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全面推进"法治厦门"建设 政法委书记畅谈法治建设亮点

2014-12-23 08:44:14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全面推进“法治厦门”建设的进程中,厦门市各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加快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美丽厦门保驾护航,形成了不少新特色、新亮点。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依法治市各项任务,本报特别推出六区政法委书记访谈,展现各区推动“法治厦门”的生动实践,希望各区各部门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为全面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作新贡献。

实现良法善治

建设典范城区

——访思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高润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文/记者 吴晓菁 图/记者黄嵘

力争到2020年前建成法治中国典范城区——思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高润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思明区建设“法治思明”的目标。他表示,法治思明建设,就是要让法治成为幸福思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让居民信任法官,让群众信赖法律,让社会信仰法治”。

思明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来打造、作为城区文化品质的“软实力”来提升。“实行人大任命新任领导干部法律考试制度,法律考试不合格就取消任职资格。”陈高润说,在干部队伍中,思明区通过区委学习中心组法制讲座、领导干部法治绩效档案、公职人员普法考试等制度,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在依法行政方面,不断完善党委、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规则,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法制审核等制度,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建设既要研究“可行不可行”,又要评估“合法不合法”。陈高润说,思明区一直为实现公正司法而努力。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通过“政法队伍建设年”等活动,教育政法干警坚守“四个决不允许”的底线。

思明区在全省率先开展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试点,原历时数月的醉驾案件,现侦查到判决仅需十几天,大大提高诉讼效率。

法治文化是思明区开展法治思明建设的着力点。“徒法不足以自行。”在陈高润看来,只有形成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为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

据悉,思明区将法治文化建设与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发法治文化系列产品,将法治理念广泛融入百姓生活。

陈高润说,下一步,思明区将发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天时”、厦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利”、全省法律法学工作者荟萃的“人和”优势,全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良法+善治”的法治思维内化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打造全国法治建设示范区、海西最具安全感平安中心城区和法治队伍建设模范区。

树立法治思维

创新社会治理

——访湖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伟东

  文/图 记者 郭筱淳

通讯员 郭伯弢

站在法治建设新的起点上,美丽的鹭岛展开了一幅新的画卷——美丽厦门,法治保障。作为特区发祥地的湖里,将走出怎样的一条创新之路?湖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伟东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当前,湖里区正将“法治思维”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政策治理到法律治理”三个转变,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法治厦门”建设。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热潮中,“多元治理”正成为一个关键词。“简单而言,多元治理就是要从政府包打天下转变为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各尽其责。”钟伟东介绍说,从某种程度上,湖里区的平安城区建设全方位运用了“多元治理”的理念。在“城中村”治安整治过程中,湖里积极发挥群防群治队伍、治安志愿者、出租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各方力量,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治安防控网络。

“社会治理中,政府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钟伟东表示,一直以来,湖里突出服务理念,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在此过程中,建立“大城管”格局,推行环卫保洁、停车管理、制止“两违”、占道经营整治等网格到人、考评到人、问责到人的机制,为居民打造整洁优美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湖里区网格化信息平台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即将建成区、街、社区三级网格化信息平台,很快,湖里居民将享受到“智慧生活”。

在钟伟东看来,法律治理的转变更是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湖里区创新普法载体,掀起党员干部群众学法、懂法的热潮。在此基础上,湖里积极推进民主法治领域的改革:率先全省启动区法院审判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司法公开,在全省法院系统首邀官方微博“粉丝”旁听庭审;区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启动审查逮捕案件公开审查工作;同时还探索建立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建议联系点,成立全市首个人大代表调解室……

种种迹象表明,如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就像一颗颗种子根植于湖里区发展的每个角落,不断结出创新的硕果。

“两岸新家园”

因法治更和谐

——访海沧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培祥

  文/本报记者 杨继祥 林岑图/林广明

“好,好,做得好!”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来海沧区人民法院考察时,对“涉台法庭”这一大陆首创之举频频点赞,认为“涉台法庭”已成为厦门品牌,要总结推广经验,更好地发挥作用。昨日上午,记者在海沧区采访法治建设时,海沧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培祥就从这个话题聊了起来。

被广大台商誉为“专科医院”的“涉台法庭”,是海沧法治建设最大的特色。李培祥说,作为大陆最大、最早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广泛征求台商台胞意见,于2012年在大陆成立了首个“涉台法庭”,率先把刑事、民事、商事等合在一起,并设立台胞陪审员制度,全面、高效的服务赢得台商一致认可,“一遇到纠纷,需要帮助解决,首先想到的就是海沧涉台法庭。”“涉台法庭”成立至今,受理各类涉台案件2962件,其中民商事案件2138例,调解撤诉率近70%。

