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集美:让社区治理创新更有“人情味”

2015-07-28 10:25:06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集美区积极探索具有人文集美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

康城二里曾经堵塞的景观池,在居民的建议下,被改造成小区的和乐亭。

康城二里的居民、志愿者向记者讲述小区里发生的美丽变化。

纺织社区的老旧小区一块曾经的废弃空地,现在成了居民纳凉聊天的场所。

纺织社区曾经破旧的小区围栏被重新刷漆,并设置温馨标语。

老旧小区曾经的沙地,在居民的建议下,变成了健身场所。

曾经脏臭的卫生死角成为美丽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

厦门日报讯(文/本报记者 应洁 郭瑜芬 图/本报记者 姚凡 通讯员 林志杰)康城二里小区创新“三级微信网”,通过逐级收集民意、传递民声,使群众诉求和建议得到及时解决;灌口镇田头村为乡村发展探索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样式;侨英街道兑山社区充分挖掘驻地的高校、驻军与社会资源,实现了“鸡舍变公园”的转变;集美街道银亭社区海光花园在居委会、居民、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将无物业管理的旧小区变成整洁和谐的温馨家园……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开展以来,集美区涌现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典范村、社区,探索了不同类型社区实施“共同缔造”的措施办法,初步摸索出一套具有人文集美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该区积极探索具有人文集美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

关键词1

“以奖代补”

调动各方积极性

共谋共建共享共管

在集美,高校多、企业多、台商多,城市社区和传统乡村并存。为了调动社会积极性,自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全面实施以来,集美区积极发动各方参与“以奖代补”项目,共谋、共建、共享、共管。

今年,集美区共安排“以奖代补”区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上个月初,集美刚刚召开了今年第一批区级“以奖代补”项目审批会,经过审批,各镇街上报的37个项目中,有26个项目通过审批,这些项目涉及居民活动场所改造、村庄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社区环境整治提升等各个方面。

去年,集美区还出台了《共同缔造社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社会捐赠资金指定“管家婆”,以消除共同缔造项目中社会认捐款的管理“盲点”,保护百姓参与共同缔造的认捐热情。接下来,集美区还计划出台“以奖代补”社区治理类考核奖励办法,并组织实施一批文化类和社区治理类的项目。

关键词2

第三方评估

考评共同缔造成效

确保真正体现民意

在着力探索社区治理、共同缔造新模式方面,集美区率先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共同缔造工作成效进行考评,并把群众的参与度和评价等作为重要考核标准,确保“共同缔造”项目真正体现民意。

作为两大台商投资区所在地,在集美,台企、台商的力量不容忽视,集美积极吸纳和引导台胞参与社区治理,推进辖区镇街与台湾乡镇、社区共建,通过交流增进感情、促进融合。

此外,集美还建立了社区事务协调、听证会制度,完善村民、居民共同监督、参与议事制度,推广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三方联动机制,在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通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促进社会交往,建设和谐社区关系,确立社区治理“新常态”。

关键词3

“智慧”平台

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可享快捷贴心服务

社区居民水龙头坏了,想找人维修,只需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民生集美”智能平台,就能查询到最近的维修服务点——经过长期的建设,集美区已全面完成合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升级改造,建立起一个便民的智能服务平台——“民生集美”,这个平台以多媒体电子地图为载体,整合了社区各类资源及衣食住行、就医等实用信息,让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快捷贴心的服务。

集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整合了各类有关民生服务的事项,并在全区推广“1+3+6+N”运行模式,可实现信息综合共享、人员综合调度、民生综合服务、社会综合管理、绩效综合考评、三级网格综合推进等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治安、公共卫生、文化教育、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等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目前已建成了18大功能,未来还将不断拓展。

目前,集美区网格化建设工作已覆盖所有城市社区,不仅是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也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亮点】

纺织社区:老工厂社区华丽转型

在纺织社区,你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老牌”社区特有的印记。这里曾是纺织厂所在地,遍布着老旧企事业单位职工宿舍,还住着许多退休职工。如何让破旧街巷实现美丽蜕变,如何让居民完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型?经过不断的探索,纺织社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整治老街巷 卫生死角变身文化长廊

钱素香今年78岁。她家附近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是她每天出门都会经过的地方。长廊约30米长,她走过时都要停下来看看。但是在以前,钱奶奶经过这里都要远远避开,“那里又臭又脏,我们曾叫它‘野猪林’。” 钱素香说,这里曾经是废弃店面,因长期闲置,这里成了没人管的“死角地带”。

去年,共同缔造在纺织社区全面开展,退休教师廖老师建议,将店面改造成“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让附近的孩子在上下学途中能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在学校和驻厦部队的支持下,这个居民眼中的“野猪林”被改造成为社区一景。

完善老人协会 鼓励老人参与共谋共管

纺织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人社会”,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389位。今年78岁的徐淑英和大多数退休老人不一样,每天过得非常充实。“我是小区楼长,平时大家有啥事都会来找我。”此外,她还是社区老人协会成员和志愿者。

