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调查显示:中学生更排斥二宝 超八成不愿父母生二宝

2015-04-20 19:08:01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调查数据】

71%的小学生和62%的中学生担心,二宝到来后,父母会减少对自己的爱

【专家支招】

父母要提前跟大宝沟通,照顾二宝的同时,也要给予大宝高质量的陪伴

■引导大宝参与照顾二宝,可以培养大宝的责任感。郭女士供图

厦门晚报讯(记者 李小庆 林珊 郭文娟)近日,一名网友在网上晒出一张“保证书”,她和老公向女儿保证:永远第一喜欢大宝。女儿在上面签字“可以”。这名网友说,这是她向大宝要来的“二胎通行证”。此前,据外地媒体报道,一名13岁的女孩声称,如果妈妈要二宝,她就自杀!怀孕的妈妈最后只好含泪把胎儿打掉。

厦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已满一年。据介绍,目前全市已发放5000多本“单独”夫妇再生育服务证。生了二宝后,如何顾及大宝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让他们觉得爸爸妈妈的爱并没有被弟弟妹妹分走?近日,集美区举办了一场“二宝来了怎么办”的心理论坛,并发布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71%的小学生和62%的中学生认为,二宝到来后,父母会减少对自己的爱。

【抗拒型】

觉得父母偏爱弟弟,3岁弟弟也要让着她

林女士的女儿今年10岁了,2012年年底,小儿子出生了,全家都沉浸在欢乐中,唯独女儿心事重重,整个人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林女士说,儿子出生前,家中的4个老人都围着女儿转。决定生二胎前,林女士没有事先和女儿沟通;林女士怀孕时,女儿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还时不时说以后要照顾弟弟或妹妹。可是儿子出生后,女儿就变了。坐月子期间,林女士没办法辅导女儿做功课,晚上睡觉前也不能给她讲故事,女儿因此很不开心,睡觉前总是哭哭啼啼的。每当这个时候,奶奶就会把孙女带走,并告诉她有弟弟了,要懂事一点。

林女士说,可能从那时开始,女儿就觉得大人对弟弟偏心。有时弟弟轻轻打她一下,她就不开心,跑去跟大人告状,可大人总跟她说:“弟弟还小,不懂事,姐姐要让着弟弟。”女儿就会很不高兴:“为什么我要让着弟弟?”

有一次,学校让大家给爸妈写一封信,林女士说,女儿在信里说,自从弟弟出生后,爸妈就不爱她了。林女士和丈夫看了,很心痛。她说自己和丈夫一直担心女儿心里不平衡,因此经常迁就她,甚至教育不到3岁的儿子要让着姐姐。

“我们知道,女儿担心爱被弟弟分走了。我们事先也没让她做好心理准备,现在只能多迁就她。”林女士说。

哥哥整天“霸占”着妈妈 ,不让弟弟穿自己的旧衣服

臻臻今年6岁,两年前妈妈徐女士生了弟弟川川。川川出生前,臻臻都是跟妈妈一起睡。川川出生后,妈妈还没出院,臻臻就吵着要妈妈:“妈妈是我的,妈妈是我的。”川川出生后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吃奶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由爸爸和爷爷奶奶陪着,因为哥哥臻臻一直“霸占”着妈妈。

臻臻上幼儿园之前,徐女士一直在家当全职妈妈,和臻臻几乎寸步不离,臻臻也很“粘”妈妈。徐女士怀二胎时,常指着肚子里的宝宝问臻臻:“你喜欢弟弟还是妹妹啊?”臻臻总是说:“都不要。”

川川出生后,徐女士想要把臻臻以前穿的衣服拿给川川穿,可是臻臻一看到自己的衣服穿在弟弟身上,就大哭大闹,还硬要从弟弟身上把衣服扒下来。

现在川川两岁了,有时候会比较闹,甚至会和臻臻打架,两个人谁也不让谁。臻臻力气比较大,爷爷奶奶担心伤到川川,于是兄弟俩打架的时候,大人总会把臻臻拉开,臻臻就会满地打滚,哭闹不停。川川还小又不懂事,也不让着哥哥,家里每天都是闹得鸡飞狗跳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的孩子。男孩子打架也很正常,希望兄弟俩长大之后可以相亲相爱。”徐女士说。

