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 从“按部门”变成“按阶段”设窗口 有些项目总审批时限缩短过半 最先感受到“多规合一”变化的是市行政服务中心。投用两年多来,市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成为市民、企业办事的最为重要的窗口,也是推动行政审批改革的一个“桥头堡”。 目前,除了车驾管办证大厅、口岸联检大厅、出入境办证大厅以外,市直部门和下属单位所有行政审批和配套的公共服务项目都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涉及建设综合类项目的集中在三楼B、C厅。 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建设服务处王秀荣说,以往建设大厅的审批窗口、审批室按“按部门”串联审批设立,部门各自为政,人员分散。“多规合一”后就变成了“按阶段”设立跨部门办事窗口,负责阶段内事项的咨询及统一受理,审批人员集中办公。统一登记窗口收件后,可直接交给后台审批人员确认收件。实现“一窗收件、审批集中、协调集中”的要求,方便办事人员。 记者在三楼B厅看到,门口写的“多规合一”办事大厅,格外显眼。走进去,审批流程已不再是简单地按照部门走程序,而是按阶段来审批,根据纵向和横向划分,纵向为:用地规划许可、工可批复及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及备案阶段,横向为:建设管理审批、投资控制审批、用地审批及申请人准备环节。 王秀荣说,“多规合一”实行“分阶段并联审批”,提高了行政效率。比如,从项目建议书至施工许可核发,总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80个工作日(含评审时间)缩短至49个工作日(含评审时间),前期工作总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 服务 从办事者跑部门到审批者内部跑 由相关部门根据阶段审批材料 按照规定,厦门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城乡基础设施、工业设施、房屋建筑工程等都纳入“多规合一”平台,四条主线同步推进、并行开展,减少各方牵制,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这也解决以往部门责任不清的问题。 厦门的“多规合一”工作不仅是规划的协调统一,更是城市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的再造。平台的建立,使过去的“被动审批”转变为“主动推送”,让民众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感受主人翁的角色。 “这就是从办事者跑部门变成审批者内部跑。”王秀荣说,前来办事的人把材料递交,相关部门会根据阶段来审批,不用办事者重复提供材料。 据介绍,此次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跨部门联合审批,强化部门协作。工可批复及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发改、规划分别牵头,开展联合评审;施工图审查阶段,市建设局或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评审。 在成效方面,从多头评审变成联合评审,可减少业主准备资料及参会工作量,比如,用地规划阶段申报材料从25份减少至6份,工可批复及工程规划许可阶段申报材料从99份减少至10项。同时,还可以减少各部门专业评审会之间意见不一而产生的矛盾。 |
相关阅读:
- [ 12-10]福州新区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绿色通道”惠及企业
- [ 12-08]厦门依法行政工作成效显著 行政审批提速百姓办事方便
- [ 12-05]厦门地税公布45项审批清单 清单外事项无需审批
- [ 12-02]福州:申请行政审批可微信预约 仅需2.5个工作日
- [ 11-18]为提高审批效率 所有建设项目实时并联审批管理
- [ 11-14]松溪公布“权力清单” 县级行政审批保留218项
- [ 11-11]福州五城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出炉 四区均设21个部门
- [ 11-08]福州下月起推行并联审批 市民服务中心春节前投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