买了两颗枣子,阿清和姐姐一人一颗。吃完枣子大家就分开了,没想到,这次分离一别就是70多年。 家人重新团聚 没过多久,爷爷饿死了,奶奶到日本医院当洗衣工,养活惟一在身边的孙女黄丽华。当壮丁的父亲逃跑了,回到南安老家。日本投降后,母亲也从香港回到鼓浪屿,一家人终于团聚在鼓浪屿。父母一回来就开始寻找阿清,然而,一位菜姑的远亲说,菜姑和孩子回到惠安后就病死了。 后来,黄丽娥和弟妹相继出生。黄丽娥记得,爸爸妈妈奶奶只要一走到龙头路菜姑家门前就掉眼泪。 新中国成立后,子女们都各自有了家庭和生活,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但家人一直惦记着阿清,祈祷阿清还活着。 帮助父母圆梦 虽然没有见过二姐,但黄丽娥仍然记得老照片上那个才5岁的阿清,留着平刘海娃娃头。这张黑白照片被家人一直保存到上世纪80年代,但后来几次搬家,找不到了,这也是他们心头的遗憾。“如果我二姐还活着,今年就78岁了。”黄丽娥谈起往事不住落泪,她说,母亲2010年去世前总是念叨着:“我有一个女儿叫阿清。”黄丽娥记得,从小逢年过节一家团聚时,一说到送人的二姐,父亲就会大哭。 “我想给爸爸妈妈圆一个心愿,我和弟弟们商量了,如果找到二姐,我们为她养老送终。如果二姐已经去世了,我们也想知道她葬在哪里,带一把骨灰到爸爸妈妈的坟前,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
相关阅读:
- [ 04-09]村村乐:一位台湾老兵的寻亲历程
- [ 12-17]寻亲故事引来集美小伙 当年母亲捡回妹妹被领养到美国
- [ 12-12]女孩21年前被弃集美 被美国夫妻收养如今回厦寻亲
- [ 11-08]女孩在中山路流浪可能受过精神刺激 热心人帮寻亲
- [ 10-30]表兄弟16年后再寻子续:在仙游见到了阿明 DNA已采集
- [ 10-19]女子失联25年找到娘家人 兄姐愿负担其生活
- [ 10-12]母亲失忆25年 女儿上网求助帮妈妈找娘家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