在纺织社区,像徐奶奶这样积极参与共同缔造,发挥余热的老人有很多。为完善老人参与共谋的平台,在社区的支持下,社区老人协会通过选举,产生了7名理事会成员,在协会里,老人既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也是社区服务的受益者。

此外,不少居民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建立一帮一或二帮一的服务模式。“居民纷纷参与志愿服务,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社区工作人员小邱说。

康城二里:居民融入“新家园”

临近中午,康城二里的吴卫英端着一碟东西快步走着。原来,她所在的合唱队和舞蹈队成员准备了一场“百家宴”。吴卫英做了拿手好菜,准备让大家见识一下自己的手艺。

康城二里,是杏滨街道康城社区典型的“新厦门人”生活区。共同缔造开展以来,吴卫英和小区邻里很快相识、相熟,真正在康城二里找到“家”的感觉。

居民微信群 促进邻里交流互助

马珍珠是康城二里居民。最近,她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原来,她加入了小区的几个微信群,有舞蹈群、小区互助群等,每天有发布活动消息的,有聊家常的,有询问求助的,她不时会参与讨论。

居民自发设立微信群,这在全市乃至全省尚属首创。除了舞蹈群、合唱群等,还有多达557个成员的“小区互助群”,在群里可以问到快递电话、家政服务,还有人把小区违章车辆拍照在群里“曝光”。

截至目前,康城社区共成立39个微信群、3个QQ群,参与达到1000多人次。现在,康城二里每栋楼都有微信群,这些微信群构成“三级微信网”:居民可在微信向楼栋长反映问题,然后转到居民事务理事会理事长手上,再由理事长解决或反馈到居委会,发挥了理事会“小组织、大作为”的作用。

邻里青年汇 助力社区治理服务

今年4月19日,全市首个“邻里青年汇”试点暨集美区大学生志愿服务驿站在康城社区成立,其成员全部来自社区家委会年轻的家长、青年达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等。

康城二里小区有2200多名年轻人,“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等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存在有热情没精力、有时间没合适的平台参与社区事务的问题。”共青团集美区委副书记、青年汇理事会秘书长章琳琪介绍说:“邻里青年汇的成立,将是解决共同缔造中年轻人缺位问题的一个有益探索。”

随着邻里青年汇的成立,一批年轻人积极参与到了社区治理和服务中。 “平台登记的人数已超过百人。”康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林延乐表示,下一步,青年汇将开展“互联网+”服务,帮社区开设微信公众号,把居民吸引到互联网平台上,方便服务居民,同时收集居民建议。

田头村:

合作社引领村民就业致富

走到田头村仙岭山脚下,一处占地40多亩的“孔雀园”颇为壮观。孔雀园有3000多只蓝孔雀,是全国最大的蓝孔雀养殖基地之一,在村民张朝金的带领下成立了合作社,每年能创造利润一两百万元。近年来,田头村积极发动各类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共同缔造,建设富美田头。在田头村,像这样的农业合作社共有12个,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数百户村民就业致富。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中,田头村在发展壮大原有的仙景芋种植的基础上,推广铁皮石斛、金线莲等特色现代农物种植,以及南江黄羊、从江香猪等优质畜禽品种的养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带动作用。

通过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打造一条既能自成一体又能与周边景点相互衔接的旅游线,是田头村的又一条致富之路。为此,田头村的5家社会组织共同成立了田头运动休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田头村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据悉,在村民共同谋划下,田头村21个共同缔造建设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中。其中,田头村入口至大岭十里蓝山入口沿线及节点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田头村部经西林山到仙景的自行车系统也正在施工中。

【记者手记】

实施共同缔造 社区更具“家的气息”

从去年开始,在集美的老城区银亭社区,掀起了一场为好人好事“点赞”的“大拇指行动”——如果看到有人将纸屑捡起放进垃圾箱,或在公交车上遇到让座的乘客,这里的居民会不吝表达,伸出赞美的“大拇指”。活动的倡议人、银亭社区党总支书记苏颖说,现在的人习惯于在微信、微博上点赞,却往往忽视或缺乏勇气对身边的小小善举给予赞扬,“勇敢竖起大拇指、传递正能量,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让邻里、社区关系更和谐、更美好。”

在集美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和共同缔造的过程中,像这样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时候,它们只是一些小事:在侨英街道泉水湾、大学湾等小区,居民自发开展垃圾分类、将厨余“变废为宝”等活动;在杏滨街道的电厂生活小区,大家通过老照片、老故事征集,唤起老职工对电厂生活小区的回忆,增强居民对小区的归属感……在此次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往往越是这样的“小事”,越能真正反映出创新社区治理最本质目的所在——为了让每个社区更美好,为了让每个居住其间的人更热爱生活。

社区,本质上是人与人的连接。在集美,社区治理创新被看做是推动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的重要一环,是城市文明进程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共同缔造”实施过程中,除了做好“房前屋后”等生活环境的硬件提升,集美作为人口快速增加的岛外新城区,还特别注重人文氛围和精神引领等“软环境”的营造,通过丰富的社区活动、文体赛事和自治组织载体,让大家通过参与社区事务、志愿服务实现自治共管、互帮互助,让社区更具“家的气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