姐姐比弟弟大17岁,与弟弟相处觉得很尴尬

陈女士的大女儿莉莉今年23岁,已经大学毕业了,可是小儿子今年才6岁,上幼儿园大班。陈女士说,小儿子的到来是个意外,全家都很欣喜,可是莉莉并没有那么开心。

陈女士说,7年前,41岁的她意外怀孕。儿子出生那年,女儿已经17岁了。陈女士本以为,莉莉比小儿子大那么多,应该会很照顾弟弟,没想到情况并非如此。陈女士说,莉莉似乎并不喜欢弟弟,去逛街或者去哪里玩,都不会主动带弟弟一起去,弟弟闹着要跟出去玩,她也不让。因为陈女士平时上班比较忙,晚上9点多才能回家,平时没时间陪小儿子玩,儿子只好跑到邻居家去找小孩玩。“有时候看他一个人在别人家玩,挺可怜的。”陈女士说。

陈女士说,有时候和女儿、儿子一起出去,别人都会问儿子是谁家的小孩。每次女儿的反应都很尴尬,也不说是自己的弟弟。有一次,陈女士问她为什么不喜欢弟弟,女儿回答说:“不是不喜欢,只是岁数相差太多了。哪有这么小的弟弟?别人都以为我是他的妈妈。”

对此,陈女士说:“可能责任在我自己,怀孕时,女儿已经快成年了,应该听听她的意见,做做心理工作。”

【接纳型】

放学回家就要抱妹妹,姐姐责任感越来越强

郭女士家有两个女儿,老大4岁多,老二才5个月。姐姐一直很想有个妹妹跟她做伴,这个妹妹是她所期待的。

妹妹刚出生的第一个月,姐姐晚上就跑去找外婆睡觉。郭女士猜想,可能因为老大觉得在妈妈的房间里早早就要熄灯,只要发出一点声响,就会吵醒妹妹,“压力”比较大。当时,郭女士很焦虑,她一直觉得,老大是失去了陪伴,有部分情感上的缺失,才退而求其次。后来,等小女儿睡着了,郭女士就去找大女儿。一开始,大女儿不愿意过来,郭女士就在另一个房间陪她睡着了,再抱回自己的房间。一段时间后,就顺利过渡了。

郭女士回忆说,当时可能是自己把焦虑的情绪传染给老大了。“当我觉得需要老大回来,她就越反抗;当我慢慢放松下来,不再自责,不再内疚时,反倒能平静地陪伴她。”郭女士说,这是比较高质量的陪伴,也是大女儿所需要的。

怀孕期间,郭女士就专门上了一些课程,让大女儿明确知道,家里新增一个成员,爸爸妈妈的爱并不会因此减少。现在,姐姐会帮忙照看妹妹,幼儿园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亲亲妹妹、抱抱妹妹。而且,大女儿的责任感越来越强,明明很想去玩,可看到妹妹没人照看,她就会一直守在一边,不敢离开。

姐姐变成一个“小大人”,有好吃的都留给弟弟

“弟弟出生之后,姐姐懂事多了,还有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王女士有一个8岁的女儿和一个3岁的儿子。儿子出生之前,女儿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比较任性。不过,她并不排斥弟弟的到来。在妈妈怀孕几个月之后,她就经常问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和她一起玩?

儿子刚出生那会儿,女儿很兴奋,总想要抱弟弟,还会问妈妈,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有一次,趁大人没注意,她一把“捞起”弟弟,把爸爸妈妈吓出了一身冷汗。

王女士说,自从家里多了一个成员后,女儿明显变得懂事了。她愿意自己吃饭,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要妈妈喂饭;弟弟哭闹时,她还会唱儿歌、表演幼儿园学的节目逗弟弟。最让王女士感动的是,一次女儿去春游,班上有小朋友分了一个小蛋糕给她,她舍不得吃,塞在书包里带回家,说要给弟弟。

王女士说,孩子是需要被表扬、被肯定的。看到女儿有了变化,更懂事了,适当夸夸她,她就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有时候,她也会闹点小脾气,毕竟还是一个孩子,这个时候,就要适当地安抚她。不要因为大人的忽视,让她把情绪放大,觉得爸爸妈妈不再爱她了。

【社会调查】

  中学生更排斥二宝,超八成不愿父母生二宝

在“二宝来了怎么办”的心理论坛上,集美大学心理健康协会还公布了一份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071份)。调查显示,中学生比小学生更排斥二宝的到来,84%的中学生明确表示不想父母生二宝,而小学生的这一比例只有17%。

