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深夜,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急诊室打响。这边,天气变化让许多孩子感冒发烧,着急的家长连夜扎堆往急诊室跑;那边,救护车疾驰而来,送来受伤流血的年轻人、突发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甚至还有醉鬼撒着酒疯被搀扶进来,把地板吐了一地……
无数的情绪都在一间间不大的急诊室里发酵、膨胀——有时是不安、焦虑,有时是如释重负、心存感激。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和谐的插曲——有的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或高声质问,或恶语相向。而此时,医生护士往往正忙于处理患者,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夏天,不仅身体易生病,情绪也易“发烧”。此时尤其需要医患双方增进理解,共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及家属的焦虑,医生应充分理解;医生的难处,病人及家属也不能视而不见。
深夜,本报记者陆续走进厦门各大医院急诊室,关注夏日发生在医生和患者身上的故事。
我们还开通“医患留言板”,无论您是医务人员还是病人、家属,无论是愉快还是不快的经历,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告诉我们,我们将选登在本栏目中。
第一医院儿科重症室,医生用病床检测仪器检查不能搬动的儿科重病患者。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何无痕 实习生 林桂桢 图/本报记者 黄晓珍)经过一路疾驰,救护车停在急诊大厅门口,“让让!请让一下!”车门一打开,医护人员迅速抬着担架往急诊抢救室跑去,家属紧随其后。此时,急诊抢救室的自动门已经提前开启,直到病人进入后才缓慢关上。短暂几秒的慌乱气氛,在这扇门关闭后瞬间消失,但不消多时,儿科急诊室传来孩子此起彼伏的啼哭声……
对于急诊室的工作人员来说,这里的深夜不曾真正宁静过。前日深夜至昨日凌晨,本报记者来到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验夏夜的急诊室里,那些没有硝烟的战役。
据了解,仅昨日凌晨0点到早上8点,第一医院急诊室就接诊了200多个病人。
儿科急诊室的护士进行预检分诊。
第一医院新生儿救护中心,护士夜间照顾新生儿。
场景1
昨日凌晨0点
不合理请求遭拒,男子猛甩病历卡扬言投诉
“宝贝不要哭啦,阿姨陪你来玩个游戏好不好?”前日深夜11点,护士许小澜一边安抚着不停挣扎的小朋友,一边熟练地在几秒之内迅速检测好孩子的脉搏、血氧和血糖。“你看,这个游戏很简单是不是?”检测之后,她取下了夹在孩子手指上的脉氧仪,哭声停止了。“体温39.1℃,脉搏160次/分钟,请在旁边登记孩子的基本信息,然后在大厅看屏幕等待叫号。”虽然口罩遮住了许小澜的口鼻,但从微笑的声调里却能感受到她嘴角的上扬。
由于最近孩子放暑假,儿科急诊室的病人数稍微比前两个月的“旺季”少了一些,但这个夜晚,许小澜还是忙得顾不上喝口水。作为护士,她要负责对患儿进行预检分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安排就诊时间,工作了5年,她对这一套流程已经驾轻就熟。
在记者蹲点采访的时候,许小澜每次休息时间从未超过3分钟,除了要进行分诊,她还要应付各种提问——“请问你这有卖退烧药吗?”“挂号怎么挂?”“哪里有卖水?”
昨日凌晨0点,一位没带孩子过来的男子,执著地要求许小澜给孩子开药,在被数次拒绝后,这名男子猛甩病历卡,情绪失控:“信不信我告你!”随即愤怒离去。随后,急诊室突然出现了短暂的平静,不过,许小澜连失落都没有太多时间,1分钟后,一位面色潮红的宝宝被焦急的妈妈抱上分诊台。“宝宝轻烧,脉搏143次/分钟,有咳嗽吗?”许小澜很快给孩子做了测量。
昨日凌晨1点,许小澜的值班时间结束。“渴死了,渴死了!”许小澜摘掉口罩,露出被遮住的笑脸,“下班啰!”
护士为急诊病人检查。
第一医院儿科急诊室,护士忙个不停。
场景2
昨日凌晨0点20分
5分钟照顾7个病人,像打仗般的工作是常态
昨日凌晨0点20分,听到救护车的声音,护士黄嘉娴立刻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急诊抢救室的自动门已经打开,她快步走到门口,一位坐在担架上的老人家正被几位护工合力抬进。“放在这里。”她指着一张空置的床位。老人坐好后,黄嘉娴一边问:“老人家原来有什么病吗?高血压什么的有吗?”一边娴熟地开始监测心电图的准备工作,迅速地把仪器上的夹子夹到老人身体的相关部位。
1分钟时间,黄嘉娴已大致清楚老人的情况。原来,这位老人已经75岁,半夜突然喘得厉害,心律变快,急忙送医。
“血压正常。” 黄嘉娴量完血压,又立刻进行抽血。突然,家属惊叫:“心电图数值怎么升高了?” 黄嘉娴忙查看数据,说:“现在情况很稳定,不用太担心。”
“小黄,这里有个醉酒的患者。”黄嘉娴闻声一看,不知何时又来了新患者。隐隐的酒气开始散发到抢救室内。“不要紧,要吐的话这有袋子。”黄嘉娴立刻小跑过去,准备监测心律。这时,她还惦记着另外一位患者,隔空朝同事喊话:“把旁边的这个女生送五楼。”
短短5分钟内,黄嘉娴马不停蹄地照顾了7个病人。不过,对于工作了9年的她来说,这样像打仗般的工作是每天的常态。“我已经习惯啦!”黄嘉娴告诉记者。话音刚落,她就匆匆跑去另一个床位查看病人。
场景3
昨日凌晨1点
病人家属希望手术插队,医生耐心解释
昨日凌晨1点,新来的急诊病人变少了,但角落里的一场对话却渐渐放大音量。
“医生,你们能尽快动手术吗?我们家属真的很着急!”
“不好意思,我们这边的手术安排早就预定满了,目前只能排到下周四,但不能保证下周四一定能动手术,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了。”
与家属对话的是骨科主治医师“刘刘”,前晚11点,一名67岁的老太太刚从上海转院,被救护车从机场送来,据了解,她在上海旅游期间不慎摔倒,导致髌骨骨折,在上海接受初步治疗后,赶回厦门做进一步治疗。
“我妈年纪大了,能不能先帮我们安排手术啊?”音量进一步增大,家属明显着急起来。面对几位家属的“包围”,“刘刘”解释说:“大家的命都是命,我们绝不会故意耽误任何一个人的病情,只是客观条件摆在这里,手术确实都约满了,我们只能按顺序来排。”
最终,面对“刘刘”的耐心解释,家属的情绪慢慢平复。事实上,今年32岁的“刘刘”已经多次经历这样的情况,也有了自己的处理方法,“我们也理解家属的心情。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只能把患者的病情实事求是地解释给家属听,也把治疗方案用最易懂的方式告诉他们,尽量让他们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