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新华社发文介绍厦门改革经验 "多规合一"转变审批模式

2014-12-28 08:18:55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有一个美丽的海湾公园,是旅游、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可市领导在调研中发现,海湾公园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属于非建设用地,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又属于建设用地。这种规划“打架”的情况发人深省,也直接引发了厦门“多规合一”改革。

“多规”分置 弊端丛生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分别由发改、规划、国土3个部门负责编制,由于规划主体、技术标准和规划期限等不统一,规划间常常相互矛盾。据厦门市规划委介绍,问题主要表现在:空间规划冲突。例如,原厦门市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差异图斑达12万块。生态用地急剧减少。由于生态用地保护边界不统一,缺乏有效管控,建设项目侵占生态用地时有发生。部门各自为政,严重削弱规划的严肃性、一致性。各种行政审批依据混乱,导致空间管理无序。行政审批效率低下。审批流程不合理、审批手段落后。不同部门在行政审批中互为前置,来回审批,效率低下。

“多规合一” 一张蓝图

厦门市规划委主任赵燕菁介绍说,厦门市于2013年开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形成全新的、统一的城市空间格局。2014年3月以来,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市区之间、各部门之间,充分沟通协调,化解海量矛盾,最终消除差异图斑,划定共同遵守的用地管控边界,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合到一张图上。

“多规合一”后,厦门划定的生态控制线范围是98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6%,划定的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范围是64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8%。

“多规合一”  释放改革红利

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胡亮信介绍说,厦门充分发挥“多规合一”统筹功能,通过强大的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各部门的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管理,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目前,依托“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各审批部门实现网上并联协同审批,审批信息实时共享,大幅缩减审批时间。形象地说,审批事项申请实现了从现场报审、串联审批的“跑部门模式”到一表报审、并联审批的“走网路模式”的转变。

例如,项目立项申请到获得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一时间段,从过去的半年缩减到现在的12个工作日。又如,实行“一表式”审批,大幅精简重复和不必要的申报材料,用地规划阶段申报材料由25项减少至6项,工程批复及工程规划许可阶段申报材料由99项减少至10项。

(新华社厦门12月26日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