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娃民族乐团“2015新年音乐会”现场。
海娃民族乐团全家福。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庄洋 图/通讯员 童东升)即使到了昨天,上周五在海沧区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里奏响的诸如《贺新春》、《三十里铺》的旋律,还在一些人的耳边萦绕——当晚举行的海娃民族乐团新年音乐会,着实让人心里久久不能平复。
这是海娃民族乐团的首次亮相,100多位团员是来自海沧的中小学学生,是现在厦门市规模最大、编制最完整的青少年民乐团之一。海沧区青少年宫副主任陈春滨说,位于岛外的海沧有自己的学生民乐团,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新年音乐会举办的风声传出后,800多张票通过微信一抢而空。
事实上,这支学生民乐团还不在于它的大和完整,“台味”才是它的最大亮点——乐团目前有6位台湾老师,其中乐团的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黄光佑,更是被海沧区教育局以柔性引进的方法常年留驻海沧。
海沧区教育局局长陆晓红说,海娃民乐团的背后,代表着海沧教育工作者要把海沧打造成为两岸青少年音乐文化交流中心,把海沧湾打造成为两岸音乐集聚的最美湾区的决心。
民乐团增海沧“韵味”
海沧的速度和激情在海娃民乐团的组建时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民乐团其实刚满月不久,去年十一月才正式组建。
然而,似乎又不仅仅是速度和激情,从陆晓红的话中记者找到了另一些东西——在钢筋水泥建设的同时,海沧越来越重视“软实力”,后者是为了增添海沧的“韵味”。
但是,为什么是民乐?陆晓红说,民乐是中华音乐的传统瑰宝,更重要的是,民乐在祖国大陆发展的现状,显示它的发展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不过,这个学生民乐团并非无中生有——它是在海沧延奎小学民乐团的基础上组建的,后者已经有10年的历史。
陈春滨说,组建民乐团也是为了延长一些孩子的“艺术生命”——以往延奎小学民乐团的孩子毕业后,由于中学没有民乐团,绝大多数孩子从此和民乐说再见。在海沧区青少年宫接手了乐团之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台湾音乐人“落户”海沧
和海娃民乐团成立同样精彩的是,台湾音乐人黄光佑“落户”海沧的故事。
这位台湾人之所以和海沧发生关系,延奎小学音乐老师周如珺是关键人。2004年,周如珺从零开始组建了延奎小学的民乐团,不仅老师得到岛内去找,海沧的家长也对民乐存在偏见:为什么要学那么土的二胡,为什么不是钢琴?
在学校支持下,周如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她甚至自己掏钱,到处学习观摩,还参加了金门的民乐节,乐团从最初的不到30人发展到后来的200多人。不过,周如珺总觉得还欠一些火候,直到2013年她认识了时任厦门青年民乐团指导的黄光佑。黄光佑是台湾地区多所小学、中学民乐社团的指导,从2000年起,他每周都要从台北到金门,为金门中小学民乐团排练,只不过那时他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跨越海峡,来到厦门,最终还被海沧“粘”上了。
2013年,黄光佑被延奎小学礼聘为民乐团指导——每两周,他要到金门排练,顺道通过“小三通”来海沧,为延奎小学民乐团上课。
黄光佑因此进入海沧教育局的视野,并被“粘”上了,今年,他作为海沧教育系统首位柔性引进人才,受聘为海娃乐团艺术总监及常任指挥,通过他,乐团还聘请了5位台湾老师,他们不定期空降海沧。
这位台湾老师有点“凶”
上周五,42岁的黄光佑带着民乐团啼音初试,浅醉一片,他本人也成了明星。
音乐会持续近三个小时,但是,满场的孩子自始至终都兴致勃勃,“灵魂人物”黄光佑功不可没——他既是指挥,又是老师。演出前,陆晓红向他提出要求:要他在每首曲子演奏前,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介绍乐器、曲子的特点,总之,不仅仅是新年音乐会,还要使它成为音乐大课堂。
很显然,黄光佑“超额”完成了任务,他时而严肃,时而把孩子逗得笑翻,这位台湾老师的现场鼓动能力,水平不一般。
不过,黄光佑和乐团的默契,并非一蹴而就。从台北到厦门,他最大的意外是:厦门的小朋友比台湾的小朋友还有个性。
乐团演奏需要步调一致,不过,当他告诉小朋友:你要跟他一样。小朋友说:为什么我要跟他一样?难道他不能跟我一样吗?
黄光佑的分析是:可能是由于大陆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孩子被娇惯,也使父母更加望子成龙——每个孩子都得往上冲,他才能拔尖。
黄光佑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孩子如何“退”,如何相互聆听,而不是只顾自己一个劲地往前“冲”。上周五下午的排练,他还纠正个别孩子的这个毛病,在演奏当中,他气冲冲地喊停,朝着一个方向叫道:我只听到你一个人的声音,又尖又高!
这位台湾老师看上去凶巴巴的,但是,孩子们表示:并不觉得。他们觉得他说话很有趣,譬如说,演奏不好时,他会说:兄弟,你怎么可以这样!他有时也会把不用功的学生赶出教室,不过,往往他们还没走到一半,他就说:等一下,你回来吧!延奎小学三年级的梅鹏说,他第一次学到一个道理:和别人配合,能使自己进步。
【解密】
为何选台湾老师?
对于乐团为什么要邀请台湾的音乐人来指导,延奎小学音乐老师周如珺表示,民乐团并非是“为了‘台味’而‘台味’”——民乐已经在台湾中小学得到彻底普及,每年3月,台湾地区都要举办中小学生民乐比赛,台湾地区的民乐教育领先大陆很多。
大陆很多民乐老师不习惯教声部集体课。周如珺说,大陆老师从小学乐器,绝大多数是“一对一”,因此,要求他们10位学生一起教,很多人束手无策。但是,在乐团,整个声部如何做到换气、呼吸等的统一,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台湾老师很有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