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有2.1万“老驾族” 开车最守规矩不“路怒”

2015-05-22 15:06:13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朱俊博 漫画/小牛)厦门60岁以上(含)持有驾照的有2.1万余人。基层民警说,这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司机群体。虽然老人反应比年轻人慢,但他们很谨慎,不开斗气车,交通事故率低,甚至连交通违法都很少见。用民警的话来说:他们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很罕见。

【群体特征】

重实用

中低档小车为主

很少人开高档车

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厦门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群中,年龄在60岁(含)以上的一共有21133人。不过,并不是所有持证的都有车,而且这个数据还包括摩托车司机。也就是说,真正开车的老年人,其实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多。

“在路上看到开车的老年人并不多,开车上路的,一般都有一定的社会活动,比如在某些组织机构任职。”一名每天在路上执勤的交警说,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条件一般,生活半径不大,如果开车出门也都是为了接送孩子或买东西。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厦门公共交通系统越来越完善,老年人对拥有私家车的欲望不像年轻人那么强烈,而子女们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太赞成老人开车。

老年人有车族中,有的是单位返聘或社会团体聘请的退休人员,有的是已开车多年,退休后仍继续开车的。交警说,这部分“老司机”群体中,以中低档家用小车为主,很少有开高档车的。

基层民警还注意到,一般开车的老年人大多都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基础。“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到现在还舍得花钱买车的,家庭经济条件肯定没问题,而且有能力通过层层考试拿到驾照的,文化水平也不会差。”

好脾气

有自知之明不与人斗气,宁可慢慢开不抢速度

虽然交警部门尚未对交通事故中涉及“老驾族”的部分进行分析,但基层交警都承认,老年人开车出事故的非常少,几乎可以用“罕见”来形容。

与年轻人买车首先看外形和配置不同,老人购买车辆更看重安全性能以及操控性和舒适度。民警分析说,老年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反应比较慢,所以开车时的速度都不快,而速度是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多数老人家都比较爱惜财物,对爱车也会特别照顾,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宁愿退一步也不愿意与人争斗。带着这种心态开车,就不会开斗气车,也就很少会违法了。

当然,老年人反应慢也可能带来“副作用”,民警说,有的老人因此会发生一些小刮擦,不过损失都不大,一般双方协商就能解决。

讲道理

该承担的责任二话不说认了,很少找借口推脱

“和其他年龄段的司机相比,老年司机很少有违法行为。”民警说,比如违法停车、逆向行驶、不按标志标线指示行车等常见的违法行为,老年司机占比极少,“可能连5%都不到”。

在违法处理过程中,民警也更愿意与“老司机”打交道。“处理涉及老年司机的交通违法,比年轻司机要顺利得多。”一名交警说,“他们更听得进道理,讲几句话就明白,沟通起来很顺畅。”

一名民警以自己曾处理过的一起事故为例,他说,当时有个老年妇女开车在蓼花路上掉头,地面划的是虚线,但因为来往的车辆很多,她没办法一把回正,挪了好几次,导致后面的车排了一长队。民警看见了赶紧上前疏导,随后把她叫到边上。

“我还没开口说话,她就先认错了。”民警说,当时就提醒她,这种行为虽然合法但不合规矩,引起了交通拥堵。听到交警的批评,老人家很着急,再三认错,把民警也逗乐了。

类似的情况不少交警都表示遇到过,很多老年司机的认错态度都很好。“其实他们本身素质就不错,又怕给别人增添麻烦,所以只要是自己该承担的责任都二话不说认了,很少会找各种借口推脱。”一名交警说。

【驾车故事】

人物:老吴,64岁,驾龄40年

仅有的两次交通违法,是视线被挡误闯红灯

声音:不理解那么多司机干吗那么急,挤来挤去

“遇到开车没规矩、急哄哄乱窜的,我也会生气骂过去。”老吴说,开车在路上也遇到过乱加塞、突然减速变道的司机。

老吴驾龄超过40年了,他的第一辆“座驾”是1972年买的拖拉机。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鸟枪换炮”开上了大货车。经过二十年的打拼,老吴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当然也有了私家车。

“我们那一代人开车守规矩,更不会开车玩手机。”老吴说,如今的路况每每让他一上路就头疼。“明明围挡只剩下一个车道,该排队不排队硬要挤来挤去。”他说,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司机那么性急,连起码的交通规则都不遵守。

“人老啦反应慢了,我曾经闯过两次红灯。”老吴有些不好意思,他说,仅有的这两次违法,都是因为视线被前面的大车挡住了误闯红灯。

“现在城区的道路太拥挤了,我不敢去跟年轻人挤,不过还是喜欢出去走走。”他说,退休后只要有时间,就会带上家人和朋友自驾游,“省内周边地区基本都走遍了,现在就想招兵买马自驾去西藏”。

