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记者 郭文娟)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近日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厦大有三位教授入围,分别是化学化工学院电化学专业的孙世刚、无机化学专业的谢素原,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专业的戴民汉。
各学部初选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二十。
厦大目前共有11名中科院院士,8名在化学学科,2名在生命科学学科,1名在海洋学科。
据悉,中科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2015年最终增选院士不超过65名。此次公布的157名初步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43岁。
资料显示:孙世刚、谢素原、戴民汉三位教授的年龄分别是60岁、47岁、50岁。在候选名单中,年龄小于47岁的只有7人。
按照惯例,最终增选院士名单将在今年底公布。
孙世刚
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60岁
[个人简历]
学士(厦门大学,1982)
深入学习文凭(巴黎居里大学,1983)
法国国家博士(巴黎居里大学,1986)
博士后(1986-1987,法国科研中心界面电化学研究所)
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电化学贡献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国际电化学Brian Conway奖。
[研究领域]
电化学催化,电化学表面科学,谱学电化学,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电化学
谢素原
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所
47岁
[个人简历]
学士(福建师范大学,1988)
硕士(昆明贵金属研究所,1991)(中南工业大学,1989)
博士(厦门大学,1999)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长江学者,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
[研究领域]
特殊结构富勒烯的合成、性质及其在超导和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碳簇材料的结构和形成机理,高效液相色谱和表面质谱分析,碳基纳米团簇材料(纳米管、石墨烯等)的合成及其功能化。
[论文发表]
厦大在全球最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及其子刊上的首次亮相是在2008年,总共发表了两篇,其中一篇就来自谢素原(厦大为惟一作者单位)。2010年,谢素原在《自然-化学》又发表一篇论文(厦大为惟一作者单位)。
戴民汉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50岁
[个人简历]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球科学博士(1995)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博士后(1995-1997)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
厦门大学教授(1998-)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2002-)
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研究领域]
海洋碳循环、痕量金属生物地球化学,表层水及地下水放射性核素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
围绕海洋碳循环,戴民汉重点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海洋在调控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二是“海洋酸化”,即研究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之后,会如何影响海洋的生态系统。
【相关新闻】
约1/3候选人会最终当选 “谢绝”处级以上官员
此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是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进行的院士增选工作。新公布的初选名单中,中科院系统依然占大头,入选比例占近23%。按惯例,这157人中约三分之一将会最终当选院士。
院士增选渠道只有两个
中科院称,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
根据新制度,院士遴选渠道缩紧,只有两个渠道,一是需要三个院士提名,二是通过科协学会等学术团体推荐。
院士推荐制度在改革后也有所改变,候选人的提名院士从两个变成了三个,本学部的院士则从三人变成两人,以便有更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纳入院士增选的范畴。
而此前的行政部门渠道被取消后,意味着处级以上官员、公务员和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此外,院士改革还增加了“终选”制度,今年新当选院士将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将考虑候选人在更广学术范围内的认可度。
最终增选名额不超过65位
此前,院士增选首先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2013年的院士增选过程中,中科院公布了通信评审之前的391名有效候选人。
而今年,中科院方面没有公开公布有效候选人,而是直接公布了通信评审后的157名初步候选人。
按照规定,2015年最终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5位,这意味着目前初选名单中的157人中,约三分之一将最终当选院士。
从最新公布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的单位看,并没有“官员院士”的影子,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中科院院士本身就更注重基础科学等方面,以往就没有“官员院士”。
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此前还专门发出关于重申院士增选工作纪律的通知,要求广大院士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以及行政干预增选工作,反对干扰增选活动的不当行为,不接受请托说情和各种名目的送礼,不参加可能影响院士增选公正性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他人泄露评审、选举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讨论、评价、投诉及调查处理意见、选举结果等。(据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