海沧土地面积不到全市的九分之一,近年来,征地量一直占全市“半壁江山”、拆迁量占全市六成,却没有发生大的上访、群体性事件,被誉为和谐幸福征迁的“海沧模式”。在李培祥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除了加快安置房建设、发展村集体资产项目等诸多惠民举措外,海沧区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征迁工作,从而赢得了村民的理解支持。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海沧在全省率先开出了“征地拆迁法律服务快车”,把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送上门、送到家,为征拆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法治思维,海沧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深入人心。”李培祥说,就政府而言,在推进工作中,领导干部带头依法,时刻把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如海沧政务综合体,在让民意诉求畅达的同时,还为群众依法办事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同时,海沧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发挥群众的法治主体作用,让法治思维落到百姓心坎上。东孚洪塘村民在村民议事会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成立“言和堂”,在法治的框架下,运用伦理道德力量,协调化解亲友邻里纠纷,村两委、村民小组长都来充当“和事佬”。洪塘村今年刑事发案同比大幅下降80%。

发挥人文优势

推进依法治区

——访集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刚

  本报记者 应洁

集美是嘉庚故里、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集美在推动“美丽厦门人文集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依法治区,“法治集美”建设亮点频现。

集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刚介绍,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集美区创下了几个“第一”、“首创”。比如,集美区在全省首创刑事案件分类听审模式,打造“少年审判四维机制”;集美还成立了全市首个涉诉青少年心理调适中心,创新“家长随访”帮教机制,开通了未成年人审矫无缝衔接专门通道。今年8月份,厦门首例股权网络拍卖在集美成功交易,创下了厦门法院网络司法拍卖成交价额的最高记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政府是执法主体,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工作。杜刚介绍,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美区一口气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听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集体讨论制度》、《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和《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六项制度,作为政府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

杜刚说,这六项重大决策制度的实施,让利益相关者能够发表意见,确保基层意见被充分尊重,也规范了政府权力,让重大项目从生成到完成都有一个严格的保障。

普法教育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杜刚说,作为嘉庚精神的发源地,集美充分发挥人文荟萃的优势,把法治元素渗透到机关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当中,在制度和管理文化中充实和丰富法治文化的内容。

今年,全省最大的法治文化苑——集美法治文化苑公园正式开放,公园位于杏林市民广场内,占地面积2.82万平方米,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法制宣传与讲故事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打造了一个容易看懂、易于接受的法治文化精品工程。

集美还在全市率先开展法制微电影剧本征集,现已征集20多部剧本,其中法治微电影《与法同行、健康成长》已完成摄制并与观众见面。

开展五大行动

深化法律服务

——访同安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军荣

  文/图 本报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陈巍巍

法治是美丽厦门的基本保障。作为厦门地域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同安采取什么举措,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为建设富美同安提供司法保障?同安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军荣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同安立足自身实际,全力推进法制宣传育民行动、法律服务惠民行动、人民调解利民行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安民行动、服务平台建设便民行动“五大行动”,把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法律顾问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有机结合,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进“法治厦门”建设。

同安有81个行政村、48个城市社区,三分之二人口在农村。王军荣坦言,法律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向农村、社区和各类基层组织延伸。他说,同安大力开展“一村一律师、送法进村居”活动,率先为每一个村(社区)配备一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通过遴选106名政治素质好、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与129个村(社区)结对,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一对一或一对二、二对一的法律服务,实现了法律服务全覆盖。普法宣传作为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几年通过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法律法规,将法律送到全区各家各户以及外来人员手中,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可喜的是,同安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靠前服务,创新为民法律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受到市民拍手称赞,取得明显成效。比如成立诉调对接中心,搭建“1+2+3”诉调对接平台,在全区125个社区及村镇设立“法官服务站”;依托“农村家事纠纷援助中心”、“外来员工纠纷援助中心”等平台,推行“大巡回审判”工作机制,主动进驻交警大队、民生工程、工业园区等,打造“民生法庭”、“假日法庭”。

如今,同安区正着力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法治带来的公平正义。

综治和平安建设

纳入发展总规划

——访翔安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康江良

  本报记者 王元晖

与海相依的大嶝岛,虽然游人如织,但是道路上却干净整洁。一辆辆由海域退养渔民驾驶的电瓶车穿梭而过,《大嶝辖区营运电瓶车星级评定细则》不仅为他们的转产就业铺平了道路,而且也大大助推大嶝乃至翔安区平安建设的步伐。

平安大嶝,其实就是平安翔安的一个缩影。一组亮彩的数字格外吸引人们的视线——今年1月至10月,翔安区共破获年内刑事案件1398起,同比上升1%,辖区命案、涉枪案件全部告破,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逐年上升。

翔安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康江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把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翔安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康江良介绍,翔安将综治和平安建设写进《区委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把治安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等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将利用5年时间投入4100万元,打造“平安翔安”监控系统。此外,该区还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出保障和改善民生19条惠民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投入约3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硬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日程、牢牢抓在手上。

翔安今年投入的政法、综治和平安创建经费,高达8479.8万元,同比增长20.48%,为开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提供了保障。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厦门、打造典范翔安”的目标,一年来,翔安坚持社会治安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平安翔安”建设,交出了靓丽成绩单。康江良表示,接下来,翔安还将切实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和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把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打得更牢固,努力为翔安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平安和谐的环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