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团增海沧“韵味” 海沧的速度和激情在海娃民乐团的组建时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民乐团其实刚满月不久,去年十一月才正式组建。 然而,似乎又不仅仅是速度和激情,从陆晓红的话中记者找到了另一些东西——在钢筋水泥建设的同时,海沧越来越重视“软实力”,后者是为了增添海沧的“韵味”。 但是,为什么是民乐?陆晓红说,民乐是中华音乐的传统瑰宝,更重要的是,民乐在祖国大陆发展的现状,显示它的发展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不过,这个学生民乐团并非无中生有——它是在海沧延奎小学民乐团的基础上组建的,后者已经有10年的历史。 陈春滨说,组建民乐团也是为了延长一些孩子的“艺术生命”——以往延奎小学民乐团的孩子毕业后,由于中学没有民乐团,绝大多数孩子从此和民乐说再见。在海沧区青少年宫接手了乐团之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台湾音乐人“落户”海沧 和海娃民乐团成立同样精彩的是,台湾音乐人黄光佑“落户”海沧的故事。 这位台湾人之所以和海沧发生关系,延奎小学音乐老师周如珺是关键人。2004年,周如珺从零开始组建了延奎小学的民乐团,不仅老师得到岛内去找,海沧的家长也对民乐存在偏见:为什么要学那么土的二胡,为什么不是钢琴? 在学校支持下,周如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她甚至自己掏钱,到处学习观摩,还参加了金门的民乐节,乐团从最初的不到30人发展到后来的200多人。不过,周如珺总觉得还欠一些火候,直到2013年她认识了时任厦门青年民乐团指导的黄光佑。黄光佑是台湾地区多所小学、中学民乐社团的指导,从2000年起,他每周都要从台北到金门,为金门中小学民乐团排练,只不过那时他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跨越海峡,来到厦门,最终还被海沧“粘”上了。 2013年,黄光佑被延奎小学礼聘为民乐团指导——每两周,他要到金门排练,顺道通过“小三通”来海沧,为延奎小学民乐团上课。 黄光佑因此进入海沧教育局的视野,并被“粘”上了,今年,他作为海沧教育系统首位柔性引进人才,受聘为海娃乐团艺术总监及常任指挥,通过他,乐团还聘请了5位台湾老师,他们不定期空降海沧。 |
相关阅读:
- [ 01-11]厦门电视台后天播出海沧共同缔造专题片
- [ 01-10]海沧创新实践引央媒关注 瞄准前沿领域创新驱动助转型
- [ 01-09]海沧新阳民警擒获3名偷车贼 被抓时正在撬锁盗车
- [ 01-07]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区委书记郑云峰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
- [ 01-07]厦门海沧一工地挖塌楼房 挖掘机被埋驾驶员身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