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梁张磊/图)近日,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预计将达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成为各高校“最艰巨的任务”。
眼下,厦门也迎来了年末高校招聘旺季,这几日,多所大学都陆续举办了大大小小多场校园招聘会。新奇的是,在数万90后求职者递出简历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招聘和求职的新怪象。
研究生优越感已荡然无存
前几日,在厦大举办的大型冬季招聘会上,研究生小叶早早到场逛了两个小时的摊位后,只递出两份求职简历,让她尴尬的是,这两个岗位都只要求本科生学历,之后回想自己当初本科毕业时因就业难而选择读研的初衷,她变得很失落:“还是没能逃脱就业难的窘境。”
小叶说,招聘会的拥挤和招聘方的不屑,已让她的研究生优越感荡然无存。“以前我的心理预期很高,根本看不上一些普通企业,但后来发现他们也完全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而高看你,研究生学历已经没什么优势了。”
小叶分析,企业不爱研究生的原因,是他们觉得研究生学历高,难管理,而且读书太多思想僵化,反而不如本科生好用,再者这些年的扩招已让外界对研究生的含金量有了一些怀疑。
小叶的猜测在用人单位方面得到了证实。厦门一家知名企业的招聘人员表示,“除了工程师等一小部分必须是研究生才能胜任的岗位外,许多公司的绝大多数岗位对学历要求其实没那么高,当这些普通岗位同时收到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简历时,我们会选择本科生。”
最重要的原因是: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企业没必要多花成本雇佣研究生。
面试投简历只为积累经验
连日来举办的多场校园招聘会上,求职的毕业生很多,一些所谓的“普通企业”也都收到了多份简历,在表面看来,大学生求职似乎越来越理性,但用人单位却颇有微词。
“到学校招聘时,我们现场发出了十几张第二轮的复试通知,但后来竟只来了四五人。”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负责人说,这几年的校园招聘会上,很多大学生的简历都是“广撒网”式地随便投一投,“真正有诚意求职的学生比较少”。
而另外一家电商的招聘工作人员也认同这样的说法,“投简历的人多,真正急切地想来上班的却少,可能现在的大学生并不觉得毕业了就一定得马上就业,这和80后、70后的观念相差很大。”
对此,应届毕业生陈一林解释了她的心态:“如果是要到普通企业上班,我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就算错过了招聘会,也还有很多其他的求职渠道可以尝试,第一份工作不能让自己后悔。”
此外,在许多90后看来,就业并不急于一时,“我们不缺那几个月的工资,不是自己心仪的企业完全没必要太早委曲求全,面试投简历,更多时候是为了积累经验”。
父母代替求职总不受待见
校园招聘会本该是年轻人的天下,可在最近的几场招聘会上,却总能看见父辈们的身影。比如上周五举办的厦大招聘会,一对父母不时停留于某几个招聘摊位前,在小本子上仔细地记录,小声商量几句后,老两口一同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等着“代女面试”。
为什么不让女儿自己来?这对父母只是笼统回应:“女儿今天还有其他事要忙。”因为担心错失良机,所以他们决定先到招聘会现场“探探路”。
当天,导报记者跟随他们投了四份简历,结果有三家企业以“应聘者必须自己来面试”为由,直接拒绝了这对父母的询问,还有一家企业虽回答了他们的疑问,但最后也婉转表示:“您的女儿可能不适合到我们公司上班。”
这位招聘负责人说,虽然他们能理解父母们的用心良苦,但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其子女的不独立。“如果连自己找工作的能力或时间都没有,那么我们也不相信这些大学生今后能对工作有多上心。”而且招聘时单靠一张简历和父母的介绍完全无法判断求职者的综合素质。
所以,当遇到“代替子女求职”的,企业一般不会录用。
帅哥美女同事成招人法宝
相比上述几种相对严肃或不被看好的景象,如今的校园招聘,也出现了一些更加新颖活跃的气氛。在面对满是90后的招聘场上,用人单位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年轻有活力。“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起生活,养得起梦想,受得起现实”、“只要你有天马行空的点子,我们就一定不会亏待你”……这些招聘标语和海报,不见了以往的规规矩矩、死气沉沉。
再看看企业们提出的薪资待遇:“和养眼的大帅哥、温润的软妹子共事”、“宿舍里有Wi-Fi、冰箱、微波炉……”等等,也显得格外朝气蓬勃。
应聘现场,还能发现一些奇妙的面试问题,这些问题除了涉及应聘者是否单身、何时生育、是何星座、会否喝酒等个人问题和人生规划等方面,还有“做多久会跳槽”、“你觉得面试官最关心什么”等各种奇奇怪怪的试探。此外,之前甚至还有面试官出过“你母亲用什么牌子的护肤品”的奇葩问题。
对此,招聘方的解释是,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他们考察的是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在乎的是答案本身是否足够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