究其原因,集美区心理学会会长、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林赞歌分析说,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剧变时期,情绪变化大,容易出现焦虑、苦闷的心理,他们精神需求大,望父母和家人多关心、理解他们,而不是其他的小屁孩;其次,中学生小大人的自我意识出现,很难接纳比他们小许多的“小不点”,他们会把二宝视为“外人”,不愿意接纳二宝;另外,中学生长时间独享父母的宠爱,习惯于当下的生活状态,不愿意自己的爱被二宝分走。

而小学生对二宝的到来,更多是对玩伴的期待,希望有个伴一起玩,以此排解孤独与寂寞。

七成小学生认为,有二宝后父母会减少对自己的爱

71%的小学生和62%的中学生认为,二宝到来后,父母会减少对大宝的爱。

林赞歌分析说,越是年幼的孩子越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他们认为“横空出世”的二宝往往会将原本属于他们的爱夺走,让他们原本习惯的生活模式被打乱。

假如有了二宝,4%的小学生和16%的中学生认为,父母会将他们送到外地,由其他亲人照顾。13%的父母也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林赞歌说,有些父母没有精力照顾两个孩子,只好将大宝交由亲戚照看,这不利于大宝的成长,会让大宝产生分离焦虑,影响他们的安全感,对他们造成心理创伤,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大部分大宝愿意与父母一起照顾二宝

调查显示,发生矛盾例如争抢东西时,39%小学生和29%中学生认为父母会批评大的。不过,仍然有56%的小学生和64%的中学生认为,爸妈会坚持公平原则——批评犯错的那个。

家里有了弟弟或妹妹,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照顾他们的。调查显示,有82%的小学生和73%的中学生愿意和父母一起照顾小宝宝。有15%的小学生称,有时会不高兴,但还是会接受;19%的中学生有时会不高兴,但也会接受,只有2%的中学生无法接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女大宝会比男大宝更欢迎二宝,这个比例分别是80%和78%。

调查还显示,96.72%中学生和86.63%大学生、59%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生二宝需要和他们商量,倾听和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

【专家支招】

提前与大宝沟通好 不要一味护着二宝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柯雅婷说,一些孩子在妈妈生二胎后,有强烈的反应,不高兴、发脾气,甚至不爱读书。这是因为,在过去几年里,他(她)一直是独生子女,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弟弟、妹妹,孩子会感觉爸爸妈妈的爱被分了、抢了,自己被忽视了。

孩子出现这些反应,该怎么办?如何让大宝顺利接纳家里的新成员,是二胎家庭必须面对的事。实际上,生二胎不仅仅是夫妻俩的事情,一定要提前做通大宝的工作。要提前跟大宝沟通,征询他(她)的意见、吹吹耳边风,告诉大宝多一个弟弟或妹妹有哪些好处,比如,弟弟妹妹可以一起玩,大宝可以像小老师一样教弟弟妹妹等。如果大宝年纪还小,可以让他(她)通过布娃娃做游戏体验,或者抚摸妈妈的肚子,让大宝期盼着弟弟妹妹的到来。要让大宝确信,弟弟妹妹的到来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可怕的事情。

柯雅婷说,当二宝出生以后,许多父母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二宝身上,常常因此而忽略了大宝,有的甚至直接把大宝送到爷爷奶奶家,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大宝和二宝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个时候父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责备大宝:“你是怎么当老大的?”也不要一味让大宝让着弟弟妹妹。要先把两个孩子分隔开,等大宝冷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

此外,父母要记住的是,不要把两个孩子拿来比较,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引导大宝参与照顾二宝 增强其责任感和成就感

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林赞歌说,要不要生二孩,需要做好许多准备,其中父母和大宝的心理准备尤其重要。

作为独享父母全部爱而长大的大宝,要接受二宝,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心理接纳过程,父母此时要给大宝安全感和更多的爱,帮助他们接受现实状况。

她建议:一是家长要合理安排陪伴大宝二宝的时间,父母也可以做些适当的分工,兼顾好家中的几个孩子,切记不要因为二宝的到来,完全忽略大宝的存在;二是要引导大宝参与照顾二宝,培养大宝的责任感;三是家长对大宝照顾弟弟或妹妹的行为,要及时肯定与表扬,帮助大宝产生照顾弟弟妹妹的成就感,乐于帮助家长照顾二宝;四是家长在大宝二宝发生冲突时,要一碗水端平,不要有偏颇,要合理、公平、公正;五是对大宝因二宝到来产生的心理不平衡和失落感,要及时安抚,加强心理疏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