“不用怕滇藏地区路况不好,到时候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开了。”老吴说,还没行动就想太多,可能永远都做不成了。“30年前开大货车走山路,下坡的时候车轮刚过去后面的路也跟着塌了。”他回忆起当年的惊险经历,“虽然眼前的山路险峻,但想到重型货车停在山坡上更危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人物:老王,60岁,驾龄22年

女儿开车时看手机,都会被他一顿骂

声音:最怕低头族,绿灯亮了还不走,肯定是在玩手机

“怎么不打转向灯?开车还玩什么手机!”每次“逮”到女儿开车时的坏习惯,老王都会非常严厉地训斥。

老王开车22年了,曾经是拖头大货车司机。“开车最重要的是安全,除了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专心开车也很关键。”他说,开车这么多年除了几张违停的罚单,没有其他不良记录,“开车出去吃饭,实在找不到停车的地方,看别人停在路边,也就跟着停了”。

现在,老王还在开车,但他说上路都会特别小心,就怕不小心跟别人刮擦。他说,有一次正常行驶时,前面的小车突然减速,他险些追尾。后来才发现,原来是那个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在看手机。

“只要看前面的车开着开着走偏了,或是车速越来越慢,绿灯亮了还不走,肯定是在玩手机!”老王说,太多司机边开车边玩手机了,刚开始他会“骂”,但现在也懒得跟这些司机计较。“我只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防这些低头族。”他说。

老王开车的最重要任务是接送孙子上下学,因为车上有孩子,他更注意行车安全,尤其见不惯家里年轻人开车时的不良习惯,经常教育他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开车时注意力集中不乱窜。(记者李毅颖 )

人物:王先生,75岁,60多岁才考驾照

儿子学车他当陪练 一路念叨“慢字诀”

声音:坚定守规矩,要求儿子打转向灯再转弯,开车保持安全距离

王先生是60多岁考的驾照,是全家最早的“有车族”。如今他每天开车到自己经营的模配五金店上班,有时候还要开车送货到岛外。

他学开车,主要也是为了五金店。这家店是他退休半年后开的,开始时坐公交车送货,后来买了电动车。前几年岛内很多路段限制电动车通行了,加上工厂搬到岛外,送货不方便,他就买了车。

早上,他开车带着老伴去上班,有时候送货到工厂,接货的人很惊奇:“您这么大年纪还开车啊?”他笑笑:“年纪大不要紧,关键是怎么开。”

“他开车很稳,我对他很放心。”王先生的老伴说。平时开车上路,王先生总是与前车保持3米的安全距离。“现在变道的问题很多,有的人开车太不文明,乱加塞。”他说,遇到这种人一般不抢道,等一等再走,“其实不差那几秒钟,让一让更安全。”

年轻人喜欢痛快,老人家却偏要念“慢字诀”。王先生的二儿子学开车,拿他的车练手,还请他当指导。刚开始他说的,儿子还听,到后来就不听了。

“慢点啊!”“我快吗?”“不快吗?”……这样的对话经常上演,有时候儿子忘记打转向灯,王先生提醒,儿子回答:“顺道不用打。”王先生不同意,坚持要打转向灯提醒后方的车。每次父子俩有争议,王先生老伴总要当调解员。

人物:徐开径,72岁,60岁拿到驾照

开车十多年没扣过分,出远门前先检查车况

声音:开车就要心态好,走错路不要急,超速绝对不允许

上车先系好安全带,启动、调头、倒车……动作熟练干脆,进停车位也是一气呵成,完全想象不到驾驶员是个白头发的老爷爷。好几次开车去商场买东西,服务人员发现是他开车都很惊讶,他笑着说:“我的亲家80岁了,也还开车呢!”

60岁那年,徐开径拿到了驾照。其实早在当年下放农场时,他就开过拖拉机和大货车,但直到退休才正式考驾照。虽然退休,但老徐仍在医疗机构上班,每天上下班都开车,周末还带上家人自驾到周边旅游。

自驾出游,徐开径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很享受。他说,每年一家人都要开车回南昌老家,八九百公里的长途,只有中午吃完饭在车上休息半小时。

老爸开长途,子女不放心。去年开通了到南昌的动车,孩子们都让老徐别自驾了,但他体验了一回动车,决定今年还是自驾回老家。

徐开径现在开的车是他的第二辆车,车牌号特别选了“1966”,这是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开车至今,他没被扣过分,唯一的一次出险,是被后面的车刮擦了。“开车就要心态好。”他说,自驾出游时走错路也不要着急,因为总会找到正确的路。

“最好不要一下子跨两个车道变道,这样太危险了,超速是绝对不允许的。”徐开径很看重行车安全,除了定期保养车辆,每次出远门都要到4S店检查车况。(记者 戴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