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景新村的智慧停车系统
东南网1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 温添赋/文 常海军/图)在厦门生活有多便利,或许忙碌于生活的你,还没来得及注意太多。又或许你所生活的社区,还没来得及建成一个智慧社区。这一切都不要紧,在厦门未来所有的社区都会变得越来越“智慧”,那时候你就会真正感受到智慧厦门给你带来美丽生活的享受。
那么厦门老百姓所生活的社区又会智慧到什么样的程度?昨日,在刚刚拿到全国智慧治理十大优秀案例的瑞景社区,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方英带导报记者一起感受智慧社区建设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幸福感。
“先看看孩子们的笑容”
“先带你们看看我们社区孩子们的笑容。”方英首先带导报记者来到瑞景幼儿园。在她看来,所有一切的智慧社区建设都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而瑞景社区也让老百姓感受到这一点,“你跟老百姓说智慧城市、网格化,他们不理解,但他们懂得生活是否更方便了”。
在瑞景幼儿园,孩子们一进入幼儿园大门,就要刷学生卡,孩子们所在的班级里代表每一个孩子的指示灯就会亮起,老师就能迅速判断孩子的行踪,并跟家长取得联系。这样的刷卡点名系统,已经在厦门普及了。
同样,在瑞景社区需要刷卡的还有垃圾智能分拣。这个智能化的垃圾分拣,一样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我们建设智慧社区的方法,都是可复制的。”方英介绍,为了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也尝试将智能化引进社区的垃圾分类,那就是居民在家中把垃圾分成厨余垃圾和常规垃圾,再送到社区设置的垃圾回收桶,如果居民分类正确,那么可以在相应的仪器上,刷一下e通卡,居民的e通卡就会获得一定的积分,当居民累积了一定的积分,就可以兑换一定金额,为e通卡充值。
不仅如此,居民e通卡所累积的积分,都会通过社区的微信服务平台发送到居民的个人微信里。从去年9月1日至今,瑞景社区已经累计分离厨余垃圾94.3吨,累计参与活动的家庭共1872户。
智能停车管理化解了矛盾
“我们还通过微信平台做各种民意调查。”方英介绍,以往他们做民意调查时,都要挨家挨户去走访,效率很低,瑞景社区居委会构建了一系列智慧服务平台,让老百姓通过电脑和手机做很多事情,而且还化解了不少矛盾。“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有意见,只要通过手机或电脑,在网上发个评论,我们就能收到。”方英说,通过智慧平台的建设,他们及时解决了市民的烦恼。
在之前,曾有市民在网上反映社区交界处占道经营很厉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这样的吐槽一发出,社区就收到了。方英说,他们立马协调了隔壁社区居委会、城管部门等,解决了占道经营。
在瑞景新村,小区里只有200多个停车位,在没有引进智能停车管理之前,每天都会涌进八九百辆小车,严重堵住了小区道路的通行,小区业委会对居委会也有意见。“之前,小区的居民意见比较大,而且对于人工收费也颇有微词,但现在不会了。”方英说,后来他们想到了引进智能停车管理。在这之前,他们先是在微信等,让小区居民通过手机就能参与民意调查,在收集了各方的意见之后,他们迅速启动了智能停车管理,这让所有车主能够迅速了解车位数量的实时变化,还能了解附近是否有停车位。
同时,瑞景新村内停车的秩序好了,小区的道路畅通了。方英说,之前居民觉得收费不透明,但是引进了这个停车智能管理系统之后,所有的收费都会自动统计进入系统,“这个系统通过第三方建设,居民若对收费有怀疑,直接去后台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智能系统投用后,小区业委会对社区居委会的误会也消除了,社区的矛盾少了,居民的笑容多了。
智慧社区在厦门落地开花
在瑞景社区,住在这里的居民还有很多便利,比如用手机就知道公交车到哪里了,不用上医院就可以到社区健康小屋做体检,开个证明在家打开电脑就能办等。
类似事情,在厦门很多社区都已普及了,不仅在岛内,岛外社区居民也一样享受了厦门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带来的便利。
在海沧兴旺社区,那里的老百姓坐在家中,通过手机就能够买到各种物品。住在兴旺社区的许女士,通过手机就能在智慧社区服务云平台购物。她刚下单没多久,自己购买的食品就送进了家门。
住在同安的陈先生,也不用在凌晨5点起床,6点出门,往岛内的第一医院赶,只为了挂个号。在同安家中,只要打开电脑,或者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就能够直接预约挂号。
新闻延伸
一起事故 6分钟就能处理完
厦门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给市民带来的便利还有很多。
这不,昨天上午8时46分,厦门市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鹭江道与湖滨西路交界处发生两车刮擦的事故。
8点48分,110指挥中心将详细的情况通知到附近执勤的员警,8点56分,正在赶往现场的员警接到了110指挥中心的撤警通知。
10分钟之内,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就已经处理完成。由于处理得当,时间短,事故并没有造成堵车。这要归功于从去年1月10日开始启用的交通事故视频远程定责定损平台。
厦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图像应用处覃智泉警官介绍,这个平台启用以来,轻微的交通事故平均处理时间是6-10分钟,最短的仅花了3分钟时间,而传统的110接警-分派警力-赶往现场-处理事故-疏导交通的程序一趟下来,至少需要20分钟,高峰期这样的时间还会继续增加。
这个平台自从去年1月投用以来,已成功处置10604起轻微交通事故,共节约警力约1.5万人次,厦门岛内交通堵塞报警量同比下降16.8%。
覃智泉介绍,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可以处理思明区、湖里区主要干道的轻微交通事故,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在全市范围内的发展,今后两年内,这个平台有望覆盖全市主干道。
智慧城市的幸福定义
让市民多走网路,少跑马路,最终是老百姓感受到了便利。在连日的采访中,不少市民都在为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点赞。
在瑞景新村,因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我们看到了清洁工孙女士使用健康小屋进行自助体检时的笑容。在兴旺社区,因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我们看到了许女士用手机购买食品收到货物时的微笑。在第一医院,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看到陈先生没有了以往排队挂号的焦躁。
厦门创建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老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这座城市越来越“聪明”,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越来越满意。
这时候,我们想起方英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我们做的这一切,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老百姓的口碑。”
我想,或许这就是厦门这座智慧城市对幸福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