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留守儿童与父母靠电话沟通 多管齐下关注留守儿童

2015-07-06 07:26:38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地铁施工工人易先生

东南网7月6日厦门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文 陈巧思/图)留守就像一个怪圈,十几年前,有孩子在留守,慢慢地,他们长大了。十几年后,依然有孩子在留守,他们正在成长。

了解“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而作为“留守儿童”的父亲,更该反省,该如何关心自己的孩子。

样本一

无奈的留守父亲:老易

女儿从小留守

老易是一名电焊工,45岁,湖北荆州人。每天,老易都会下到嘉禾路的地底下,为地铁1号线施工。外面车水马龙,下面相对安静。

他的女儿今年19岁,读大一,从小就是名留守儿童。“我和老婆都在外打工,不出来不行,生存都成问题。”说到让孩子留守,老易满心无奈,家里一点田地,光靠那点收入实在不够,夫妻俩只能外出,任由房子长期落锁。

父女间的距离远了,沟通少了。几年前,老易在云南,妻子在广州的服装厂,他们和孩子的沟通只靠一通电话。“一般是有什么事情才打电话,比如小孩子想我们了,就打一个,以前是一个星期打一次,后来到了高中,给她配了手机,她先打过来,因为电话费贵,我们按掉,再重新打回去。”老易说。

电话里,老易经常跟女儿反复说的话是:“要听话,好好读书。”他坦承,路途太远,要尽到关心责任实在没办法,只有年中、年尾各回一次,跟孩子交代一下。

老易的家,离乡里的小学有2公里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女儿小易便去学校寄宿,一个星期回家一次。

像他女儿这样的留守儿童,在当地还有很多。“我们这边的同学都是这样的,在我们村里,隔壁的邻居,当时和我同一个年级的留守儿童,有七八个。”拨通小易的电话,她在电话那头回忆。

寄宿之前,小易只会简单的家务活,但到了学校之后,要学会照顾自己。“洗衣服是必须的,之前只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干过活,一开始很不习惯。”她说。

她更不习惯的是,在她生病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为什么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在大多数人家里都在热热闹闹过年时,他们一家人却经常无法团聚,她感到一种深深的孤单。而这样的生活,也让小易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全靠她自己。”老易说。

 

样本二

权威的父亲:老李

儿子从小留守

老李今年47岁,也在地铁沿线打工。他20岁生孩子,如今儿子27岁,在武汉上班,即将结婚,房子车子都买了。

儿子小李,也是留守长大的一代。尽管身在远方,但老李管起儿子来,还是相当“有一套”,讲起来绘声绘色。

老李说,儿子在叛逆期的时候,一有什么事情闷着,不吭声,他就会让妻子跟儿子沟通。当时,老李和妻子都在广州,没有人照顾孩子,他就请小姨子当委托人。在孩子的学校里,还布有“眼线”,孩子一有什么不好的风吹草动,“眼线”就会打电话告诉老李。老李还经常跟老师保持联系。

老李给儿子一张银行卡和密码,每个月要花多少钱,自己支取,但是要上报财务明细。有一个月,孩子花了1100元,老李察觉出事情很严重,立刻赶回去,照着儿子的财务表一笔一笔查账。

查到最后,儿子受不了,自己坦白交代,“他上黑网吧了”。老李为此还找到这家黑网吧,要求不得再让他儿子入场,否则举报。“我对他的管教很严格,我得有把柄拿在手里,才会教育他,不然我就不行动。”老李说,他善于心理战。

样本三

留守的延续父亲:大蒋、小蒋

孩子一个11岁,一个2岁

大蒋和小蒋是一对兄弟,江苏淮安人。负责工地劳务工作。

在来厦门之前,30岁的大蒋去过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南京、石家庄等地,每个地方一待就是一年多,其间不能回家,要等到工程结束才能回去。

在这期间,他的儿子长到了11岁。

“我们的学历不太高,自己也教不了什么,一般学校管,课本教,会比较好。”他认为,作为父亲,他只能在做人方面教教孩子。

今年六一节,大蒋没有给孩子打电话,也没有送礼物。“忘了。”他有点尴尬地看着弟弟,解释说“可能我们那边没有这种习惯”。

对于儿子的情况,大蒋更多的是“不知道”。他一般三四天和家里通一次电话,询问生活情况,他不太清楚孩子的心事,没看过孩子的作文,父子之间的沟通也没多少,经常说的是“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甚至,他的手机里,都找不到儿子最近的照片。

留守的现象,依然在传递。一年前,在女儿1岁时,26岁的小蒋离开江苏,走向工地。还好,他老婆目前还在家里。

“没办法,麻烦啊,我们在外面跑,孩子总不能也跟着到处跑,在家里吃住用肯定比外面好。”小蒋说。

 

观点

三管齐下关注“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会存在问题,“非留守儿童”如果没有教育好,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留守儿童”这样的既成事实,是该怎么管的问题。

首先,家长应当担负起责任。对于孩子的情况,一问三不知,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心理变化,肯定是家长失责。虽然人在外地,但在孩子放假期间,完全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了解父亲,了解大城市的变化。

其次,学校也应当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现在的通讯技术那么发达,一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动,应当及时通报家长,对家长和孩子给予指导,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再次,寻求社会资源支持。父母亲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得寻找有责任心的亲人,指定为委托人,学校应当和委托人保持联系。同时,也可以请熟人帮忙留心孩子的状况。

对于“留守儿童”,只有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三管齐下,相互配合,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