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美丽厦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出炉 规划时限至2030年

2015-06-24 08:47:18吴林增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6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文 常海军/图)后年,厦门要跟全市的黄标车说“拜拜”;今后,在项目落地上,厦门更强调“绿色指标”。这些让厦门“美容招数”,都写入了《美丽厦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4-2030年)》。日前,这个规划经市政府研究通过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意,正式印发实施。

导报记者注意到,规划分为11章,涉及污染物减排、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等6大类。

空气2017年跟全市黄标车说“拜拜”

小编说:黄标车,一肚子“坏气”。虽说他们只占全市机动车总量10%,但它们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却超过机动车总排放量的五成。治气,就得先“治”它们。

在这个《规划》中,“厦门蓝”的分量不轻。今年的目标是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天数达到95.4%,也就是说空气清新的天数要达到350天左右。到2030年,这个数字达到96%以上。

如何让厦门天更蓝?规划方案在项目立项上做了前置规定: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

此外,全市的黄标车,2017年将全部“拜拜”。规划明确,2015年底全面淘汰营运黄标车,2017年底前淘汰全市黄标车。

尤其值得持外地牌照的车主注意的是,此次,规划中提出了:完善外地车在厦使用管理规定。今后一段时间内,如何完善外地车管理将是车主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考虑到厦门目前机动车增速过快,因此,此次提出完善外地车在厦使用管理,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厦门对于外地车的管理将趋于严格。

还有,要积极配合海峡西岸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厦漳泉同城化的框架下,建立厦漳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水质开展截污治理给筼筜湖“除臭”

小编说:筼筜湖“湖臭”,年年除,年年臭。真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在湖边肆无忌惮大口大口地呼吸,而不会被恶心到,那真真必须高呼“美丽厦门万岁”。

在喝的方面,此次规划,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到2015年,水环境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保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在厦门市环保局不久前公布的去年环境公报中,筼筜湖依旧被诊断为“生病”。在这份规划中,筼筜湖整治也多次被提及。

规划指出,加大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开展筼筜湖环湖截污治理及雨污分流改造。此外,要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前埔污水处理厂与筼筜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改进工程。可以说,今后一段时间内,给筼筜湖“除臭”,依旧是水质提升的中心工作之一。

在近岸海域生态恢复,市民可以期待的是几个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指出,通过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和滨海湿地公园等工程建设,对滨海湿地、红树林等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

还有,厦门将进一步健全污水处理站的建设。稳步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澳头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新建、翔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扩大城镇污水管网覆盖面积,开展主要排污口污水截流工程建设,增加城镇污水收集及处理力度。

噪音严禁在广场设置高噪声污染设施

小编说:“严禁在中心城区的街道、广场、公园等特殊区域内设置高噪声污染设施”,这话说得含蓄,爱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可得细细体会了。

目前,厦门市内施工面积较大,因此,噪音控制也是关注话题之一。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市噪声功能区昼间达标率达到94.0%。到2030年,全市噪声功能区昼间达标率达到100%。

规划明确,依据规定在城市交通干线与两侧噪声敏感建筑物间隔一定距离,并通过在主要街区及敏感路段设置降噪绿化带、隔声屏和隔声窗等,减轻交通噪声环境污染;在新建设区域通过主、次干道路两侧预留的缓冲带,依靠距离衰减降低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此外,调整已建工业区的功能分区及规划和运输的联系,使其远离居住区,减少干扰,保证场界噪声达标。

对湖里、海沧、集美、同安、翔安五区的3类工业区昼间、夜间噪声进行控制,使其分别不超过65dB和55dB;同时将全市工业、居住、商业混杂区的昼间、夜间噪声值分别控制在60dB、50dB之内。

严禁在中心城区的街道、广场、公园等特殊区域内设置高噪声污染设施;对于人口、商业过于集中的城区,控制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商业、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