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让雷锋精神跨越时空 解读思明城市义工文化凝聚力

2015-03-05 09:13  吴晓菁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义工们在一起分享心得,交流感受。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吴晓菁)学雷锋,是“傻子”吗?学雷锋,是“一阵风”吗?学雷锋,是“三月来、四月走”吗?……对一些人来说,雷锋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传说。

然而,在思明区,一场持续近三年的城市义工行动,一位位可爱质朴的义工,用来自民间最朴素、最真实的善行义举,回答了这个问题:学雷锋,从来就不是形式,而是一种熠熠生辉、富有张力的文化符号。

从2012年6月开始,3000多位城市义工,在不同地点,以不同形式,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爱心拼图,让跨越时空界限的“雷锋精神”,在厦门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那么,思明区城市义工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让“雷锋精神”在这座城市薪火相传?思明城市义工文化是如何影响和牵动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让我们从几个故事中来感受思明区城市义工独特的文化凝聚力。

【故事1】

红马甲的“魔力”

在去年9月举行的一场思明区“价值观论坛”上,义工邓贵丽受邀到场聆听。

这场活动本和义工没什么关系,但是在活动开始前,邓贵丽穿上自己随身携带的红马甲。“走到哪里,我都想让大家知道,我是城市义工。”邓贵丽指着红马甲胸前自己的名字告诉记者。

不管走到哪里,主动穿上义工的红马甲,如今已经是不少城市义工的自觉行为。不再害羞,乐于亮明自己的义工身份,坦然地奉献着爱心,在义工们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志愿者的荣耀。一件红马甲,让这群有着共同追求的人们走到了一起,用他们小爱一点一滴凝聚成大爱,牵动起整座城市源源不断的爱心。

红马甲的“魔力”与日俱增。二星级义工陈伟,在刚刚加入城市义工队伍的时候,特别羡慕那些星级义工,“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在红马甲上印上自己的名字。”在红马甲的感染下,陈伟坚定了自己的义工之路,他说,“身披这抹红色的马甲,我要用这耀眼的红印染更多的笑脸。”

城市义工不是一份职业,但它代表的是一份荣誉,象征的是一种文化。这是一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本身就蕴含着的志愿精神:乐于助人、乐善好施。思明区城市义工行动让这种美好的精神迸发出来。

以前人们常常开玩笑说,雷锋“三月来四月走”,但城市义工自从来了就没有离开过。红马甲是他们出行的装备,在中山路、鼓浪屿、环岛路、曾厝垵等各个景区,在各个社区、公园,还有法庭,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在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的组织下,义工们得以更加自主有序地开展服务,年复一年的坚持活动,这也正是厦门志愿服务创新与发展的生动缩影。

【故事2】

义工的“头衔”

1月24日,数十位思明城市义工走进了厦门红日老年公寓。在3楼的天台上,一位义工正为坐着晒太阳的老人修脚。他一边捧着老人的脚,用自带的工具细心地修脚,一边和老人有说有笑,仿佛一家人一样亲热。这可是多数子女都难以为自己的父母做的呀,何况是素不相识的外人。这位义工就是许幸福,他说:“他人笑我是傻福,我笑他人看不穿。”

50多岁的许幸福,在学会使用微博后,在广阔的网络空间里,结识了很多志愿者朋友。两年前,在博友“鼓浪常乐”的介绍下,他加入思明区城市义工的大家庭,并将微博的头衔改为“城市义工许幸福”。此后,在他的微博上,经常能看到关于思明区城市义工开展志愿服务的消息。

和许幸福一样,许多城市义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乐于当志愿服务的传播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座城市撒播真善美,以个人的良言善行激发起全社会的正能量。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会长王忠武是一家茶庄的总经理。然而,在微信上,这位“全能义工”的头衔不是总经理,而是城市义工。当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雷锋精神是跨越时空的。

他说,“参加城市义工活动已经是我们一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人更幸福,让自己更快乐,让社会更美好。作为一名城市义工,我的梦想就是人人争当城市义工,让志愿服务之花开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全国第一本讲述义工故事的文集《义工的美丽岁月》通过义工的笔触真实记录了两年发展的历程;12分钟的微电影《中国义工》借助一位新厦门人的视线,展开一幅唯美的城市义工画卷;义工们自导自演的情景剧《城市义工,大爱如歌》、情景歌舞剧《美丽的义工》再现了义工群体参与城市建设的大爱画面,也呼唤着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义工队伍中来;义工自己作词的《义工之歌》唱响在第五届厦门市道德模范评选颁奖舞台上。形式多样的义工文化宣传让“人人争当义工”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浓。

【故事3】

社会的礼遇

“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出现”。这是思明城市义工最真实的写照。2012年6月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启动以来,义工们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无声地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全新的义工时尚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礼遇义工的风气也逐渐形成。轮渡码头上那座由爱心企业捐建的,为过往游客提供各种贴心服务的“爱心小屋”;法庭义工中还得到爱心企业的捐赠,那一个个喝水的纸杯、一把把爱心雨伞……都凝聚了社会各界对义工的那一份尊重与支持。

有这样一个故事。义工蓝永生不会用电脑,有一次他到一家打印店打印一份义工材料。打印店里的一位姑娘告诉他,打字要10元,复印要1元。待打完材料,小姑娘却一分钱也不肯收。她动情地对蓝永生说道:“我看你的稿子说的都是你们做义工的事,我被感动了,我也做一回义工吧。”

“礼遇意味着社会对义工的尊敬,这个变化太可贵了。”思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一青说,义工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召唤着现代文明的春风;义工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净化着社会的风气乃至时代精神。“今后,无论有没有穿义工的红马甲,只要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王一青说,义工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这是个美好的开头,它的结果更是令人期待,“义工如同一颗颗善的种子,撒播到厦门这片美丽的沃土之上,让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为这座城市的时代品质。”

【记者手记】

礼遇志愿者 展示文明高度

本报记者 吴晓菁

今年大年初二,我到思明城市义工沈雅玲家采访。在沈雅玲家旁边的一个停车场里,我停好车,交好停车费。离开前,我向管理员问路,当听到记者是来采访义工的,这位管理员立刻把已经收取的停车费塞了回来,“你们是来报道义工的,是来做好事的,这钱不能收。”

一种感动涌上心头。这种感动来自社会对城市义工的礼遇。义工无偿为他人服务,用爱心温暖着这座城市,他们虽然无欲无求,心甘情愿,但是社会在为他们“点赞”的同时,也正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做好事不图回报,是义工的道德与情操;让好人有好报,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志愿者服务社会,社会回馈志愿者。这也是对志愿服务的一种精神嘉许。

思明区在这方面有了率先之举。对义工实行“星级义工”晋级认证制度,根据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分别授予不同星级的义工称号,目前,协会的星级义工已经达到163人。从这个月开始,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还启动了“义工成长沙龙”,通过集体学习、团体拓展等形式,提供义工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督导等课程,为义工的健康发展“指路”。

志愿服务没有事大事小之别,城市义工活动在市民中充满感召力,正是人们在平凡工作和生活中对于文明、对于道德的感悟和体验。

正如集美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说,志愿服务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凝聚力的体现,要凝聚社会力量,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精神,志愿服务正好是最佳的载体,能够把实现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全社会对义工的理解、支持、关爱,正是厦门感悟雷锋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生动实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